節氣茶語|寒露. 窮秋

我以節氣爲尺,

以茶入味,

度人間芳香。

和你一起走過四季……

露寒煙冷蒹葭老,

天外徵鴻寥唳。

銀河秋晚,

長門燈悄,

一聲初至。

……

——[北宋]蘇軾


進入寒露,已是窮秋。

北方或是“寒露百花凋”了,南方這座城,日光卻依然熱烈,唯一的季節信號是夜晚時分,風裏有了絲絲涼意在裸露的皮膚上漫延開來,即使隔了白天的日光也無法阻擋。

公園裏,荷葉已掩蓋不住花間葉底斑駁的衰黃;水果攤,橙黃橘綠;沿路枝葉私語,偶爾飄落下來的葉,或捲曲或舒張,或深或淺,與盛放的三角梅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是秋了,南方的秋,絲毫無蘇先生筆下的煙冷氣息,如我母親的熱情:“天涼,添衣!”

《列子·湯問》裏說: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來了,採茶即將進入尾聲,這是茶農採摘的最後一茬茶,之後,茶樹就要休養生息了。

有人說此時採製而成的茶葉顯得較爲枯老,特別是茶樹歷經春茶和夏茶的採收,體內營養有所虧缺,茶葉內含物質顯得貧乏,香氣欠高,葉色較黃,味道和淡。也有人說日照弱了,氣溫低了,茶葉中的茶氨酸含量又高了,咖啡鹼降下來,此時的茶湯,兼具了春季茶和初秋茶的特點:既有清新的花香,鮮爽的湯感,又有甜美的花香和淳和的滋味。

衆說紛壇下,只有茶農或品茶人自己纔有話語權。

但“寒露茶”作爲最後採摘的茶,還是有很多人期待。俗話說“寒露過後覓秋茶”,覓的就是此時採摘的茶。這個時候的茶被稱爲正秋茶,喜歡的人,拿它與“明前茶”相媲美;不喜歡的人,大抵是不喜歡的了,什麼毛病都有。

近年,我對茶的認知或許開闊了些,更多會反思自己少喝或多喝的原因。總覺得,無論是秋茶樹老了、生長慢了,口味淡了,又或產量少了,香氣高了……都是深秋的味道。

深秋又稱“窮秋”,不正是這樣麼?它還有枯黃的雜草、努力生長的野花、毛絨絨的狗尾巴草,明亮的陽光、遼闊的天空……當這些與茶樹構成一種山氣的綜合,在寒露之際凝結成大自然最珍貴的味道,沒有理由不喜歡。

一切萬物順其自然就好。通常,真正好喝的茶都是順應節律的,它給人帶來的快樂不僅僅只是感覺。

寒露後,山上的溫度降了下來,日照弱了,茶氨酸含量變高,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茶氨酸,能刺激分泌被譽爲“快樂基因”的多巴胺、內啡肽,這種神經傳導物質能給人帶來期待、快樂,安撫,寧靜。所以,它是有物質基礎的,並非虛幻的概念或完全取決於主觀意識。

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把它歸爲一種情緒或體感,這種歸納也沒什麼不好,我想,尊重自己的當下感受也是一種順應。

今日晨起,衝一杯熱茶,依晰感受到那微微的寒光,將欲凝結起,再過些時日,要入蘇先生筆下之秋了:露水變冷,煙氣變涼,蘆葦也不開花了。鴻雁的聲音悽清而高遠,過了寒露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人們相互表訴的心願,也難以通過鴻雁傳書的方式實現了……

到那時,我聽母親的:添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