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爲打翻的牛奶哭泣‖給女兒的信

親愛的女兒

你好!前人的思考,我們的階梯,今天學到一新詞,沉沒成本。我們生活中處處用到它,什麼是沉沒成本呢?

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爲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場景1:買衣服討價還價

買衣服時,在店裏反覆挑選,反覆試穿,不停地跟店員溝通。店員在你身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爲了不讓這部分沉沒成本損失掉,可能會給你更多的優惠。

場景2:跟客戶收定金

很多商業機構,在客戶稍微有一點購買慾時,就會想方設法收客戶一點點定金,可能1萬元的東西只收500塊定金。當客戶回到家裏,購買的衝動消失,爲了不損失500元的定金,很有可能就會購買你的商品。

場景3: 舉辦盛大婚禮

兩個人結婚,舉辦隆重盛大的婚禮,投入了巨大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婚後,如果鬧彆扭想要分手,很可能會覺得再辦一次婚禮太麻煩,就不分手了。

比如說,今天你去逛街買衣服,在一家店裏面看見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也很想買,跟這個店主討價還價好半天。可是呢,這個店主啊,總是不願意把價格讓下來,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你假裝說我不要了,然後掉頭就走嗎?你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店主根本就不搭理你,你走就走了。到底什麼纔是正確的方法?除了掉頭就走,其實你還有一種策略可以嘗試,這種策略叫做沉沒成本。前期在店裏多試衣服,多和店員溝通,店員會覺得你花費了他太多的時間,於是他會沉沒成本爲你賣掉這件衣服。

說到我沉沒成本,我親身也經歷過,比如,當我追了一部電視劇很久時,發現它太浪費時間了,但沉沒成本心理起作用,我已經追了這麼多集了,不看到結局怎麼對得起以前浪費掉的時間呢!於是無論花費再多的時間與經歷都要看完。

還有寫日記這件事,覺得我都堅持寫這麼多篇了,那我一定要寫下去,但從來沒有爲如何提升質量去考慮,有的只是以前的數量。

那麼接下來要如何做呢?就是牛奶已經打翻了,就沒有必要爲它哭泣了。

就像,看到一個同伴把我的微信刪除了時,我會什麼懊惱,甚至有和他理論一翻的想法,這裏還是沉沒成本的想法,以前我們一起共事,不共事了你就把我微信刪除,你太沒有道德仁意了。其實呢!我覺得以前我們一起共事時間長,現在也還在一單位,沒必要刪除聯繫方式,但是,他辦事很果斷,沒有用了的人立馬就會刪除。他的這點雷厲風行的行爲需要我去學習。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留戀、不糾結,不爲打翻的牛奶哭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