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另一端的生活——我們與生俱來的對親情的依賴

來了加拿大,經常和媽媽視頻電話。

每次聊30分鐘左右,基本媽媽全程都在講我們的寵物貓怎樣怎樣。幾次以後實在受不了了,跟媽媽說,我打電話過來是想了解一下你怎麼樣了,我知道你會照顧好寵物貓,這個我一點都不擔心,說說你自己的生活好了。

從此媽媽開始跟我聊疫情,聊她的恐懼,聊她去哪裏不去哪裏,在哪裏一定戴口罩。甚至聊她家門口在修路。這一聊又是10分鐘20分鐘。

我只想趕緊把電話掛了。

我已經不求她能問問我在這裏過得怎麼樣了,或者好奇一下國外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但是跟親媽之間的對話怎麼才能變得讓人期待一些呢?而不是當做任務。

畢淑敏在她一本小說的序言裏寫到:

“爸爸在的時候,我寫完的每一部小說都給他看。後來,他到天堂去了。媽媽對我說,以前,我要照顧你爸,沒有時間看你的書,今後,我會像他一樣,每一本都看。

我寫着寫着,媽媽也到天堂去了。”

看着好感人。如果能有個願意進入你內心的父母,那該多好!

現在自己也是當媽的人了。我默默告訴自己,等女兒長大了,我一定當個貼心的媽,當個可以讓她無話不說的媽,當個能填飽她心靈的媽。

這樣想着,晚上就收到媽媽的留言。她覺出我白天不高興了,能感覺到我在怪她沒有關心我(這可真是奇怪了),甚至還跟我道歉。哎,心軟了。不該怪媽媽的。她自己還沉浸在兒女遠行不在身邊的孤獨中,又怎麼可能顧得上關心我的感受呢?再說,我寫的文章,她都看了。

最近,明顯的感覺到女兒變得粘我了。十幾歲原本是開始渴望獨立、脫離大人管制的年齡,她卻時不時想跟我抱抱,嘴上還唸叨着,“我現在只有媽媽了”。

原來她心裏也有着未曾說出口的不適應感。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陪她度過這樣的一段時光。

不禁好奇,那些低齡留學、一個人寄宿在學校的孩子們,週末也無家可回,他們的心理上會經歷些什麼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