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写作疗愈群,第15期,D12

18,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从一个困惑说起:

26岁那年某天上午,听一个人给我讲了一番道理,我觉得:哇,好厉害!

当天下午听另外一个人跟我讲了另外一番道理,我又觉得:哇,好厉害!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突然发现两个人所说的道理背后的根本原因竟然是矛盾的!

我当场崩溃了――原来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判断力的人!

是呀是呀,这就是以前的我,与作者不同的是,我就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没有判断力的人,自己接下来会在生活中再去观察,思考,但是止步于此,不会想到去找书来看。

但是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他说“我害怕了,我发现自己过往的自信都是错的,――不是自信,而是自以为是。”

怎么办呢?还好我有个做图书馆馆长的母亲。

这件事带来的好处是,让我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答案一定在某本书里”。

这不就是樊登教给我们的: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困境,都有一本书对应着。

于是作者就钻进图书馆找书看。

1997年,已经可以用计算机检索图书管理的书籍了。

咱们现在的检索更方便了。

按关键词“thinking”思考,来检索。于是找到了这本书《超越感觉》,在这本书里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

我们在武志红的书里学到过的那个概念

“我行,你不行”

“我不行,你行”

“我行,你也行”

是的,所以李笑来的成长路径,大概就是家庭的薰陶,加上大量的阅读。

1,我不行,你也不行

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是错的,你也是错的

幼儿园阶段,小孩子们看看自己,再看看别的小孩子,可能就是这种感觉。

也有一点像团长讲过的,无助无望无价值感,三个病毒性信念里面的“无望”。

谁都不行,没有人能做得到,没有希望了。

2,我不行,你行

我错,你对

也是幼儿园时期,家长和老师传递给孩子的感觉可能就是:孩子是错的,大人是对的。

也有点像讨好型人格,我什么都不行,但是你行。更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但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容易仰望别人。

我以前就是这样,回想一下,现在改变还蛮大的。

讨好型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挥优点,同时,对缺点,比如“容易仰望别人”进行调整。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调整仰望别人这个点。

大家有没有发现?凡是你写过的东西,就更容易进入潜意识。

写,真是太神奇了。通过写来反复斟酌反思过的东西,就是能够更快的进入潜意识,更快的调整我们的行为。

3,我行,你不行

我好,你不好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孩子时期受到的“被压抑”太严重了,可能会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

其实也有可能是模仿。就像武志红说的,父母是“我行,你不行”模式,那跟孩子相处当中,孩子就处在“我不行”的位置。当孩子遇到比他弱小的人,就变成了“我行”这个位置,对方就到了“你不行”这个位置。

指责,是不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非常容易陷入“争对错”模式

而且这种模式你不仔细觉察,还觉察不到。当你觉察到了“争对错模式”,就会发现它也是“我是对的”(隐含着你是错的)。

就像我妈给我外甥梳头,我外甥喊疼,我妈就责备“谁叫你昨晚睡觉头来回的磨!”这就是争对错模式。其实只需要说“哦好的,忍一下啊”就好了。


我们通常就在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来回穿梭。

这两个阶段你就看不见别人的好,看不见别人的优点,看不见别人的闪光点,看不见别人的资源。

那我们社群的小伙伴太好了,因为我们就每天在练习,去看见这些。

骨头里挑鸡蛋,也得挑点亮点出来.

二级反馈,赋能,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寻找亮点,寻找资源。

作者自己说:他的经验是,在某个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就是愿意看见别人的好。

最后,他又说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觉察――元认知能力,那我们就是修炼的这个办法。

所以我们就是在修炼“你好,我也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