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碎碎念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的個性。
人應該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不應該妥協於世俗規則,要去創造、去表達。
人應該聽從內心的聲音,相信直覺的力量。
幸福與否取決於你怎麼看待事物,問題不在於外界,而在於內心。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無法做到真正理解。
有很多東西說不清,去做、去實踐,自然就會明白。

這些觀念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是不是很熟悉?甚至大多數你覺得還挺有道理。其實它們並非那麼自然,其來源可以追溯到 18、19 世紀之交興起的浪漫主義。如果說現代性的一面是韋伯的「理性鐵籠」,那浪漫主義可能是相對隱蔽的另一面,它也是以賽亞·伯林所謂西方政治思想史三次重大轉折的最後一次,也是最偉大的一次轉折。

簡而言之,浪漫主義思想目睹了在倫理和政治領域真理和有效性思想的毀滅,不僅包括客觀或絕對真理,也包括主觀或相對真理,只要是真理和有效性就統統毀滅。

啓蒙時代,人們相信理性的作用,並試圖用牛頓力學的體系來認識人類社會,因而會覺得道德、制度都有確切的答案,理想社會是可以設計出來的。而法國大革命就是在這種思想催生出的產物,而其最後血腥殘酷的結局也讓許多人震驚。大革命之後,許多人開始反思啓蒙的問題。

被視爲英美保守主義奠基人的埃德蒙·伯克就對大革命進行了激烈的批評。他認爲問題出在革命試圖以純粹的抽象理性指導人類的政治、社會生活之上,這必然導致激進思想出現,從而引發斷裂下的災難。而正確的路徑應該是根據傳統和習俗逐步進行改良。

關於道德、理想生活的唯一答案被打破了。在啓蒙運動中大放光彩的科學被限定了使用範圍。1725 年,維柯出版了《新科學》,指出人類社會文化的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並不一樣,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非人類創造的外部世界,但人的內心卻無法用這種方式瞭解。同時,維柯將人類所創造的世界放到了比外部世界更高的地位上,這與浪漫主義對藝術的推崇是一致的。

理性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就是西方思想的一個核心母題。人要運用理性去找到和諧完美的自然法,並且讓人類社會與個人生活與其保持一致。而浪漫主義者認爲這樣的自然法並不存在,是意志塑造了現實,自然世界成了意志展現自己的對象。

繼承康德的費希特更偏向唯心主義,強調意志的作用。人的精神世界由自身主動創造。因而理性與邏輯並不能解決人之間的衝突,因爲這是意志帶來的差異。

價值並不是外在世界的實體,而是被創造的,這也與韋伯所言相合,相對主義被認爲是合理的,由此引發現代的諸神之爭。

從更大的層面上,不同民族也被認爲有各自的文化特性,不能用簡單的好壞去評判。赫爾德在 1784 到 1791 年寫出了《人類歷史哲學的概念》,強調不同地區文化的特殊性,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意識、語言、文學、藝術,它以一種象徵和精神的方式使一個民族凝聚起來。這種注重各地傳統的觀念,爲民族主義的興起提供了思想資源。

對意志與精神的強調,不僅催生了相對主義,同時也促進了個人主義。強有力的創造與行動,這種意圖從物質主義的世俗成功中脫離出來,成爲不少人的追求。庸俗市儈的生活是平淡乏味的,人應該反抗世俗的種種枷鎖。18 世紀 70 年代德意志「狂飆突進」運動下產生的藝術作品(如《少年維特的煩惱》),正表現了人物內心的衝突、激情與奮進,以反抗社會與道德的壓迫。

進而,第二自我,即無意識,成爲理性之外認識世界的方式。這帶有一種神祕主義的傾向,也引導人們把目光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我,向內探尋。在這裏我們看到主體性在另一個維度得到確證。今天,心理學成爲人們最熱衷的顯學。

浪漫主義影響到英國,凸顯了對工業主義的反思。詩人們着重描繪自然之美,強調回歸自然,同時也塑造憂鬱而不羈的悲劇英雄人物。尤其是拜倫,他自己也成爲一種文化英雄。在浪漫主義運動中,作家的私人生活成了大衆感興趣的事物,「追星」開始了。而這,似乎又與平民社會息息相關。

浪漫主義如此複雜,以至於你無法定義它。正如伯林所言:「浪漫主義是一個危險和混亂的領域,許多人身陷其中,迷失了,我不敢妄言他們迷失了自己的知覺,但至少可以說,他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