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杀戮,根本无敌

有人说杀戮是艰难的决定
却也有人能够轻描淡写地完成

今天我们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郑庄公来说
也是如此

《春秋》记载: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就是郑庄公
“段”则是他的亲弟弟

简笔王孔子记录这段历史
只用了短短九个字
却如同庙里的谶语
需要有人用心解读
才能窥探其中深意

左丘明的《左传》则将这一句话
延展成一篇有着前因后果的故事

郑国
是拥有纯正王室血统的姬姓公国
在郑庄公的时代更是小霸于诸侯

可是
郑庄公的名字却叫“寤生”
放在今天
会被广大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姬难产”同志

与号召囤积农副产品的大环境无关
名字的由来皆因母亲武姜在分娩时不能顺产
受到很大的惊吓

过去的医疗条件很差
难产会造成母亲的死亡
生一个孩子
是赌上自己的一条命

这让武姜从一开始就讨厌这个亲生儿子
因为他会让自己联想到危险、死亡
以及深深的恐惧

所以
为郑庄公取这样的名字
除了因循当时习惯的命名方式之外
也是一种另类的警告注脚:

“差点死在你手里!”

即使对方是一个无知无感的婴儿
武姜仍旧怪罪着、痛苦着、逃避着

直到自己生下另外一个儿子“段”
才将为人母的喜悦与关爱
无私地奉献出去

寤生都看在眼里
自己的弟弟拥有母亲绝对的爱
甚至母亲偏心到想要段成为未来的国君
不断地请求郑武公
也就是他们兄弟二人的父亲

幸亏郑武公脑袋清楚
毕竟他年轻时也是个狠角色
凶狠如狼、狡诈如狐

为了攻打胡国
他故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
为了降低对方的戒心
又把建议出兵胡国的宠臣杀死

最后
胡国以为郑国亲近自己
没有做任何防备
郑武公轻易地偷袭成功
让胡国从华夏历史的版图里消失

不知是不是觉得长子更像自己
郑武公没有听从武姜的枕边风
寤生依旧顺利成为郑国的国君

面对讨厌的儿子成为国君
武姜倒是没有顾虑与忌讳
马上明目张胆地为段讨取丰厚的赏赐

先是提出把“制”这块地方封给段
郑庄公以这里死过人为理由
拒绝了这个要求

事实上
哪里没有死过人
只不过是“制”的地势险要
怎么能够轻易拱手让人
而且还是不怀好意的亲弟弟

武姜大概从郑武公不肯废长立幼开始
便已经在盘算各种夺回最高权力的可能
既然要不到第一志愿
那么有其他能够作为根据地的封邑也可以接受

于是
段得到“京”这块土地
人称其为“京城大叔”

现在大叔是指帅气的中年男子
不帅的在京城只能被称为大爷(dà ye)
但当时所谓的“大叔”
亦作“太叔”
只是在说明这是国君的弟弟而已

后来
郑庄公不管弟弟做出什么出格冒犯的行为
无论是高筑墙、广积粮、扩充军备
还是蚕食扩张势力范围
一律袖手旁观、冷眼相待
连大臣都忍不住说:

“你再纵容,我可要先投降啦!”

但郑庄公依旧保持冷静
说出了流传后世的一句诅咒: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你等着看我弟自爆就好”

果不其然
段举兵叛乱
武姜则计划在都城内里应外合
好让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重新夺回地位与尊荣

但郑庄公马上派兵攻打“京”
京也很识相地投降

这一切实在太顺利了
我是说对郑庄公而言
在“鄢”地打败段之后
让自己可爱到无知的弟弟逃到“共”这个地方

在段准备叛乱时
《左传》里面提到一句话:

公闻其期

为什么郑庄公会知道段叛乱的时间点?
当然是早已做好相关的情报搜集工作
以及各种部署

段还沉浸在姬难产的幻觉时
克公同志的茶叶蛋早已送到庄公手中

等到兄弟二人正式撕破脸的那一瞬间
哥哥冷冷说出两个字:

“可矣”

郑庄公毫不客气地截断弟弟的生机

比赛还没开始
郑庄公已经高举酒杯
独自享受胜利的滋味

满足对方无底的欲望
就好像在不稳的地基上堆起高楼
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
便能够任其崩塌瓦解

过度爱一个人
反而是伤害

同理
若是想要伤害一个人
那就给出无限度的爱

杀戮的艰难
往往纠结在道德与亲情之间
郑庄公从来不觉得

毕竟
他连爱都可以视为强大的杀戮机器
根本所向无敌

顺带一提

《春秋》之所以难读
在于每个字背后都藏有深意

“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
更是暗含褒贬

称庄公为“郑伯”
是在讥讽他对弟弟失教
没有善尽兄长的义务与责任
更放任对方自取灭亡

称“”不称“弟”
则是说段没有遵守作弟弟的本分
最终从京城大叔沦为“共叔段”

史书中“克”字只用于国家间的征伐
讽刺兄弟二人完全不像血缘至亲
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

《春秋》把原本宫斗剧的狗血剧情
看成一部经典的战争电影

然而
《左转》则以亲情作为批评的基础
连缀起母子三人之间的人生轨迹
即使上演的是一部战争电影
也是始于爱、终于爱
过程里再多的恨也不过是爱的另外一种写法

共叔段后来怎么了?

《左传》藉郑庄公之口说: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
  而使糊其口于四方”

似乎这位叛乱的弟弟并没有被杀死
而是先逃到卫国后又在各地流亡
历史向来不关心失败者的结局
他最终客死在哪里的问号
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那么
溺爱共叔段的武姜后来怎么了?

郑庄公把武姜安置在城颖
并且立下咒誓: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黄泉是指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必须等到彼此的生命走到尽头
郑庄公才愿意再见亲生母亲一面

到底需要经历多大的委屈
才能诞生出这么强烈的愤怒与悲伤?

求不得的爱
必须用永远的离别作为报复

但是
郑庄公很快后悔了

颍考叔知道郑庄公的心意后
想要帮助自己的国君挽回失去的爱与亲情
指引郑庄公一条明路:

“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当初发誓要在黄泉相见
又没说一定要死掉
只要挖一条隧道
看见泉水就好

拥有最终解释权是多么重要
只要脸皮足够厚
就永远会赢

不过
这种方式确实帮助郑庄公解决了难题
两人在幽暗的隧道里
捡拾过往遗失的亲情

同一条隧道
母子二人拥有同样的快乐心情

郑庄公说: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则说: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左传》称其彼此和好如初

多恨一个人
能够决意不再相见?
多爱一个人
可以放弃自己的坚持?

问题是
虽然嘴上说彼此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他们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好过呀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