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備課組第3次集體備課紀要


集體備課時間:2021年9月9日

集體備課人員:初二語文科組

議題總覽:

1.第一單元新聞教學總結

2.古詩教學研討

3.羣文閱讀材料《大道雅文》的設計

會議紀要:

一、關於第一單元科組嘗試的新聞教學策略的總結

理念: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以培養新課標下的語文核心素養爲原則,通過項目化學習的合理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完成新聞活動探究課的各項學習目標。

策略或經驗具體

1.項目總設計步驟:老師先講解重點內容(消息的結構和語言特點等)---學生分組講解不同課文的新聞體裁或新聞知識---學生總結,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學生撰寫新聞,集結成班級新聞專刊,並進行展示

2.初步感知每位學生或每組學生帶一張報紙,分析排版特色,實際接觸報紙實物

3.探究任務的分工教師提前將探究課的任務分爲不同的主題,分配給不同的小組

爲學生小組設計包含基礎任務的任務單或“講解指引單”,同時給學生自由補充內容的空間

及時跟進,瞭解各小組的探究進度,把控好節奏

4.課堂教學在學生講解的同時,教師及時“踩剎車”,引導、完善、提升,讓其他學生不旁聽、白聽

要求學生撰寫“總結稿”,教師及時修正,實現講解任務的閉環

5.處理教學重點-新聞標題新聞標題解讀:引導學生拆解課文標題,體會標題的概括性和其他優點,並學會自擬標題

引導學生分析課外新聞閱讀材料中標題的亮點

練習鞏固:通過智學網推送擬新聞標題的相關題目

6.閱讀延伸:《大道雅文》收集並印發新聞羣文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標題與內容之間聯繫,以及優秀新聞的特點

7.練習鞏固保證每位同學完成一則消息類新聞的寫作

設計寫作練習:例如要求學生改編課文新聞體裁,將通訊改爲消息,鞏固消息的結構知識

8.寫作實踐(製作班級新聞專刊)以小組爲單位,設立6個新聞評審官,統籌班級新聞專刊的設計和出品

引導學生抓住本班熱點,例如班級趣事、班級時政、班級體育等

鼓勵每一位同學列出採訪提綱並體驗新聞採訪的過程

及時跟進,幫助新聞評審官儘快確定報紙的名稱、專欄、內容體裁

教師在學生寫作和製作過程中及時答疑解惑


二、有關第三單元古詩教學的討論情況

1.古詩的探究教學思路:

1)學生自己找出重難點、考點(畫面內容、主題、情感)

2)要求學生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

3)分析哪些題可以轉化成能力題

理念:讓學生講,允許學生上網查各種資料,自主探究古詩的標題、作者、翻譯、手法和情感等。

2.給初二學生制定一套詩歌賞析的能力層級

A.初級:翻譯詩句內容,概括畫面特點

B.中級:“煉字”,分析情感色彩、藝術手法等

C.高級:拓展,“知人論世”,整體把握詩歌內容、結構與主題

3.破解古詩理解難點,引導讀懂詩句:

由於古詩語言的跳躍性,常常不像現代漢語那樣講究語法與邏輯,古詩句常常以直覺思維呈現畫面意象與情感,常常發現詩句不合語法規律,甚至找不到邏輯關係,這就很需要我們重構詩句內容的邏輯關係,比如先分析詩句中的動詞、名詞,然後重組、串聯。以此建立起邏輯關係,這是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基礎。

所要引導學生明白古人的思維方式,古人寫詩,是直覺思維、形象思維、感性思維。以物象表感情,語言跳躍,不講邏輯,不究因果。

我們讀詩,首先追求邏輯關係、因果關係,關係不清,便無法理解其意。思維方式的差異,是讀懂詩歌的最大障礙。

解決方法是:以現代人習慣的邏輯因果思維,重組詩句內容,梳理出邏輯關係。梳理邏輯關係的步驟是:

明確概念(名詞動詞),做出判斷(是什麼),形成推理(爲什麼,怎樣的)。看詩句中有幾個概念:比如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秋

明確概念: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愁

做出判斷:日暮:是天色已晚,萬物歸巢,遊子將息

鄉關:故鄉、家鄉,人生歸處,安息之所何處:哪裏。

煙波:水霧迷茫,視野不清;江上:漂泊之所,旅途之上。 愁:煩惱

形成推理: 天色已晚,成物安息,而我的家鄉遙不可知,我將何處安息呢?

我在江上漂泊無依,煙波迷茫,不知走向何處,使我更加憂愁,更加思念家鄉

4.課前三分鐘的活動設計:

爲了更好地搞活語文課堂,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參與性、主動性、積極性,我們倡導各班做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包括演講、講解課外古詩、飛花令遊戲、抄寫格言、積累成語等,重在積累語文素材。

5.古詩文單元P63頁知識短文《關於律詩》的要點劃分,共6個,引導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6、給學生建構一套完整的詩歌寫景賞析知識體系。本單元全是以寫景爲主的古詩文,對景物描寫的分析必然成爲亮點,學生已有較好的寫景知識積累,但需要一套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可梳理參考如下:



三、有關羣文閱讀《大道雅文》的討論情況

1.配合第三單元古詩文單元進行設計,例如收集寫景類的短篇古文,或語言特別精美的現代寫景散文。

2.抓住單元核心目標,爲每個閱讀設計一個小任務。

3.提供半節或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分享對《大道雅文》的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