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你心裏受傷的小孩了嗎

忙碌會造成自己與自己隔離、與世界隔離。

人真的要不時地覺察,不時與自我對話,才能消彌這種隔離。

早上醒來想到昨天看到的一段話。

怎樣纔是真正的愛自己?

其中有一條,當別人肯定你讚美你爲你喝采時,你對自己肯定讚許認可,可是,一旦聽到否定的聲音,批判的聲音,指責的聲音,或許只是有一些不友好,你便跟隨一起否定自己批判自己,更有甚者進行自我攻擊。

這不叫愛自己。這隻能說明你對自己極大的不認同。

青音老師在全年實修營的開營課上說到自我關愛,第一不糾結。第二,做自己,第三,活在當下。

如果一聽到否定的聲音,就開始懷疑自己 ,自我否定,那根本就不是愛自己,只說明你還沒有修通跟自己的關係。

想起了昨天的一幕。

每晚都會與在外地工作的老公通話,各自訴說自己一天的情況。當我說到了自己一天都在忙,而且又涉足了一個領域。老公那邊立即提出質疑,說你看你之前做的什麼什麼事情都沒做成,什麼什麼事情也不了了之,就別瞎折騰了,讓自己歇歇不好嗎。

我心裏訴說的慾念一下就沒了,情緒一落千丈。好像身體裏有個開關被觸動了。我開始有些煩躁,焦慮,不耐煩。一忍再忍纔沒有發作。但語氣裏已經明顯有了不耐煩。

還好學習過心理學,作爲心理諮詢師的我,很快有了自我覺察。我意識到我的情緒開關又被觸發了。

我會一下子回到生命成長的過往,那些被否定被打壓被譏諷的場景,那時的情緒被激活了。我的耳邊會響起第一次家裏人說我,看你笨的,我的眼前甚至會出現,家裏人指着我說,你就會瞎能,別人說你罵你,你不能罵回去嗎?窩囊!那些委屈和傷害的感受,因爲相似的場景又被觸碰了開關。

我們積壓在身體裏的每一個情緒,都是那個曾經受了傷的小孩兒的。無論父母多麼完美,孩子都有可能體會到不安全感,恐懼感,匱乏感,都會以悲傷,委屈,憤怒,擔憂,焦慮的形式留存下來,更何況我們的父母他們自己也是帶着情緒創傷的人。

其實學習心理學就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一個阻斷舊有模式的過程。

沒有人天生就強大。要麼經歷成長的創傷,生活的磨礪,要麼通過學習不斷覺察自己,苦難是一筆財富,學習也是一筆財富,把學習到的運用於生活中,才讓我們不斷變得自信,自我認同,才能練就一顆強大的心。

試着找到自己情緒的開關。找尋生命過往那些影響你否定你的聲音,那些喚醒你不良情緒的觸點。

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童年時被指責“太笨”,被指責窩囊,那時的懊惱、羞恥等情緒感受都會被存儲起來。積壓在你的潛意識裏。

成年以後,當類似的場景再次出現,記憶會被激發,身體會按照“我很笨”“我很窩囊”的模式運作,很快去到無力感、沮喪與低能量。

施琪嘉教授告訴我們,被一個人一生困擾的問題來源於早年創傷留下的陰影,也就是說:他總是帶着一個創傷的內在孩子在生活,如果內在孩子得不到療愈,他自我的一部分會永遠“卡”在那個地方,停滯不前。

這些被積壓的被卡住的都是你內在受傷的小孩。學會呵護內心受傷的小孩,首先看見他 ,再試圖去療愈。

當我們讓內在小孩甦醒,給她足夠多的愛和關注,擁抱她,支持她,關注她,我們的生命纔會恢復本來的活力和光彩。

看着那個受傷的小孩 ,對她說,你真的不容易。我現在已經變得強大了,讓我來保護你 ,讓我來愛你幫助你,我會陪着你一起成長 ,我不會再讓你受傷,我會和你一起變得更強大更堅強。

所以榮格說,內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癒的引領者。

只有內在小孩被看見被療愈,並且與我們一同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的內心纔會真正成長,真正感到快樂,當我們知道一些情緒以及死結是曾經那麼弱小的自己的傷痛體驗,作爲已經長大了的我們,需要爲那個受傷的小孩做一些什麼。

抱住自己的雙肩,就像抱住當年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