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本清淨 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大師年紀大了,欲傳衣鉢,吩咐衆弟子做偈,誰能見性,即傳衣鉢。

上座弟子神秀做一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並把此偈題寫在寺院禪房南邊的牆壁上。

菩提樹、明鏡臺比喻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境界,而塵埃比喻凡俗世界。神秀的偈子把智慧境界與凡俗世界截然分開,爲了獲得與保護智慧境界,必須時時小心在意避免世俗的污染。這個偈子,對世俗世界抱着敵視、摒棄的態度。

弘忍大師見了,認爲此未見性,吩咐神秀再作一偈來。神秀苦苦思索,毫無所得。

慧能聽見小沙彌唸誦神秀的偈子,靈感乍來,請人在神秀偈子的旁邊,題寫偈子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我心本清淨,何處惹塵埃。”

此偈打破了智慧境界與凡俗世界相敵對的錯誤觀念,在認識上明顯比神秀高了一層,但是,並沒有改變智慧境界與凡俗世界相對立的關係。神秀所說,是必須掃除世俗世界對智慧世界的污染,就如寶珠一顆,充滿光芒,但被灰塵遮蓋,光不得發,欲發光芒,必掃塵埃。慧能卻說,我有寶珠一顆,日夜綻放光芒,縱有灰塵千萬,又能把我怎樣?一個真正的得道人,就如出於污泥的荷花,並不沾染任何的塵垢。

從深層看,神秀和慧能都未能見性,他們都把智慧世界與凡俗世界截然兩分,一個認爲必須對凡俗世界時時警惕,必須時時掃除它對智慧的污染;一個認爲智慧本具,凡俗豈能染我哉!

有意思的是,弘忍大師把慧能的偈子給擦了,神秀的偈子卻留了下來。弘忍大師也認爲慧能作的偈子比神秀作的偈子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離道更近一步,但爲什麼這樣做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爲了保護慧能,免得受他人嫉妒。這個說法當然有道理,但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慧能所表現出來的境界肯定比神秀高,但問題在於,慧能所作之偈對世俗抱有輕視的態度,只要我心清淨,萬物都不能污染我。這樣的做法弊端在於,容易使人自爲心證,放棄艱苦的修行。

濟公和尚有一首偈子:“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和尚道行高深,所以俗世的享樂不能污染他。但是別人沒有他的功夫,如果學他的模樣,卻是入了魔道也。

慧能可以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但是別人做得到嗎?弘忍大師真是得道高人,他知道沒有達到慧能的境界,卻學着慧能“無處惹塵埃”的自信,反而不益於修道,甚至有害。而神秀的偈子雖然不及慧能,卻更適合普通人的修行。所以,弘忍大師擦掉了慧能的偈子,卻保留了神秀的偈子。

弘忍知道慧能是奇才,暗示慧能半夜到他的禪房受法。慧能當夜如約而來,弘忍爲其解說《金剛經》,當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弘忍一聽,即知他見性了,於是把衣鉢傳給他。

何期,即想不到,這是慧能的感慨之聲。想不到這個自性是本來清淨的,想不到這個自性是沒有生滅的,想不到這個自性是具足一切的,想不到這個自性是從不動搖的,更想不到這個自性能顯現於萬法諸相之中。

先談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世間萬物皆在生滅變化,是幻像而非實相,而實相非相。凡夫以幻爲真,故沉迷煩惱世界不得解脫,道理很簡單,幻相生生滅滅,心隨之流轉,豈不煩惱。如果明白萬物皆爲幻像,心念不隨之而住,此時生出之心,即是道心,即是佛心。

莊子曾說:“惟道極虛”。只有道是虛到極點的;而“精神生於道”,內在的精神就在這種極虛的狀態下產生。

但我們要了解,虛不是沒有,而是容涵萬物。萬物皆幻,但不能棄之,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罷了。

再談談慧能的見性之偈。

爲什麼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見性了,而“我心本清淨”未見性呢?我心清淨的主體是我的心,我心經過修煉之後達到一種不受外境干擾的清涼狀態。但我心與外境還是二,說明還有分別之心,所以這個見解雖然比神秀高明,但還未見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不一樣了,自性本來是清淨的,無我無別。只要不起分別心,就沒有能染與所染,菩提與煩惱是一,而不是二。有菩提與煩惱,那是分別心作祟,主觀上把世界打成兩半,一半是菩提,一半是煩惱的結果。菩提也罷,煩惱也罷,不過是心所變現。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生與滅是相對的,有生就有滅,有滅就有生,比如花謝了,有果子產生,果子腐爛了,芽就生髮出來了,芽生髮長葉,開花結果,所以,從整體上來看,哪有生哪有滅呢?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是一,故無虧損,所以說自性本來就是具足的。老子說“道獨立而不改”,可相參看。道是惟一的,沒有生滅變化,故具足所有。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無分別,無有生滅,一切具足,故如如不動,何來動搖呢?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生,不是生產之生,而是顯現之意。這個自性,能在諸種塵境中顯現出來,也就是人人皆可成佛,就看悟不悟,悟就是一,迷就是二,悟就是佛,迷就是凡夫。

這個偈子說明,爲什麼我們有淨垢、生滅之念,缺乏之憾,心念隨物遷流,痛苦、煩惱不堪呢?其實就是分別心造成的結果,有分別之心,纔有淨垢、生死之別。所以,煩惱和菩提,不過是自心變現罷了,無分別之心,也就沒有煩惱和菩提之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