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無影腳”是真的嗎?遊武術之鄉,逛佛山祖廟

文中照片均爲“黑白的觸動”作者所攝,版權所有,未經允許,嚴禁盜用!

上小學的時候心裏有一個夢想,將來要成爲武功蓋世的大俠,懲惡揚善,英雄救美。受到上世紀90年代“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影響,課餘飯後,小男孩總會擺出李連杰招牌式的白鶴亮翅、金雞獨立,口中唸叨“佛山無影腳”,一邊比劃兩招,一邊幻想自己就是電影中的武林高手。


年齡稍長,知道了電影中的功夫大都是假的,再大一些,懂得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不是靠武功解決的,於是“最初的夢想”早已拋到九霄雲外,但童年的幻想依舊是美好的回憶,“豪氣面對萬重浪,熱血像那紅日光”的音樂依舊讓我振奮。

電影中的“佛山無影腳”,凌空飛踢,瀟灑絕倫,是不符合物理規律的藝術加工,但佛山無影腳是真實存在功夫,是一種聲東擊西的腳法,武術名家黃飛鴻創立的絕技。

佛山是黃飛鴻的故鄉,也是一代宗師葉問的故鄉,還有不少武術家(如李小龍、梁贊等)與佛山頗有淵源。佛山是中國南派武術的發源地,因而被譽爲“武術之鄉”。

(佛山街道上的武術和舞獅雕塑 )

今天的文章,讓我們走進佛山,感受武術的魅力,此外,還有順德爲人稱道的美食和嶺南園林的秀麗。

佛山緊鄰廣州,從廣州坐車(地鐵廣佛線)不到30公里,就來到了佛山。雖然不及廣州城那麼繁華時尚,但佛山歷史上是著名的“天下四聚”之一(即清朝時中國重要的四個商業中心,另三個是北京、蘇州和武漢),除了武術,這裏還是陶藝之鄉和粵劇之鄉,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是龍舟南獅的文化名城,至今仍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要了解佛山的武術和歷史,禪城區的佛山祖廟一定不可錯過。

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曾毀於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廟中供奉着道教崇信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祖廟是佛山諸廟之首,集政權、族權和神權爲一體,與佛山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

此外,祖廟現存有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明清古建築,其中多爲具有代表性的嶺南建築,裝飾的磚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以及宋式斗拱堪稱嶺南建築藝術的精華,因而祖廟又被譽爲“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祖廟外的廣場上有反應佛山民俗的雕塑:

(婚假——娶新抱)

(秋色——舞華龍)

從西門進入後,首先看到的是下圖的雙龍壁。

此壁爲陶塑壁,壁上兩條巨龍遨遊於藍天碧水之間,呈二龍爭珠之勢,釉色渾厚,躍然靈動,祥雲波濤,洋灑壯闊。

佛山陶瓷業在明清時期發展鼎盛,前文在“廣東省博物館”中介紹的石灣陶就是其代表,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至今佛山石灣仍被冠以“南國陶都”的芳名。這塊雙龍壁就是石灣陶匠的大型陶塑佳作。

雙龍壁北側有醒獅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而獅則是莊嚴威武的象徵、帶來吉祥的瑞獸。這座醒獅臺上陳列的石獅,全部是當地古建築的裝飾構件,築臺所用的紅沙岩石塊,是當地成鳳裏清代建築遺物。“醒獅”是舞獅的一種,屬於南獅,祖廟每天定時有醒獅表演。

醒獅臺後一座清代嶺南風格的仿古建築頗爲引人注目,門前的牌匾上寫着“葉問堂”。近年來,與葉問有關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尤其是甄子丹主演的四部《葉問》,讓這一形象深入人心,但歷史上的葉問究竟是怎樣的,葉問堂中的“葉問與詠春文化陳列”幫我們勾出了一個輪廓。

葉問是一位武者,更是一代宗師,一代武魂;詠春是一個拳種,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他的一生是弘揚中華民族武術思想的一生,他在認識、發展和弘揚詠春拳的過程中,堅持不斷探索、獨立思考的可貴精神,不僅致力於防身禦敵、制人取勝的技擊藝術傳播,更將中國武術精神發揚光大。葉問傳授的詠春拳,經葉門嫡傳和再傳弟子的不斷髮展和推廣,使之與時俱進,走向世界,形成了更爲開放和包容的特質,在中華武林中形成了獨特的詠春文化。

葉問(1893-1972年),原名葉繼問,佛山桑園葉氏家族人,自幼天資聰穎,師從佛山詠春拳宗師梁贊的首徒陳華順學習詠春拳,後又隨吳仲素、梁贊之子梁璧習武,技藝日漸精湛。1949年他赴港定居,設館授徒,一直致力於詠春拳的推廣與普及。

(香港葉問故居復原場景)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葉問是一個非常儒雅的人,葉問出生於佛山世家望族,從小在私塾中接受了嚴格的傳統儒家教育,後就讀於香港名校聖士提返書院,接受了現代科學教育,可謂文武兼修。葉問一生以“沉默是金,能屈能伸,守口如瓶,靜觀其變”爲處世格言,始終堅持“習武先立品”、“重節而輕利”的高尚武德和氣節,以其“謙謙君子,循循若儒者”的人格魅力,成爲了中國傳統武術家的一個典範。

葉問教拳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和基本功訓練,並注意不斷吸收力學、幾何學原理來解釋詠春之法度,揚棄了傳統武學中涉及五行、八卦等深奧晦澀的詞語,使拳理更簡明易懂,同時對訓練器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深受學生歡迎,成爲武壇的一代名師。他的嫡傳和再傳弟子分佈於世界各地,創立了數以千計的詠春武術組織和文化機構,如香港的詠春體育會,美國的葉問詠春博物館,英、德、新西蘭、南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詠春拳館等等,在葉問武術精神的光照下,詠春拳在海外廣泛開枝散葉,從佛山古鎮走向了世界。

在葉問衆多弟子中,最有名的是李小龍。李小龍15歲時在香港隨葉問學藝,練就了一身過硬的詠春拳技,此外,他還先後學習了精武、螳螂、洪拳、白鶴、少林拳等中國傳統功夫,挾多種武技於一身。

(葉問與李小龍練習黏手)

1962年李小龍赴美留學,畢業後在西雅圖設立了“振藩國術館”以傳授中國功夫。在美期間,他悉心研究中外武術之精華,博採衆長,自創“截拳道”。1971年,李小龍返港從事影視工作,拍攝了多部轟動世界影壇的電影,使中國功夫名揚世界。其早年所習的佛山詠春拳,由此逐漸風靡全球。

(石灣陶塑李小龍像)

葉問和以李小龍爲代表的葉門羣英所發展、傳揚的詠春,立足武林,緊跟時代,面向世界,已不僅僅是一門拳法,更是一種開放、包容、進取、愛國的精神,是我們鶴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精髓。我想,“葉問”系列和“李小龍”系列影視廣受歡迎,除了精彩的格鬥,觸動我們的還有武術精神。

(《葉問前傳》劇組用過的八斬刀)

(早期的李小龍電影和葉問電影)

出葉問堂往東,看到一座碑廊環繞的雄偉牌坊——褒寵牌坊。

褒寵牌坊建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原爲佛山仙湧鋪大塘前郡馬梁祠牌坊,1972年遷於此處。此爲四柱三門樓式石牌坊,裝飾有大量磚雕,內容豐富,有鳥獸花卉、故事人物等,頗具匠心。坊額正面石刻“褒寵”二字,乃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敕書,爲了追念郡馬梁氏家族梁焯的功績而立。梁焯是明正德戌年(1514年)進士,授禮部主事,性情剛直,盡忠職守,嘉靖七年(1528年)去世。

牌坊下有兩尊鐵炮,分別於1975年和1974年出土於廣州沙面和東莞虎門,炮身銘文顯示它們均是清道光年間由佛山鑄戶鑄造,其時正值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兵圍困廣州城,省吏曾委託佛山鄉紳監造大炮協助防務。佛山是明清時嶺南地區的重要冶鑄基地,鴉片戰爭期間佛山鑄炮甚多,至今在東莞虎門等炮臺遺址仍保存了不少佛山鑄炮。

沿碑廊向北,又看到了一座牌坊——節孝流芳牌坊。此牌坊爲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爲旌表尹廖氏節孝所建,清朝沿歷代慣例,凡婦女喪夫後守節至終,即可由皇帝賜建貞節牌坊,雖然這是過時的封建文化,擔其裝飾繁複,建築精巧,匠心獨運,氣魄不凡,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穿過牌坊,來到了醒獅場,這裏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定時的武術和醒獅表演。武術有拳腳和兵器,拳腳凌厲,刀槍生風,引得觀衆陣陣叫好。最精彩的是醒獅,之前在恩施和襄陽也看過南獅表演,但都不如這裏的舞獅精彩。不說跳上跳下、輾轉騰挪的高難度動作,單就“獅子爬山”在高處的瑟瑟發抖,都被演繹得惟妙惟肖,讓人叫絕。(我在“黑白的觸動”頭條等平臺上傳了視頻,感興趣可以搜來看看)

醒獅場西側是演武廳,這裏是佛山另一位武術宗師——黃飛鴻的紀念館,下面我們進館瞭解一下這位曾是我童年心中英雄的生平。

黃飛鴻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救死扶傷的醫者,他尚武而有仁心,仁恕而彰狹節,更是一位具有家國情懷的義士。

黃飛鴻自幼從父黃麒英習武,12歲起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藥,13歲時從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學習武術,得其真傳,16歲時,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門下弟子衆多,成爲名重一時的武術家,在南派武術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影響。

(黃飛鴻像)

電影《功夫》中“娘娘腔”裁縫的功夫叫“鐵線拳”,現實中,鐵線拳屬於少林外家拳之內功手法,專爲鍛鍊橋手之用,是“廣東十虎”之首鐵橋三的絕技,後由其徒弟林福成傳授黃飛鴻。

除了武術,黃飛鴻的獅藝也享譽廣州。電影中有不少表現黃飛鴻舞獅的橋段,甚至有一部就叫《獅王爭霸》,歷史上,黃飛鴻以表演獅子出洞、滾柱、採靈芝、上樓臺、吐球等著稱,其中“飛鉈採青”更稱一絕,百發百中,爐火純青。黃飛鴻還首創女子舞獅,其妻莫桂蘭及女弟子鄧秀瓊的獅藝表演出神入化,爲時人稱道。

(黃飛鴻夫人——莫桂蘭)

黃飛鴻在廣州還設立醫館,扶危救急,後又應劉永福(清末名將,在“廣州”一文出場,白雲山能仁寺的“虎”字摩崖石刻即他所寫)邀聘,任廣東民團總教練,在抗日保臺戰爭中立下功勳。1925年,黃飛鴻病逝於廣州。

下圖爲“寶芝林”復原場景,相信看過“黃飛鴻”系列電影的朋友對這個藥鋪都不陌生。

下圖是油畫《黃飛鴻訓練黑旗軍》:1888年,黃飛鴻任劉永福的黑旗軍總教習,1894年,黃飛鴻隨劉永福率福字軍駐守臺南,統率黑旗軍和臺灣義軍同侵臺日軍展開了生死搏鬥,抗戰數月,消滅日軍數萬人,在抗日保臺戰爭中立下了不朽功勳。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黃飛鴻的瞭解源於影視,其實,由於黃飛鴻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影視普及之前,就有關於他的小說和粵劇以廣播的形式流傳甚廣,一個行俠仗義,扶危濟困的藝術形象——佛山黃飛鴻,早已深入人心。

早在1933年,黃飛鴻的再傳弟子朱愚齋(林世榮的徒弟)就撰寫了第一部介紹黃飛鴻的小說《黃飛鴻別傳》,此後的40年代,以黃飛鴻爲題材的小說達到鼎盛,小說的成功促使黃飛鴻的形象出現在舞臺、電影、廣播、電視,成爲了家喻戶曉的武林人物。

(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中的道具)

黃飛鴻紀念館中的展覽叫“天地一飛鴻”,的確,黃飛鴻以一身浩然正氣的俠義精神和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成爲了中國武者的一個文化符號,形成了影響巨大的武俠文化,真可謂是“飛鴻踏雪泥,鴻飛留鴻篇”。

黃飛鴻紀念館南側是一列南北排布的明清古建築羣,最北端的古建築是慶真樓。

慶真樓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爲供奉北帝聖父母(明真大帝、善勝皇后)的神殿,又叫“父母殿”,是祖廟古建築羣中最晚的一座建築。慶真樓高16.63米,在清代是佛山古鎮最高的建築,站在慶真樓上可俯瞰佛山鎮全景。它甚至高於供奉北帝的主殿“紫霄宮”,體現了“父母爲尊”之意。

殿內神龕石柱楹聯爲“德育玄天聖父母,功垂造物大乾坤”,武當山金頂也有父母殿,殿內楹聯相同,爲2016年吉月由一百零一歲高齡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敬書。

再往南來到了靈應祠,這是佛山祖廟的主建築,祠內供奉着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北帝。在珠三角地區,供奉北帝的廟宇很多,而佛山祖廟的規模位居首位。也許你會好奇,北方的神靈怎麼被供奉在南方的廟宇中,彆着急,下文爲你揭曉。

對當地人來說,靈應祠是祭祀神靈的聖地,而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這裏是一座嶺南建築裝飾“藝術館”,祠內很多陳設和裝飾別具一格,充滿嶺南特色。

如下圖是殿前的“獅子滾繡球”貼金雙面鏤空木雕座屏,豪華富麗,恢弘大氣,線條流暢,展現了濃郁的佛山傳統木雕藝術風格。

再比如下面的獅鈕蓋曲耳獸足大銅鼎,鑄造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動物造型栩栩如生,整體穩重肅穆,端正大氣,流暢規整,鑄飾紛繁華美,佈局精巧,是靈應祠重要祭祀彝器之一,充分體現了清代廣佛地區的鑄造工藝水平。

下圖爲八寶儀仗,制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曾用於北帝出巡儀式上,是用來壯大威儀的儀仗用具。八寶儀仗共八對十六件,是以道教“暗八仙”圖案(扇、劍、魚鼓、玉板、葫蘆、簫、花籃、荷花)和佛教“八吉祥”圖案(輪、螺、幢、傘、花、魚、罐、結)相配而成,可見佛山北帝信仰的兼容幷包。

下圖就是祖廟主神——真武玄天上帝,之前分享的武當山上供奉的也是這位神仙,“武當山”一文中還介紹了真武大帝初修道時發生的“鐵杵磨針”的故事。真武大帝是北方神明,怎麼會到嶺南來呢?原來唐宋時期珠三角一帶多有水災,北帝是傳說中的北方水神,所有興風作浪的龍蝦蟹將都由他統管,禪城人便將北帝請到禪城坐鎮,說來奇怪,自此之後,禪城一帶再也沒有鬧過水災。廣東人有以水爲財的觀念,北帝崇拜就成了珠三角的民俗,其中蘊含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

這座真武坐像面相飽滿,眼神和藹,面露微笑,烏髭美髯,極具莊嚴貴重之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明代真武坐像,爲國家一級文物。

下圖爲明代漆木神像,分別陳列於祖廟前殿和正殿,共有二十四尊,它們面部表情不一、動態衣飾各異,特別是立像身姿微向前傾,居高臨下,氣勢攝人,結合光線幽暗的殿內環境,能給人以神祕、肅穆和威嚴之感,殊爲精彩。

殿牆上的塑像色彩豐富,栩栩如生:

靈應祠南側是錦香池和靈應牌坊。錦香池鑿於明正德八年(1513年),清雍正時爲石塊圍砌,繞以雕欄,遂成今貌。如今,佛山人向池中象徵北帝座下龜蛇二將的龜蛇石雕投擲錢幣,祈求鴻運當頭。靈應牌坊始建於明景泰二年,因明景泰皇帝將祖廟賜封爲靈應祠,所以牌坊施工構建格外講究,壯麗異常,飛檐疊翠,飄逸凌雲。

古建築羣最南側的建築是萬福臺,始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完整、裝飾最堂皇、規模最大的古戲臺,其中間隔板採用了大量金漆木雕裝飾,顯得金碧輝煌,極其華麗。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昔日戲班每年組班一次乘紅船外出四鄉演出,爲祈求北帝保佑旅途平安,組班後的首場演出必選在萬福臺,可以說萬福臺見證了粵劇在佛山的歷史與發展。

轉完萬福臺,折而向西,經過藏珍閣,來到佛山祖廟歷史文化陳列館,路過一個小攤,陳列着“米上刻字”工藝品,小小的一粒米上能寫出筆畫清晰的漢字,讓人讚歎。

下面我們進館進一步瞭解佛山的歷史文化。

很少有哪座城市的廟宇能像祖廟對佛山這樣重要,祖廟是明清時代佛山人的信仰高地和心靈歸宿,至今懸掛於祖廟大殿外的“廿七鋪奉此爲祖,億萬年唯我獨尊”的對聯,就是對祖廟在佛山地位的精闢寫照。

祖廟供奉的主神是北帝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玄武最初是我國古代的星宿崇拜,古代天文學家選取二十八星宿作爲觀測四時的標誌,二十八宿分爲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並以動物形象命名之: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統稱“四象”。

玄武的形態爲龜蛇合體,鎮北方,主風雨。唐五代時,玄武發展爲鎮墓安宅的將軍,爲尊北極紫薇大帝的四聖神將;宋元時期,真武(玄武)信仰從民間信俗和道教神祗發展爲帝皇敕封的國朝祀典;明代,從皇家到民間,對真武的崇奉祭祀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真武也從武神演變爲文神帝尊,從地域神演變爲國家神。

(宋代的銅鑄玄武像)

廣東瀕臨南海,爲水鄉澤國,對司水之神北帝情有獨鍾。明清時期,北帝崇拜成爲廣東珠三角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供奉北帝的祠廟遍及各地,神尊威靈顯赫,一般家庭也普遍供奉北帝神位,北帝廟因而成爲廣東民間的香火廟。佛山祖廟因其在城市發展歷程中擔當了整合社區、禦敵賑災、團結部族、民主自治的核心角色,從而具有特殊的地位。

(佛鎮義倉派米場景:佛鎮義倉是佛山的賑濟機構,位於祖廟鋪麒麟社,每遇災年,佛鎮義倉開倉賑濟)

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早期稱爲“龍翥祠”。佛山前身由十五個自然村組成,村民祭祀五穀的社壇共有九個,俗稱“九社”。龍翥祠是九社鄉民共同的祭祀中心。

佛山祖廟的祭祀儀典既有官方的春秋諭祭,也有民間的祭祀活動,其中“北帝出巡”是規模最盛大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初六北帝坐祠堂、三月初三北帝誕和九月初九北帝崇升都有北帝出巡,屆時“鼓吹數十部,喧騰十餘里”,場面相當熱鬧。

(北帝出巡場景)

除了歷史風俗,陳列館中還收藏了大量精美的明清時期嶺南工藝美術的代表作,有銅鐵冶鑄類、漆撲神像、金漆木雕神案、儀仗等,琳琅滿目,熠熠生輝,讓號稱“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的祖廟名副其實。

(灰塑三福呈祥)

(灰塑扇面山水)

(清代的鐵蟾蜍)

(漆撲神像)

(五供:香爐一尊,花瓶一對,燭臺一對,爲祭器)

祖廟歷史文化陳列就看到這,下面去看看祖廟的其它勝蹟。

展館前有一座經堂古寺鐵塔,鑄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爲阿育王式塔,裏面藏有舍利和佛家法物,原存於古寺塔坡中,後寺因戰亂而毀,鐵塔被複原移至祖廟。

鐵塔西側是孔聖園,1911年由本地的一批尊孔士紳集資修建,是佛山尊孔活動的重要場所。

入園後首先看到的是古洛芷蘭牌坊,四柱三門樓式石牌坊以石雕斗拱承託,小巧精緻,極具嶺南古建特色。坊額正面題“古洛芷蘭”,背面題“季華留芳”,均爲對佛山的讚美之詞。

石牌坊對面的石臺上有一對銅鑄三頭鶴香爐,此爲仿製北京故宮養心殿三頭鶴香爐,是吉祥長壽的象徵。

園子深處是孔聖殿,爲單檐歇山頂建築,面寬、進深各三間,穿鬥式結構,殿內置孔子石刻像,孔子像下有上文提到的“五供”,東西兩壁嵌有《孔子廟堂碑》拓本刻石。

園中還有三元亭、文魁閣等建築,是新世紀新建的仿古建築,飛檐翹角,亭廊相連,古意盎然。

除了人文的厚重,園中假山嶙峋,池魚鮮豔,花木扶疏,亭臺雅緻,風景也十分秀美。

佛山祖廟往南不到三公里又有一處古蹟——通濟橋,此橋始建於明代,橫跨洛水河,是佛山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不過後來屢經重建,且周圍河道環境變化較大,我們現在看到的是2000年後新建的通濟橋。

如今的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有抱鼓石,裝飾有祥雲和蝙蝠,橋身雕刻着八仙過海所執神器,寄託了人們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願望。這裏風光優美,常見市民在此散步、垂釣。

佛山人在元宵節期間有“行通濟”的民俗,屆時,家家戶戶都會扶老攜幼,自清晨到夜幕,舉着風車、搖着風鈴、提着生菜,浩浩蕩蕩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祈求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以上帶大家瞭解了一些佛山的歷史和民俗,通過祖廟豐富而獨特的見聞,我們知道了武術之鄉的魅力不止於武術,黃飛鴻、葉問等武術宗師的背後是一片充滿活力、進取和藝術氣息的土壤。

成熟後的我不會再耽溺於“佛山無影腳”的幻想,但旅途中見聞的風景提供了平和卻更長久、篤厚的滋養。

佛山的滋養還沒有結束,下一站,我們從禪城區南下40公里到達順德區,這裏的美食有着不亞於武術的美名,這裏的園林有着不同於江南的美景。

讓我們順德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