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尼尔·麦格雷戈《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片段

1.“德意志兰?它在哪里?/ 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寻这样一个国家。”1796 年,歌德和席勒如是写道。确实,无论从地理还是历史层面来看,德国总是缺乏稳定性。其疆域不断变更,历史处于持续变动的过程中。那些数百年间属于德国的市镇及行政区域,现在已然是他国的固有领土。凡此,对于那些地域意味着什么?对于德国人又意味着什么?本书所展现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德国实际上是由众多彼此独立的政体组成的;每一政体都有一段独特的历史。那是一种削弱自身的分裂性,还是丰富多元的复杂性呢?
2.在小说高潮部分,莉塔最终选择了东德的共同理想,放弃了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柏林与她的恋人相伴一生。此时,曼弗瑞德说道:“至少他们没法分隔天空。”“天空?”莉塔想着,“这一交织着希望与欲望、爱情与悲伤的苍穹?”“噢,是的,天空是最先被撕裂的。”“Himmel”这个词在德语中兼有“天空”与“天堂”的意思。它贯穿于整部小说,代表着那些抱负与理想,也代表着一个社会力争达成的形态。分裂的天空:两个独立而彼此分离的政治架构,两种承载希望与欲望的不可调和的模式。本应在一起的一对恋人,却最终各奔东西。
3.展示或解读像民主德国这样的极权主义国家,其困难在于,书面档案就在那儿,但它们都被刻意做过手脚,是想要掩盖什么,看起来没有任何重要信息,显得极为平常。对于历史学者而言,眼下一大难题就是透过看似温和无害的文字,去发现一个极权主义国家的残忍与压迫。这正是困难所在。表面看来非常平静、清白,且极为正面。但那些文字本就是用来误导世人的。那么,我们如何借助当时的众多遗存与文字,重获这一专制极权主义国家的真相呢?
4.与通行法语、英语或意大利语的地域不同,德语世界曾在欧洲范围内催生了众多分支聚居点及卫星市镇,最远延伸至伏尔加河流域。其中绝大多数在1945 年遭遇粗暴清除,仅仅留存于德意志的文化记忆里,如同幻肢一般——曾是躯体异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却被截断而遭遗弃。可与之相比较的事件,或许唯有君士坦丁堡及亚历山大的那些长盛不衰的希腊精英阶层。他们同样是民族文化的自我形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样被20 世纪的政治现实所消融。
5.墓碑铭文摘录了他《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一段名言:“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这句话道出了对康德真正有启发而又使他深深敬畏的两大主题,引发了他无限的思考。没有康德,那么德国哲学,乃至欧洲哲学,都是不可想象的。
6.加里宁格勒大教堂外的康德墓碑,上面德俄双语的铭文写道:“我的精神意识里充斥着两样东西,我对二者的深思愈加频繁和持久,对它们的钦佩与敬畏就会时涨时新: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
7.1848 年至1880 年,布拉格从一个主要通行德语的城市,逐渐转变为一个通行捷克语的城市。1882 年,最后一批德裔公职人员从市政议会辞职,以此抗议新任市长在就职演说中的表述:“我们心爱的百塔之城、金色之城、斯拉夫民族的布拉格”。次年,弗兰兹· 卡夫卡降生。
8.牛津大学研究近现代德国文学的卡恩· 李德尔教授说:卡夫卡,汉斯· 弗望尼乌斯作于1937 年卡夫卡无疑是最有分量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大名甚至将一个新单词带入了英语,即“卡夫卡式”(Kafka- esque)。他在许多方面描述了现代人的不安与精神层面的孤独,以及局外人的境遇。在20 世纪及往后的岁月,他成为异化的代名词,也代表着现代人的一种自我迷失。
对于德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而言,20 世纪若没有卡夫卡是不可想象的。人们也许会说,他是一位捷克作家、一位奥地利作家或是一位犹太作家。但凡想以这种方式来界定卡夫卡,都会陷入那些围绕在他独特观点周围的问题当中去。他用德语写作,也曾在布拉格生活。德语与捷克语他都会说,但他只用德语写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许多关注点都是德式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布拉格造就了卡夫卡。或者更进一步说,是德意志布拉格的特定环境造就了他。
9.然而,正如19 世纪90 年代布拉格大多数说德语的年轻人一样,卡夫卡在另一层意义上也是城市的局外人。在他所就读的那所用德语教学的中学里,大多数学生和他一样都是犹太人。作为一个犹太人,却置身于一片虔诚地信奉天主教已达三百年的土地上;作为一个说德语的人,却生活在一座眼下正决定放弃其德意志传承的城市。卡夫卡自出生就被置于这样一种境地,不得不去体验并理解那些现代政治架构下的压迫与异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