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气,祛寒湿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环境,离不开寒湿水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伤肾阳,人会感觉双脚冰冷、沉重,甚至是冷痛。

真气就是阳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

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一旦受伤,问题可就严重了。

      首先,阳气不能温煦下肢,膝盖到双足就厥冷,必须常年烤火,穿厚衣服,颜色苍白青紫,一按一个手印。阳气不能蒸腾津液,因此下肢常年不会出汗。

      其次,肾阳亏虚,直接影响脾阳。脾阳受损,此人就容易腹泻,吃一点生冷水果就不行。

      再次,阳气这个东西,能养人的精神。阳气,柔则养筋,精则养神。阳气不足,精神疲惫,总想睡觉,一天睡十个小时都不够。

      由于阳气不足,寒湿太重,身体要自救,所以寒湿之人爱吃辛辣。辛辣之品,可以振奋阳气,驱赶寒湿。

      总之,对人来说,阳气作为支持生命活动的一种能量,一旦不够用,就得赶紧补起来,把阳气还回来,生命才会重新焕发彩。

怎么补阳气?

方法一:艾灸

是补充人体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宋代医学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灼艾就是艾灸。

为什么艾灸能补充人体需要的阳气呢?

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方法二:握固还精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小宝宝(阳气足)最有耐心做什么动作?

两手握拳!而且还喜欢把小手握得紧紧的。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很多小宝宝都会把大拇指掐在掌心里,如果你把他的小手掰开,他的大拇指往往正好掐在无名指的指根下面。

小宝宝正是因为这么握拳,才不会“害怕”!这是什么道理呢?

“心藏神,肝藏魂”,无名指的指根,正是肝魂所藏身之处的“门户”!我接触过一位道家的高人,他把这个叫做“握固”,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我哈哈大笑,这不就是我们小小婴儿会的东西嘛!这就是“真传一句话”,很多东西窗户纸一捅破就没啥秘密可言了。

握固是道家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印。具体怎么做呢?

1、盘坐,持握固手印置于膝上,舌抵上腭,微微提肛,面含微笑,养气3分钟。

2、用鼻把气吸满,直至胸腔肺叶打开,憋气。用意念把气从上移至“神阙”(肚脐),意想气至肚脐内3寸。整个过程是憋气的状态,坚持9 秒或者18秒。如果还能继续憋气,就想象气绕着神阙顺时针转1~3圈。

3、能憋到18秒者,可继续做第二阶段“加先天罡气”,在刚才憋气的基础上,用“咝字诀”(用嘴微微、短促地吸气,发出“咝”字音,同时腹部呈放松状态,发音时腹部鼓起。)再冲击一下。此时,用力收小腹提肛。做不到不要勉强,练习过程中不要超过自己的极限,要循序渐进。

方法三:散步、慢跑,生活有规律

这些“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同时生活要有规律,最好在晚上21点之前入睡,不要熬夜,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时都补不过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