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反思事业与生活

生活本身是快乐和忧伤参半的存在。

不知何时起拥有了莫名其妙快乐的能力,也不知何时起身边快乐相伴,不能说总是,但是大多数时候。

情绪或许是每天我们醒来之后伴随的对于身边(心智判定:好坏)的产物,也是大脑神经区域的自我保护机制。

也或许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谨慎触发情绪的开关,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开关在自己手中,不少人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性,但在有一些场域和环境下又会不由自主的被情绪枷锁包裹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他会怎么看我?”“他为什么给我这样的评价?”“他说要我必须要改变,真的一定要变成那个样子吗?”“这样才是正确的,但我不认同,但权威不可挑战”

OK,Fine,越来越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卷化作简短的答复“知道了、好的、收到......”而伴随着手机息屏,旁若无人随即而来的便是“他妈的,草泥马,傻逼东西,马勒戈壁”。

同样的情绪反应当被忽视久了就会越来越熟视无睹,就好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所封印了自己感受的能力,从最初的行为对抗,渐渐的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越来越不愿意与人接触,越来越难以信任外人,越来越与人远离,越来越对自己陌生。

能够激起斗志的或许就是跟我同时入门的人怎么走的比我快?明明我更优秀为什么他看上去更如鱼得水?凭什么我更辛苦他的带于更优与我?

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的反应“看似不对等的对待挑起了内心的对抗从而来倒逼自己思考如何加速成长亦或是吐槽、找借口来逃避一些难以接受的事实。”

就像是创业历程,很多外表的伪装再好也无法抵挡内在的焦虑和现实的恐慌,因为客观存在且思想的流动看不见摸不着却又难以抵挡,以往会陷入极度焦虑,因为本人就是比较分裂的存在,不是因为没有安全感顾虑无时不在而纹丝不动,就是因为懒得思考而拼命无脑的尝试。

就像先前的屏保有三句话写给自己“谨言慎行、贯彻立场、价值创造”,但熟悉的朋友也了解,尽管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明辨是非,从一而终的人,但实质就是俗人一枚,也很难时刻保持。

但是这段时间的自我相处、老友攀谈、项目合作伙伴的日常交互,慢慢的意识到一个自己的问题:“对于生活的逃避”和“成就的过度渴求”。

也正是因此而延展了需要不必要的麻烦,就像很多人会说:“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很多人忽略了后半句:“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在社会中生存需要顾及各自的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所有企业探索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时候商业对于真话的包容度或是问题的思考深度尚可检讨,我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任何人,但是只有对自己越来越真诚,愿意去与陌生人做一些自我暴露(展露没那么好的一面),久而久之自我认知才有可能不断的调节到更加喜欢自己的状态。

过去会非常在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阶段变化的数据报告呈现和分析指数,但是前段时间弟弟对话中他触发了我的思考:“哥哥,数据很重要就像是我的考试成绩,但是我疲于分析,但是在画画的时候我有忘却时间的能力,那你说是高分成绩更有价值?还是我有能力潜心兴趣更有价值?”

当时我就被震住了,是的,我没有答案,也如实的反馈给了老弟,我想我读书成绩也不是太好,但作业都认真完成,也就产生了优势,孩童时期我的作业是同学间“烫手的山芋”,因为同学们不能抄尖子生全对的作业,也不能抄错的太离谱的作业,于是与我的选项看上去折中且没有压力。

就像很多公司中高层跟我说的:“在你这想说什么说什么,你愿意听,且你的一些角度又非常刁钻,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就像我在辅导一些非商业化组织,但实际在商业融合过程中的合作伙伴说的那样,对于一切事物心怀敬畏,对于身边的人真诚以待,但是不要指望别人说你是“好人”。

事业可以蒙头干一辈子,但是商业当你有想法,就必须了解可能会因为什么而受到伤害,如何自保,以及可能影响发展的黑灰产业带的利益结构,等等......

就像脱口秀中杨蒙恩所说“没有天生的好人,只有被约束的文明者。”

而一切发展的可持续的根本要义是“强者为王,败者未亡”,历史是成王败寇,可能因为一个决策使得拿破仑被迫流亡,也可能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后发生的不太好的故事,他们某种程度上对于某些后世而言他们都是受人尊重的前世英雄。

就像哥伦布被世人记得,但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罗盘引航员、舵手、被遗忘在探索过程中过世风化的不知名的同伴,他们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共同体而远不只是某个人。

工作除了压力、负荷、流言、质疑,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你对生活的目标和发展的理解,而这根本无法以“好、坏、善、恶、优、良”定义,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定义自己想要的事业,公司和一份工作只是简单的载体和形式。

当你变得快乐,身边伙伴的也会因你而快乐,影响一定是双向的,只有身心愉悦,才更愿意作投入,当从内而外发生变化的起点,就是整体结构向好的开始。

也便成就了今天的标题,可能一家企业是复杂且伴随市场动态变化的,很大程度在于顶层设计,但个体对于成长性在于自我的思考和对于角度的调整,当不限于事件的泥潭,前进的脚步会越发轻盈,至于合作本身需要不断去试错,去摸索如何说服对方愿意与你展开尝试,但是更多时候是在双向选择,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更多的是三观和选对的合作伙伴。

至于花多少时间,我觉得那都是值得的,一劳永逸是大伙都想的,但是往往前路没有那么如履平地,允许失控的发生,不着急反驳他人,情绪的起伏同样允许静默,共同直面失败或许就是生活对我最大的魅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