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學習前,問自己這5個問題,就不會被割韭菜


無論花幾十塊錢看一本書,還是花幾千塊上一門課,你一定要搞清楚的學習的幾個問題。

1.Who 誰要學: 我以什麼角色來學習?

比如我在看《李育輝的組織行爲學》的時候,我的角色是一個創業小團隊的老闆;
那我思考的問題就會是:如何讓我的團隊可以高效,穩定和有幸福感的工作。
爲此,書上所有跟這個目標相關的章節我就都會感興趣。
-比如怎麼讓員工擁有持續的好狀態?

  • 比如如何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 比如如何讓優秀的員工穩定的工作?
    ··· ···

2.Why 爲什麼學: 預防,修補,追求

在《結構思考力2》這本書中,李忠秋老師提到了問題的3種類型:

  • 預防
    爲了防範未然而學習,比如我在讀《李育輝的組織行爲學》的時候,看到核心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我就會留意,這說明我想通過學習,預防這件事情在我身上發生。
  • 修補
    是爲了讓一個已經“破損”的事情還原,比如在讀《非暴力溝通》的時候,我的角色就是一個伴侶的角色,我會試圖通過學習,修復我和另一半溝通的方式;
  • 追求
    是爲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比如當我從程序員崗位上期待自己能得到一份產品經理的工作的時候,我就讀了大量的產品經理和產品設計類的書籍,其實就是希望自己掌握更多這個領域的知識,方便自己快速適應新工作。

3.What 學什麼內容:爲此要學什麼?

有了目標和期待,然後纔是要學什麼的問題。
其實明確了自己的大概方向也就知道了主題關鍵詞。
我通常學習的內容可以是這些:

比如我們團隊的課程轉化率不高,這明顯是一個“追求”型的學習目標。
我們的學習方式就會有:

  • 書:找一系列和轉化力相關的書來讀
  • 事:覆盤過去幾次轉化的過程,找出做得好的套路和需要改進的空缺
  • 人:拜訪深圳當地專門做營銷轉化的一些老師,帶着自己的失敗案例去請教
  • 生:生活觀察,看看別人的項目是怎麼做的,做小白鼠去別人的課程羣裏當學員,體驗“被轉化”
  • 課:報名去上一些營銷轉化類的課程

Which 怎麼選擇:怎麼挑選?

這麼多的學習類型選擇,那怎麼挑選呢?
其實判斷的標準有很多,我總結爲3個要素:
牛不牛(效果),貴不貴(費用),快不快(時間)。

這三者就像是一個三角型,互相制約。
想要找牛人,但是又不貴的,肯定時間長,比如看書,比如跟1000多的訓練營;
想要找牛人,但是期望快一點解決問題的,肯定費用就高,比如諮詢,專案顧問。

所以你可以根據自己承受能力和急切度來。

How 怎麼學:學習的方法

具體怎麼學其實反而是最簡單的,爲什麼呢?
因爲學習就三要素:輸入,消化,輸出。

前面幾個步驟,讓你一定有了清晰的學習目標,也篩選了自己的學習內容。
那接下來,就是如何把這些內容消化掉,並完成輸出。


在布魯姆知識分層理論中,我們會看到學習的層次其實早有定論。
而我們作爲學習者,其實是需要問自己,我學這個是要達到哪個層級就行。
想要達到不同的層級,就去做對應的方法就行。
比如,如果你只是爲了讓自己死死記住一些知識,也就是停留在第一層,那如何記憶就是你的學習目標。
比如你可以用反覆背誦,圖像化,編口訣,打比方,或者試着把自己的過往經歷做綁定··· ···


再比如,如果你的是爲了能動手做。
那這個時候,就要給自己設置一些動手的環節。
比如得到溝通訓練營中有一個講了一個小技巧,教大家如何讓身邊人知道自己的溝通方式,那你要做的就不是抄筆記;
而是自己給自己設計一個這樣的卡片,並且打印出來,發給你身邊經常和你溝通的人。


When 時間週期:學習的進度,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在日本知名的商業顧問清水久三子的《學習變現》書中,作者提到了1個工具:
學習地圖。

  • 學習地圖



    這種學習地圖其實在有些訓練營系列課程中也會呈現出來。
    比如我的好講師讀書會,我就會通過地圖告訴大家目前我們在哪裏,接下來要幹什麼。


學習路線圖的最大好處是,讓自己在輸入的時候,有意識的輸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