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想说爱你不容易!超六成职校学生毕业后不愿当蓝领,真现实 一、传统理念 二、地位低 三、收入低 四、幸福指数低

最近,教育科学部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有26596位学生参与了调研。其中,63.97%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选择进入工厂、工地、车间等一线基层岗位。只有32.8%的学生愿意毕业后选择电工、焊工等实体经济岗位。

超六成职校学生毕业后不愿当蓝领,我认为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虽然学生学的是相关的技术专业,但毕业后不愿做蓝领,主要还是蓝领的地位低、收入低、幸福指数低这3大原因,外加植根于脑海里的传统理念。

一、传统理念

你见过古人考上状元后跑去做技工的吗?即便是武状元,也没有听说后来跑去当挑夫的。

关于职业院校,它萌芽期出现在清朝末年,“壬寅-癸卯学制”时有了“高等实业学堂”。清朝之前即便有专业类的学堂,也只是针对师范类,没有实业类。

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是在1980年的天津成立,全名为天津职业大学。后来,随着国家的鼓励与支持,高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承担起了为社会输送高级技术人才的任务。

即便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要,但人们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认知很难被改变,文化上的认同度自然就不高。

二、地位低

金领、白领、蓝领,在毕业生的眼里,一定都是向往做金领的。毕竟金领和白领是有门槛的,蓝领即便不读书也可以获得。

学生们苦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谁想去做体力活,谁想在文凭比自己低的领导手下工作,谁又想把自己的圈子局限在这里?还不都削尖脑袋去更好的平台。

再加上进了工厂、工地、车间工作,亲朋好友会很难理解你的,甚至还会投来鄙夷的目光。在他们的眼里,你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现在至少也是个老师傅了。

从整个就业市场的平均水平来看,蓝领的地位和待遇都是最低的。

三、收入低

你身边在工厂里工作的朋友,有月入几万的吗?工厂里一个月的收入要过万,那是非常不容易的,除非你的技术无可替代,但你能熬过那些捉襟见肘的日子吗?

除了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大厂可以付得起高薪酬,普通的工厂薪酬一般都不高,加班还特别多。

至于双休和五险一金,不要想太多了,有多少工厂会配置?假如你是职场女性,结婚生子后所面临失业的风险也会更高。

基础的福利保障都跟不上,收入还不高,这让年轻人如何爱上它?

四、幸福指数低

虽然蓝领的工作比白领、金领的工作更好找,但是发展前景却不被看好,工作的幸福程度也比较低。

首先,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因为要适应三班倒,你的生物钟要有较好的适应力,睡眠不足个人的情绪就不会好。

其次,低水平的管理氛围会让你误以为自己是机器,就连早会时的齐声喊口号都会让人崩溃。

第三,工作的环境会影响你的心情,甚至影响你的择偶,有的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想要让学生们自愿、主动地去当蓝领,相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的扶持,这类人群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的企业给员工创造好的环境、福利和上升空间。

福利待遇提升了,蓝领自然就香了!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可馨职隅,职场内外,助你实现更高的价值!更多文章,请关注 @可馨职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