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課後小反思

文/丹老師

一首《春天在哪裏》,將我與孩子們緊緊相連,在歡樂的節奏中拍手、晃動。整節課下來一直被歡快縈繞着。一課一得,孩子們的精彩創編,又把我驚喜到了。

臨上課兩分鐘,小凝同學跑到我面前指着課文《找春天》的第四自然段說:老師,我能改編這個句子:春天盛開的桃花,那是春天的腮紅吧?(當時就驚訝到了,誇讚了一番鈴聲響了。)

課堂上對課文第4—7自然段的學習,先是引導學生自讀,讀好問句的語氣;接着探索害羞的春姑娘把春天藏到了哪裏;最後通過圖文對照感悟小草對應着“眉毛”、野花對應着“眼睛”、嫩芽對應着“音符”、叮咚聲對應着“琴聲”。學生邊感悟邊朗讀,從形狀到聲音,彷彿孩子們也在課文中找春天。

課中創編練習: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根據句式創編。

生1:風姑娘的腳步慢了,那是春天的呼吸聲吧?

生2:風箏在天空中掛着,那是春天的圖形吧?

生3:早春的迎春花開了,那是春天的笑臉吧?

生4:細長的柳枝飄啊飄,那是春天的頭髮吧?

生5:公園裏一片歡笑,那是春天的美景吧?

……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豐富的想象敢表達、敢分享,真讓人欣喜。最後的朗讀也是入情入景。春天的腳步近了,願語文課堂上的體驗也如沐春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