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札記140:龍西行

暖陽,照耀在龍西這片滿是綠意盎然的沃土上,幾乎讓人感覺不到這是冬天。今天下午,樂清市國學研究會幾位志願者揣着愛的使命、帶着求知的心,驅車百里,對兩位“溫州好人”進行拜訪慰問。準確的說,慰問是藉口,學習取經纔是正道。

龍西,我曾去過數次,因而並不感到陌生。這次,在鄉幹部陳有松、村支書潘行進的陪同下,我們直奔主題慰問老人。這回,我覺得自己不是匆匆過客客,而是一位虛心好學的學生。

一個村莊,同年有兩位老人被評爲“溫州好人”,少見!在85歲的潘定法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儉持家、仁德有道的優良品質;在60歲潘…身上,我看到了夫妻仁愛之道……他們每一個細微的行動,都蘊藏着仁德及愛的奉獻的精神。借易經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引述,兩位老人可謂“人有多大,愛就有多大”!

其實,說起龍西,頗有淵源。一是家鄉雁湖鄉(現屬芙蓉鎮)僅百里,山脈相連,算作鄰鄉;二因它的龍與芙蓉的蓉,諧音,並且兩者皆有龍之說。龍西有龍王現身傳說,芙蓉則有民間傳承下的班凳龍。兩龍相交,近鄰勝遠親。

最早一次去龍西,是我十八九歲那年。那時,我在芙蓉郵電局上班,陪同事一起送一部磁力電話機去鄉政府。印象深刻的是,我吃了當地美食一一炒粉幹。那個香脆的味道,留在喉嚨久不散發。後來數次去龍西,純粹遊閒。不是遊顯勝門,就是逛散水涯,最近一次還近距離地仰望了飛拉達的峻險之奇。

這次,真的不一樣,起碼是感覺不一樣!我們幾位志願者代表着樂清市國學研究衆學長的片片愛心,勇往而來。一般來說,慰問老人活動可以走形式,送些物資,拍張照片,算作交差任務。至少,我在出發前,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我坐上了鄉幹部陳有松的車,聆聽了潘定法老人的感人事蹟時,腦子馬上來了個大轉彎一一何不乘機學習老人的仁愛之美。

龍西,景美物美人更美一一這是我的第一感覺。景,有天下第一門的顯勝撐腰;物,有天下第一草藥的皮石斛撐面;人,兩位老人在同一村莊、同一年份,同時被評爲“溫州好人”,這種人性之美,難以言表,只有實地考察,纔有體悟。

午後的二點一刻,溫暖的陽光,隨着車輪,圍繞山路而轉,而上。路邊大片大片、望不見邊的石斛篷布種植,儘管它站立成一道道風景,但已不是我所關心的風景。因此,陳部長介紹潘定法老人身上種植了四塊鐵板,十八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病休前的老伴時,我溫柔的心早已被老人事蹟帶走……

山路彎彎,不知不覺中,車子停了下來,停在了海撥三四百米、名叫上山村的村莊。在一座幾經滄桑的木屋前,我被眼前這位身材瘦小,身背掛刀,解放鞋上還沾泥巴的老人,感動了!老人的熱情招呼,讓我們有了親切的交流機會。在村支書的翻譯下,我和老人有了一次次親密無間、輕鬆愉悅的交流。

“阿公,今年多大了?”

“老了,85歲了!”

“看你的穿着,剛從田地裏回來吧?”

“是的,山上割了些雜草,準備餵豬、鴨喫。”

隨後,我們緊跟老人的腳步,來到簡陋的房間。陽光剛好照過來,照在了躺在牀上的面帶笑容的阿婆。於是,我和阿婆有一次對話。

“阿婆,你生病在牀多久了?”

“整整十八個年頭了,那個颱風(雲娜)把我的下身壓癱瘓了…”

“這麼多年,你是怎麼過來的?”

“這個,多虧了老頭子,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了我,纔有了我活着的今天。”

“老頭子對你這麼好?!”

“不僅僅是好,還有常爲我的生活着想呢?”

我們坐在屋前道坦上,陽光還是這般溫暖。這次,我和潘老聊了許多,聊老伴,聊生活,聊健康,聊一些能聊的事一一

“阿公,聽說身上種有四顆鋼板,而且經常夜不能睡,站着坐着睡,生活很苦吧!”

“不苦,大家都對我這麼關照,我身上這點苦又算得上什麼呢?”

“那,可否說些甜的事?”

“我每天趕在太陽上山起牀,一大早就去田地裏勞動幹活,回到家門口就聽到老伴的問候:老頭子,回來了!一一這就是我最甜的時刻!”

“你85歲了,但我看你好像是85年的80後一樣年輕,能透露點健康祕決嗎?”

“什麼叫祕訣?我每天勞動十多個小時,種田,種菜,養豬,養鴨,還有照顧老伴。這日子過得緊,能說得上祕訣嗎?”

“對老人的反問,遲頓的我,難以反應。老人的健談,老人向敏捷,只好悄悄把話題轉移了……”

“對面這座山,不,是塊巖吧!好有特色,能說說它的神奇之處嗎?”

“嗯,這山背其實就是塊巖,叫神仙岩。這邊,高挺的鼻子,是和尚鼻孔;那邊,這豎起來的獨立的指頭,叫仙人指。意爲仙人指路。傳說,有位和尚輕過此地,發現仙景,萌發建廟爲生的念頭。後來,當地人爲了尋找和尚蹤跡,翻山越嶺爬上了巖背,發現了巖背平地約數畝,若比村莊寬闊之美景勝地……”

老人坐在屋檐下,面對岩石,每日都要看上幾遍,甚至上十遍。像看書一樣,細看不厭,品嚼不爛……

“你看,這是和尚的背影……”老人清爽的眼光,邊指邊說,侃侃而談,我隱隱約約地找到了他健康長壽的祕訣一一”

老人飲食習慣是米飯和青菜,做的卻是粗活勞累活。歲月的流轉,他戒酒若干年,吸菸卻有點着迷。交流半小時,抽菸二三支,可見,煙是他的物質基礎。

離別時,老人堅持送我一程,我們有點留戀不捨一一不捨的是他的那份樸實和仁愛。

有些美的風景,或時巧合,或許是緣分。我們從上山村驅車下山時,村書記突然說岀了一個喜訊一一就在剛纔,村裏的潘阿明老人又被評上了“溫州好人”的榮譽。我一臉驚喜,於是有了多一次取經之機。

走進潘阿明好人家,場面倍感溫馨,倍感親切。57歲的老伴,因患上糖尿病,至使雙眼失眠,躺在竹椅上休息。她的一旁,正坐着這位十六年如一日、身不離形的六旬老人一一潘阿明。

潘阿明雖過六十,但和我這位五十人對比,乍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花格子襯衫,讓他顯得年輕,他改變不了滿臉的憂愁。令人欣慰的是,他剛毅的臉上滿臉自信。這自信,來自對妻子的那份堅持的愛!

“老伴患病十六年了,我從起初的陪伴到如今的伴陪,已嚴如醫生對病人的管理”看着我們一臉疑惑,潘……邊說邊用行動告訴答案。“從煎藥喂,到打針治療,我一介草民變成了專職醫生。”

潘…說自己是老伴柺杖,影形不離。老伴去溫州、樂清醫治,我這根柺杖可以做她的依靠;老伴去附近轉,我這根柺杖可以給她做打手。“老伴多少年來的病痛,就有我多少年的付出。”這是真話,實話,只有對老伴付岀真愛的人,纔有資格說岀的心理話。

“每次給老伴打針,每次見到密如針孔的肌肉時,我的心都想流淚。但我還是忍痛去扎,忍心去打,這也是不得已的不得已。”潘……說着說着,眼眶溼了……

“他對我很細心,幾乎身影不離,這使我有了安全感,有了生命延伸的想法……”多年靠藥物治療的鬱症妻子透露了心裏話。

當村書記告訴潘…被評爲溫州好人的喜訊時,老人臉上沒有驚喜,只是淡淡一笑。

時間匆匆,暖陽已變成夕陽了。回來的路上,兩位好人的言行如一個個疑惑,讓人猜想,讓人回味一一如果說,潘定法老人對老伴的愛猶如大山的愛一樣偉大,那麼,潘…對妻子的愛就像溪水一樣清。

這次龍西之行,收穫頗滿。不但讓我知道了什麼叫夫妻之愛,還讓我懂得了愛的意義!

應智樂/樂清市國學研究會志願者/2021.11.12晚(草稿)

慰問志願者:陳曉丹,葉秀琴,南笑一,侯松竹,徐永明,應智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