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與《戰國策》札記(八)

女阿謂蘇子曰:“秦棲楚王,危太子者,公也。今楚王歸,太子南,公必危。公不如令人謂太子曰:“蘇子知太子之怨己也,必且務不利太子。太子不如善蘇子,蘇子必且爲太子入矣。’”蘇子乃令人謂太子,太子復請善於蘇子。

楚國太子的保姆對蘇秦說:“使秦國扣留楚王,使太子受到危害的人,都是您。如果楚王能回國:太子能由齊國南歸楚國,您一定危險了。您不如派人對太子說。‘如果蘇秦知道太子怨恨自己,必將設法使太子不利。太子不如和蘇子友善,蘇子一定將幫助太子回到楚國。,蘇秦於是就派人去說服太子。太子也再一次請求和蘇秦友善。

人之怨恨,在於相互傷害,有時爲了避免受傷害,所以友善。由此可知,友善並非都出自善意,有時出於恐懼。

好了,我們來看看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吧!

當天已經很晚了,雙方唱了戰鬥前的勝利歌;那個時候,科林斯的船艦忽然開始倒劃。他們看見從遙遠的地方又來了二十條雅典船艦。這些船艦是雅典後來派出來援助原先那十條船艦的,因爲雅典人恐怕科西拉人戰敗而他們自己的那十條船艦不能夠支援他們(後來事實鉦明,這是很正確的)。科林斯人所看見的正是這支援軍。他們疑心這些船艦來自雅典,並且以爲他們所看見的船艦後面還有更多的船艦。因此,他們開始退卻。

科林斯人很機警。

從科西拉人準備進攻的方向看去,比較看不清楚,所以他們沒有看見前面的船艦。當他們看見科林斯人退卻的時候,他們覺得很詫異。最後有人看見了這些船艦,於是大聲喊出,說前面有船艦,所以他們也退卻了,因爲當時天已將黑了,科林斯人繞過去,沒有和他們接觸。科西拉人回到他們在琉金密的營地;而雅典的二十條船艦在利格魯斯的兒子格勞康和利奧哥拉斯的兒子安多西德的指揮下,通過許多破壞了的船艦和陣亡者的屍體,往他們的營地航行。這些船艦被看見之後不久,就開始向那裏航行;因爲現在是晚上了,科西拉人恐怕它們是敵人的船艦。但是後來它們被認識出來了,所以安然停泊。

雅典戰船來援。

第二天,三十條雅典的船艦和科西拉所有的船艦都開往科林斯人所停泊的地點一一西勃達港,看科林斯人是否準備戰爭。科林斯人把船艦從海岸邊開出,在公海中列成陣勢。他們停在那裏不動,無意發動攻勢。他們看見了新從雅典開來的艦隊,他們知道自己的困難:他們船艦上的俘虜須要有人防範;他們駐紮在這個荒涼的地方,沒有修理船艦的便利。最使他們煩惱的,是他們怎樣才能夠由海上回到家鄉的問題。他們擔心雅典人認爲他們之間的條約已因最近的戰爭而解除了;在他們回國的途中,雅典人可能截擊他們。因此他們決定派一個使者,不帶傅令官的權標,①坐一條小船往雅典人那裏去試探他們的企圖。

科林斯人試圖通過談判來自救。前頭無路想回頭。

他們派使者前往,使者對雅典人說:“雅典人:你們錯了,你們不遵守條約而發動戰爭。我們到此地來的目的是對付我們的敵人,而你們阻撓我們,拿起武器來反對我們。現在你們既然是有意阻止我們航往科西拉,或航往其他我們想要去的地方,換一句話說,你們既然破壞條約,那麼,你們就可以把我們在此地的人當作你們的第一批俘虜,把我們當作你們的敵人。”

科林斯人譴責雅典人。

科林斯人說完之後,科西拉的軍隊裏面聽見了他們的說話的人都高聲呼喊,要把他們俘虜起來,然後殺掉他們。但是雅典人回答說:“我們不是發動戰爭,也不是破壞條約。這些科西拉人是我們的同盟者,因此我們來援助他們。如果你們往其他方向航行,我們不阻攔你們;但是如果你們航行去進攻科西拉或它的其他任何領土的話,我們將盡力阻止你們。”

雅典人還是遵守盟約的。這不錯。

科林斯人得到這個答覆之後,就開始準備航行回國,他們在大陸上西勃達地方建立一個勝利紀念碑,以紀念他們的勝利。同時,科西拉人把他們遇難的船艦和陣亡者的屍體打撈起來。當晚起了大風,所以這些屍體都被風和海流沖走,分散在四方了。於是他們在西勃達島上建立一個勝利紀念碑,以表示他們在這次戰役中的勝利。

雙方都在慶祝勝利,沒有人願意承認失敗。這是最好的結局。

雙方都認爲是勝利了,而樹立勝利紀念碑的理由是這樣的:直到傍晚,科林斯人在戰鬥中佔優勢;所以他們取得了大多數被擊沉的船艦和他們自己死難者的屍體;他們所俘虜敵人至少有一千名和擊沉敵艦約七十條。科西拉人擊沉敵艦約三十條;雅典人到達之後,他們在沿海附近撈取了死難者的屍體和被擊沉的船艦。戰後的當天,科林斯人因爲看見了雅典的艦隊而倒劃,在科西拉人的面前退卻了;雅典人到達之後,科林斯人再沒有從西勃達出來作戰。因此雙方都說自己是勝利的。

這其實是最好的結局,雅典人穩定了局勢。

科林斯人在航行回國途中,佔取了安布累喜阿灣口上的安那克托里安。這個地方原是科林斯人和科西拉共有之地,科林斯人利用陰謀奪取了這個地方。他們把自己的移民安插在那裏,然後航行回國。在他們所俘虜的科西拉人中,他們賣了八百名原來是奴隸的;他們把其餘的二百五十人仍然拘禁起來,但是對待他們很好,希望將來有一個時候,他們可以回去,使科西拉再轉到科林斯這一邊來。①事實上,這些人大多數是在科西拉很有勢力的人。這樣,科西拉在和科林斯的戰爭中仍然沒有被征服,雅典的艦隊離開了科西拉島。但是這就是科林斯和雅典作戰的第一個理由,因爲雅典在休戰和約還有效的時期內,已和科西拉一起向它作戰了。

雅典人對科西拉人的援助違反了與科林斯的盟約,但是沒有實際交戰。

第五章關於波提狄亞的爭端

接着又發生了雅典和伯羅奔尼撒間的另一個爭端。這個爭端也是引起這次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這個爭端和住在帕利尼地峽的波提狄亞人有關。他們雖然是科林斯的移民,但是他們是雅典的納貢同盟者.③科林斯正在尋找報復雅典的方法,而雅典也知道科林斯對它的仇恨。因此雅典向波提狄亞提出下列的要求:拆毀面向帕利尼方面的城牆,向雅典交納人質,驅逐科林斯人派來的地方官,幷且以後不許科林斯人每年再派遣這種地方官來。雅典提出這些要求,因爲它恐怕波提狄亞受柏第卡斯③和科林斯人的影晌,起來暴動,因而引起色雷斯地區內其他同盟城市的暴動。在科西拉海岸附近的海戰以後,雅典對波提狄亞馬上就採取了這些防範的政策。現在科林斯公開地仇視雅典;馬其頓王柏第卡斯(亞歷山大的兒子)雖然過去是雅典的朋友和同盟者,現在也是雅典的敵人了。柏第卡斯仇恨雅典,因爲雅典和他的兄弟腓力以及得達斯訂立同盟,他們聯合起來反對柏第卡斯。他們的行動使柏第卡斯恐慌起來了,他不但派遣使者往斯巴達去,想使雅典和伯羅奔尼撒間發生戰爭;井且和科林斯接近,以支持波提狄亞的暴動。他也交結色雷斯的卡爾西斯人和波提亞人,勸他們同時暴動。這些地方都在他本國的邊界上,他認爲如果他和他們結成同盟的話,有了他們的支援,他自己進行戰爭會更容易些。

雅典人採取的隔離科林斯人的行動引發了馬其頓柏第卡斯的仇恨,柏第卡斯於是結交斯巴達人和科林斯人準備與雅典對抗。

雅典人知道他的活動,所以想在這些城市暴動之前,即先發制人。他們正在派遣一支有三十條船艦和千名重裝步兵的軍隊,往馬其頓去,由來康米德的兒子阿撒斯特拉圖和其他四個司分官指揮。他們所受的命分是去取得波提狄亞人的人質,拆毀波提狄亞的城牆,同時注意防止鄰近城市的暴動。

雅典人提前行動了。應該是想先發制人。

同時,波提狄亞人派遣代表到雅典去,希望雅典人不要改變他們的現況。他們也派遣代表,和科林斯人同往斯巴達去,希望萬一必要時,他們能夠得到斯巴達的支援。他們在雅典長期談判之後,沒有得到滿意的秸果;他們雖然盡了一切的努力,但是派往馬其頓的艦隊已經受命出發了,這支軍隊也是來對付他們的。而斯巴達當局則答覆他們說:如果雅典人進攻波提狄亞的話,斯巴達人就侵入亞狄迦。於是波提狄亞人認爲這是一個好機會,他們就和卡爾西斯,人以及波提亞人訂立同盟,叛離雅典。

談判不成,暴動就會接連發生,戰爭和動亂的傳導最用不斷擴大。

正在這個時候,柏第卡斯說服了卡爾西斯人拆毀並放棄沿海一帶的城市,遷居於奧林修斯內地,把它變爲一個大城市。對於那些這樣離開他們自己的家鄉的人,他把自已在邁多尼亞境內博爾布湖周圍的土地,在和雅典作戰的時期內,供他們使用。於是卡爾西斯人毀壞他們的城市後,遷居內地,準備戰爭。當雅典人的三十條船艦到達色雷斯的時候,他們發現波提狄亞和其他城市已經暴動了。雅典的司令官認爲在他們指揮下的軍隊不能對抗柏第卡斯和暴動城市的同盟;因此他們把注意力轉向馬其頓,因爲馬其頓是他們原來的目標。他們駐紮在海邊,和腓力以及得達斯兄弟們聯合起來作戰,當時腓力和得達斯兄弟們已從內地侵入馬其頓了。因爲波提狄亞已經暴動了,而雅典的三十條船艦駐在馬其頓的海岸附近,科林斯人恐怕那個地方會失掉,他們把保全那個地方作爲自己的責任。因此他們派遣一支軍隊,包括科林斯本地的志願軍和伯羅奔尼撒其他地方的僱傭軍在內。這支軍隊共有重裝步兵一千六百名,輕裝步兵四百名,由阿第曼圖斯的兒子阿利斯提阿斯指揮,他總是波提狄亞人民的朋友。大部分科林斯志願軍之參加這次遠征是由於他個人的深得民心。這支軍隊于波提狄亞暴動後的四十天到達了色雷斯。

科林斯人救助馬其頓。

這些城市暴動後,雅典人也馬上得到消息了。他們也聽到阿利斯提阿斯領導軍隊前往增援。他們派遣二千名公民重裝步兵的陸軍和四十條船艦的海軍前往鎮壓這些地區的暴動。這支軍隊由卡利阿德的兒子卡利阿斯和其他四個司令官指揮。他們首先到馬其頓;在那裏,他們發現原有的一千人軍隊已經攻陷了德密,而現在正在圍攻彼得那。於是他們參加了圍攻彼得那的工作。他們圍攻了相當的時候,但是最後他們和柏第卡斯達成協定,和他訂立同盟。他們急於要和波提狄亞作戰,同時阿利斯提阿斯已經到了那裏,所以他們不得不這樣做了。

兩面作戰使得雅典人不得不跟馬其頓簽訂停戰協議。這是雅典人自找的麻煩。

他們離開馬其頓後,到了培羅耶;又從培羅耶前往斯特累普薩。(他們進攻斯特累普薩,但是沒有攻下,就由陸地上往波提狄亞去了。他們有自己的三千名重裝步兵;此外還有很多的同盟軍和從腓力以及波桑尼阿斯①的軍隊裏來的六百名馬其頓騎兵。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七十條船艦沿着海岸航行。他們緩步前進,於第三天到了基哥那斯,就在那裏紮營了。

這裏介紹雅典人跟馬其頓簽約後集中力量對方波提狄亞。

波提狄亞人和在阿利斯提阿斯指揮下的伯羅奔尼撒軍隊已經在等待雅典軍隊了;他們在面對着奧林修斯的地峽區域紮營,在城外建立一一個供軍隊用的市場。同盟軍推選阿利斯提阿斯爲全部陸軍的總司令,柏第卡斯爲騎兵司令官。②阿利斯提阿斯的計劃是這樣的:他帶着他自己的軍隊駐紮在地峽上,在那裏等着雅典人的進攻;卡爾西斯人、地峽外的其他同盟軍③和柏第卡斯的二百名騎兵駐紮在奧林修斯;當雅典人進攻地峽的陣地時,這支軍隊郎從他們的後方進攻,這樣使敵人受兩面夾攻。

雅典人和斯巴達人終於幹起來了。哎!由兩個小國的爭端逐步擴大,終於引發了雅典同盟與斯巴達同盟之間的戰爭。私慾逐漸變成了公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