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變化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民國熱,似乎民國一切完美無缺,充滿了美好,影響了一般讀者和部分研究者的認知。《民國社會生活史》客觀公正地爲讀者呈現了一幅社會生活變遷的途徑,有效地冷卻了部分讀者心中的民國熱,讓他們以冷靜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尋找未來之路。

《民國社會生活史》(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下兩冊最近面世,代表了社會生活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該書分勞動生活、衣着與服飾、飲食生活、建築與住房、交通與出行、婚姻習俗、喪葬禮俗、節日節慶、娛樂休閒、宗教生活、社會交往、疾病防治與公共衛生等12章,前面撰有導論。作爲一本專業領域的斷代史著作,作者撰寫的初衷是呈現民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中總結出基本特徵。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轉型讓人眼花繚亂,讀者如何把握髮展的內在邏輯,以及如何評判主編總結的基本特徵,可從鉅變與漸變、進步與落後、並呈與雜糅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一 鉅變與漸變

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近代的各個領域發生了太多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一爲革命,二爲改良。革命的特徵是暴風驟雨,以推翻現有體制、建立一套新體制爲目標;改良亦稱改革,特徵是緩進求變,以調整現有體制、使之更爲合理爲目標。二者存在根本的區別,均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呈現鉅變與漸變的不同。

民國的時間跨度是1912年到1949年,以中華民國成立作爲開端,以新中國成立作爲結束。革命式的政治鼎革直接造成了社會生活的劇烈變動,所以把政權的更迭作爲劃分的歷史依據是合理的。民國社會生活的變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之前的晚清和之後的新中國均呈現很大不同。《民國社會生活史》單獨提出民國,具有學術眼光,充分肯定了政權更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重大沖擊。

就傳承性而言,民國與晚清的連接度高一些,與新中國的連接度低一些,這同樣因爲革命的激烈程度不同。辛亥革命雖是革命,有着諸多的不徹底,直接影響了社會生活很大程度上延續晚清,只是多了民主自由色彩,崇尚西方文明的程度更深一些。新中國的成立斬斷了民國的發展脈絡,全面性和徹底性遠遠超過辛亥革命,真正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進入新紀元。

革命的主導者從來都是政黨,是政黨合法性的表現,社會生活的改變是其革命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民國社會生活史》裏面有大量的描述。民國肇建,一紙政令就剪去了全國大多數人的辮子,厥功至偉。“自由盡是新風尚”,整個社會生活崇尚着自由、民主、博愛、進步的氣息。敢有帝制自爲之,全民共討之,全黨共擊之。但是,納妾、纏足、賭博、跪拜這些南京臨時政府明令禁止的陋俗,依然在社會上大量的存在,法令和政令很難消滅。並不是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可以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改良與革命不同,主導者可分爲政黨或政府等上層建築,也可分爲具體的從業者。上層建築的改良較之革命,激烈程度有所降低,依然屬於外力改變社會生活,不是社會生活的自然發展,結果多半不如預期。比如,《民國社會生活史》中所列舉的採用陽曆紀年和廢止中醫,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陰曆和中醫行之數千年,在城市和鄉村均有廣大的接受羣體,非短短成立幾年、十幾年的民國政府所能徹底廢除。

改良的主導者還包括本行業的從業者,這類人熟悉本行業的基本脈絡、歷史傳統和發展脈絡,也明晰如何有限地進行改革。《民國社會生活史》同樣看中這類改革。無論是婚慶禮俗、交通出行,還是休閒娛樂、社會交往,均是如此。社會生活的發展自身存在規律,任何改革都必須符合這個規律。政黨和政府機構採取的革命和改革固然對社會生活的改變產生劇烈的變化,但本行業有限的改革對社會生活的改變纔是長久的、持續的、不間斷的。

二 進步與落後

現代歷史學認爲,歷史發展有進步與落後之分,雖然不完全像進化論一樣單線式發展,但社會的進步和落後有客觀判定的標準。不同的評判標準彼此之間差別很大,卻都承認二者的客觀存在。歷史不應該是延續興盛衰亡的圓周律,而應該是螺旋式的上升模式,上升過程中自然就有了進步與落後之分。在某種意義上講,停滯也是落後的一種。

《民國社會生活史》認爲,社會生活良風美俗與惡風陋俗之分,良風美俗代表着進步和文明,惡風陋俗代表着落後與落後。歷史學者不是史料堆旁邊的看客,始終懷揣美好的希冀解讀歷史,肯定倡行良風美俗的進步行爲,否定革除惡風陋俗的落後行爲。社會生活的進步恰恰在於由惡風陋俗向良風美俗的轉變。

南京臨時政府存在僅有短短三個月,卻以雷霆之勢發佈了一系列法令和政令,進行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方面的變革,希望藉助政治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變革。禁纏足、禁鴉片、禁賭博、改稱謂、廢跪拜、禁止販賣人口、倡女權、易服飾、倡導自由婚姻等,成爲一股時代性的社會新潮流。人民頭上的辮子減去了,心中辮子的陰影慢慢褪去;跪拜之禮被廢除,傳統的尊卑長幼受到很大的衝擊;民權的口號成爲時代強音,完成了人民對皇權的祛魅。

民國代替清朝,誠然太過倉促,準備並不充分,仍然開闢了歷史新紀元。《民國社會生活史》導論曾引述上海《時報》:“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這帶有革命者和嚮往新生活的人的美好希望,沒有完全達到,卻代表着一種歷史的方向。

社會生活的變革有不平衡性和不均衡性,空間結構和各階層社會生活都是如此,這在《民國社會生活史》中詳盡論述。相比於內陸省份、小城市、華界,沿海沿江省份、大中城市、租借的變化更迅猛;鄉村民衆、城市基層民衆、沒有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低的民衆,城市民衆、城市知識分子、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高的民衆社會生活更先進,這是一個總體特徵。

民國社會生活固然發生了太多的變化,進步的態勢也很明顯。但與世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步伐還不夠快,城市和鄉村還存在着大量的陋習,沒有得到根本的革除。中國整體的社會生活還是落後的,部分地區的停滯也代表着落後。

三 並呈與雜糅

民國社會生活生活的特徵是變革、變動、變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漫長的中國歷史、強大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東方專制主義已經滲入中國人的骨髓,鑄就成爲一種文化心理,具有不易改變的惰性和慣性。社會生活是這種文化心理的具體呈現,一方面可以理解爲保持中國傳統的努力,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爲排斥現代文明的頑抗。中與西、古與今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契合點,這是一百多年中國人尋找的目標,也是歷史學者研究時努力達到的方向。

《民國社會生活史》指出,中國傳統生活方式與西洋近代生活的矛盾、衝突、調適,是民國社會生活演進的基本趨向。具有東方特色的文化心理爲中國人構築了最堅固的堡壘,阻擋着歐風美雨的侵襲和滋潤。無論西方文明怎麼強勢進入,根深蒂固的傳統習俗很難改變,只有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和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纔可以發揮效力。這就造成了民國社會生活呈現“新舊並呈、中西雜糅”的特徵,既有新又有舊,既有中又有西。

該書在第八章“節日節慶”,重點論述民初強力推動改正朔和採用陽曆紀念的努力。曆法上的二元社會確實存在,新舊曆法之間始終在調適,政府推行國曆與廢除舊曆的努力卻收效甚微。民間還是遵循舊曆,看重舊曆節日,只有政府機構看重國曆。曆法變革充滿複雜性和緩慢性,舊曆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文化內涵,並非上層建築的政令可以廢除。

傳統婚慶禮俗同樣如此,這在《民國社會生活史》也有論述。隨着民國婚姻觀念的變化和一夫一妻制的提倡,自由戀愛、文明結婚、集體婚禮成爲社會的新時尚。但是,傳統的婚禮陋習並沒有消失,童養媳、搶婚、鬧房、守節、納妾、溺嬰等在廣大鄉村還很盛行。哪怕是城市中的中產階級和富賈豪商,也可能沾染了很多婚姻陋習,這一方面源自家庭或者家族的壓力,另一方面源自自己沒有完全隔斷與陋習的關聯。

《民國社會生活史》既反對全盤全盤,又反對抱守殘缺,而是倡導中國傳統和西方文明之間進行有效的連接,在變通調適之中尋找可能的突破點。既然無法割裂中國人與文化心理、傳統文化的天然連接,無法割裂歷史與未來之間的關聯,那就必須在引進西方文明的同時,充分地尊重傳統風俗,改變傳統中的惡風陋習,保持傳統中的良風美俗,與西方文明嫁接在一起。

最近幾年,社會上興起了民國熱,似乎民國一切完美無缺,充滿了美好,影響了一般讀者和部分研究者的認知。歷史的真實通常非常複雜,呈現多元的狀態,很難用好與壞來評說。任何讀起來痛快淋漓的書都是值得懷疑的,任何二元對立體系下的評判都是需要謹慎的。《民國社會生活史》客觀公正地爲讀者呈現了一幅社會生活變遷的途徑,有效地冷卻了部分讀者心中的民國熱,讓他們以冷靜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尋找未來之路。

民國時期的飲食結構有了新的變化,在一些沿海城市,喫西餐已逐漸成爲一種時尚(但西餐傳入中國源於鴉片戰爭後通商口岸的開放);牛奶、汽水、啤酒、咖啡、餅乾、麪包、味精等西洋或東洋的食品,在中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外國傳來的捲菸,大量地排擠了中國的旱菸和水煙。民國時期的交通有一定的改善,轎子、馬車逐漸減少,人力車、自行車成爲常見的代步工具;城市裏奔馳着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公路和鐵路事業有所發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運業緩慢發展;始於清朝末年,只限於官方使用的郵政、電報、電話等通訊事業,逐步成爲民間相互聯繫的主要途徑。在住宅建設方面,城市的老式房屋和農村的草房仍舊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富商和大官僚,蓋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西式“洋樓”。

編輯於 2011-07-17被提問者採納

查看全部3個回答

佛山人有福了!1對1植髮方案免費領取!

00:33

新生植髮

查看詳情

新生植髮

廣告

更多專家

民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生活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garlic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188****8493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AKA 諮詢一個初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