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蹲下來與你對話

     

      文/丹老師

      匆匆忙忙中,一定要警醒自己適當地靜下心來、放慢腳步。因爲真的有些渴望的眼神在等待着與我目光對視,走進他最柔軟的位置。

      還好,一切剛剛好。

      關注到Y同學的異常,源於每一次進食時的肚子疼。接着連續幾天都是如此,一到喫飯時就肚子疼,而且哭得特別委屈。接着就是家長反饋過來:孩子不願意上學,各種理由拒絕到校。

      我馬上在腦海裏檢索她近段時間在校的行爲,似乎也是關於喫飯的問題,把喫飯當成了一件特別有壓力的事情。她又不太願意表達,所以就用“肚子疼”來進行抗拒。

      我每次都特別擔心孩子喫不飽,所以遇見嚴重挑食的孩子,總會鼓勵他們無論如何少喫一點,不要讓自己餓着肚子。就會在餐盤中爲孩子劃分一小塊區域,把區域內的喫完,不至於餓肚子。

      後來我猜想,估計那“小塊區域”也成了她的心病,再加上幼小銜接的“斷奶期”,她就只能用不想來學校表達她的心情。

      自我反思並分析過後,與家長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原因找到了,就要“對症下藥”了。

      第一步,觸碰內心的柔軟。

      要相信每個孩子都無比期待老師的專屬關注,我把她拉到遠離教室的地方,蹲下來拉着她的手,輕聲問道:“肚子還疼嗎?李丹老師幫你揉揉。”她微微一笑,任由你幫她揉着小肚子,似乎我們都心知肚明瞭。順勢我就接着說:“天氣涼了,一會兒喫飯的時候先喝一口熱湯,然後一喝下去,熱湯就咕嚕嚕流到了這裏,就把小肚子暖熱乎了,就不會疼了。”邊說邊演示着熱湯流到肚子裏的動作。她撲哧一聲笑了。“李丹老師今天還要獎勵你只吃你想喫的飯菜,喫不下去的,可以先不喫,但是要喫飽,不能餓着小肚子,好不好。”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明明答應得好好的,飯前還是沒有控制住哭着說自己肚子疼。這好像成爲了一塊心病,並非挑食這麼簡單。那就馬上調整思路,繼續加油。

      第二步,激發自我的優勢。

      據孩子媽媽說,在幼兒園時各個方面都特別優秀,現在感覺一下子適應不過來。孩子媽媽的話突然點醒了我,一年級入學初,老師往往關注更多的是不能很快融入班級的孩子,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孩子何嘗不想被關注呢?

      這個孩子不多說話,但是一開口就是鏗鏘有力的話語,每次回答問題都是經過思考後再說。這一點特別值得肯定。緊抓她的這一點優勢課堂上提問她後,及時讓小朋友們爲她鼓掌。偷瞄了一下她的表情,在接受別人的讚美時,她是興奮不已的。

      不愛喫飯,特意安排她當餐桌長,爲小朋友們盛飯;不愛來學校,就讓她放學時手舉班牌爲班集體而自豪。那段時間每次走出校門時我就會問她:明天打算懷着什麼樣的心情來學校呢?她總是很興奮地說:開開心心來學校。

      破天荒的成了光盤小衛士,習慣性地把班牌舉在最前面。孩子的這些進步都在第一時間與媽媽進行了溝通,一方面我可以關注她在家裏狀態,另一方面家長也不至於那麼焦慮,告訴他一切都還好。

      第三步,眼裏有人的潛意識

      漸漸地,與她成爲了有默契的師生關係。我開始更全面地瞭解了她、關注她,她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

      任何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主觀感受。對於時刻都想走進她心裏的我來說,要真正做到眼裏有人,能夠從她的行爲和眼神中讀出她的心聲與渴望,並非易事。

      在忙碌中低下身子去關注他們,正如一開始說到的,他們渴望的眼神總想與我對視。哪怕是自己今天上課聲音又大了一點點,課間操又做得整齊了一點,作爲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人,及時發現,並大聲讚揚吧。

      點燃內心的希望,真正蹲下來與孩子平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