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件孤獨的事情

午睡醒來,我習慣性翻看手機,看到飛書上牧歌的留言。

他彙報自己的年度計劃完成情況,還有本週的閱讀計劃。很長時間了,他一直在堅持做着這件事。這件事是我們這個小羣體彼此約定好的,每週曬一下自己的閱讀計劃和閱讀完成情況,可是走着走着,就剩下牧歌自己還在一如既往堅持做。

其他人怎麼了?不知道。不知道是不再繼續這件事情,還是沒有完成閱讀計劃。還是已經卸載了飛書?都不清楚 。總之是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我沒有消失,一直在,還斷斷續續跟着閱讀,但是好幾次跟不上。

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原來閱讀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堅持閱讀和輸出其實挺難做到。

我還發現,閱讀不是一羣人轟轟烈烈去做的事情,閱讀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

很多人很多時候把閱讀當做了一件炫耀給別人看的事情。要不和一羣人蔘加閱讀打卡活動,要不就是在朋友圈曬自己的閱讀量。這樣做法違背了閱讀的本意,所以走着走着就堅持不下去了。

這只是無法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目標。在目標的指引下,閱讀也容易堅持下去。這個目標要明確清晰。我年初時定了一個年度目標是閱讀三十本小說。這個目標看上去沒有問題,可是在過程中我發現還是有問題的 。

首先,面對浩瀚如煙的小說,我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本開始讀。閱讀歷史小說,還是外國小說,還是職場小說……,我發愁了好一陣子。我閱讀過《兩京十五日》,讀完覺得這好像不是自己的方向。

很多時候,我的時間浪費在挑選小說上。

後來,我跟着麥加的公衆號開始閱讀。一段時間心理很敞亮,終於不用自己選了,大咖幫着選好了,跟着走就成了,一週一本名著,很快我的閱讀量就上去了,年度目標也完成了。

我還想着,我邊讀邊寫,然後和公衆號文章對照,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裏,一點點進步。

這個想法還沒有轉變爲行動,牧歌說,閱讀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跟着麥加的小說走,那是人家的挑選邏輯,和你的一樣嗎?

這個問題又讓我深思,我的閱讀邏輯是什麼?想不出來,或者說自己的閱讀量根本不不足以支持搭建一個邏輯架構或者體系。那就啥也別說了,看就完了。

但是在這個反反覆覆的過程中,時間已經流逝了,不知不覺就到了11月份。

牧歌還在一如既往堅持閱讀,我卻是斷斷續續跟着。這一年時間下來,閱讀量已經拉開了很多大的差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