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處世的道道

今晚,在班主任的一個解壓羣,一個女老師發了她大學網頁裏的一段對話,對話裏有男同親吻的照片。該老師發表了評論,說被噁心到。我完全能理解她表達的含義,沒有歧視,只是不能接受而已。我也能理解這樣的社會現象,某種程度上這也體現社會的進步,但只是我跟大多數人一樣,不能接受而已。我必須強調一下,理解不代表讚賞,我就是不反對不支持,說到底這事與我無關。

在羣裏,一個年紀稍小的女老師,發表了一大段正經嚴肅的言論,內容是關於男同的心理,說我們要理解,不要排斥等等之類的話。哎,我只想說,不要上綱上線,還有就是不要教育我們,你還是一個小丫頭。這樣我們感覺被不尊重、甚至被冒犯了。當然,這個老師一直學習心理學,而且還是花很多錢跟一些有名的老師學習,並且一直堅持。之所以這樣,她認爲非常值得,個人選擇,無從非議。

不過站在我的角度,以及其他一些老師的角度,這個女老師沒有選擇好人生的重要方向,有些搞不懂輕重緩急。我們的理由是,一來她學習的是專業的心理學,而不是教育學的內容,這對於教學沒有很大的幫助;二來是人的婚姻是大事,在小城市,過了30歲還不結婚,以後就更難了。當然我們是外人,站着說話不腰疼,我們本質上是湊熱鬧的,人家的人生是人家的。

不過她發很多字的朋友圈,基本上涉及的是心理學知識或技能,甚至是性方面的知識。我瞭解她的個性,新的同事們對她很疑惑,不理解她爲什麼這樣。

然後我就在她評論的後面,說到“你的問題是太認真,在需要輕鬆玩笑或調侃的時候......”我確實是這樣想的,而且我也認爲有必要爲大家發聲,畢竟這是公開的羣,都會受到心理的影響。不過對方沒有回信息,我想是不是生氣了,是不是我不要那麼直接,不要公開說,是不是她不好受了。

最後,我爲了免除不必要的矛盾,發了一個過意不去的信息,還發了一個專屬的紅包,露出了鬼臉,總之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我覺得我做的夠了,甚至後來想都不需要這樣的。她回覆說,沒看到,沒有說是否生氣,也沒有收紅包,我也不再過問。

整個過程就感覺怎麼做都不對勁,感覺發評論纔對得起自己,可發評論又有些對不起同事,不理睬熟視無睹吧,心裏面挺不舒服的。

其實,我發表評論,希望對方能醒悟到自己的問題,希望對方能夠改變,畢竟旁觀者清,何況我們有那麼多旁觀者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