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可學

近日發現自己進入一種萬物可學的狀態。

01

以前我喫完飯過半天才洗碗,炒紅菜薹都是用刀切,總覺得幹這些事好累好費時間。

上週我媽來住了幾天,我發現她幹起家務來特別利索,看起來毫不費勁。

看她在摘紅菜薹,我說用刀切多快。我媽說,“快是快,喫到嘴裏打渣,那有什麼喫頭,像我這樣剝着喫纔好喫,不信你今天試試”。事實證明確實嫩很多。

每次喫完飯,我說讓她先把碗放着,等下我來洗。她說,“那麼一點點事情還拖,一下子幹完多爽快”。

在我媽離開後,我自己準備炒紅菜薹和洗碗的時候,我想起我媽說過的話,我覺得還挺有道理。喫是喫進自己身體,前面圖省事,後面自己買單;事本不大,但一拖就大了。

想到這裏,我喫完飯立馬洗碗,炒紅菜薹也摘着喫。沒想到這麼多年的壞習慣,一朝被我媽收拾。

02

最近動了想做滷蛋和煎餅的心思,但自己對食材的認知還停留在柴米醬醋茶上,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昨天晚上逛超市,在經過食材區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在滷料、麪粉區站了很久。

我從這裏瞭解到一些常見的滷料,如八角、桂皮、月桂葉、草果、小茴香、山奈、豆蔻、丁香、火麻仁、芫荽籽,還可以邊看邊聞,這樣一下子全辨識清楚了,得來全不費功夫。還意外發現它們的名字都很文雅動聽,不禁感慨古人的文化底蘊,一枚小小的食材都叫得這麼清新脫俗。對比之下,我們現代人對文字的感知遲鈍多了。

進入麪粉區才知道種類的龐雜。像小麥粉、澱粉、糯米粉、粘米粉、自發粉、嫩肉粉、酥肉粉……看上面的介紹和對照自己喫過的食物,把它們的用途粗略地過了一遍。

小麥粉用作煎餅、包子、餃子,澱粉勾芡用的,糯米粉用作湯圓,粘米粉可做粘米粑,嫩肉粉裹豬肉用的,酥肉粉可炸雞柳……一下子全弄明白了。

不禁感嘆超市真是小白學生活的好地方!

03

前幾日福田區做了一場雲上音樂會,看見朋友圈有人分享,我就點進去看了。哪知道看不懂交響樂的我,最後看得熱血沸騰。後來還拉着先生跟我一起看。

我們兩個一邊看一邊激烈討論,從音樂會的現場佈置、攝影師的鏡頭運動、總控的調度、演奏者和指揮家的精神狀態、各種樂器的名稱,我們一一涉足。

要知道我們之前沒有任何觀看經驗,無意間填滿了這塊空白。比如我們知道了一場成功的音樂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認識了弦、木管、銅管、打擊和色彩樂器,區分了歐式、美式坐席。

不是這次偶然的機會,我們根本沒有機會接觸交響樂,更不會主動去了解它。但它來了,剛好我在,我就接住了。

04

前天中午炒藕片想加點蔥花,誰料冰箱裏沒貨了,但跑樓下買又要好久,只能將就。

這樣的事情常有,在犧牲最後一盤完美的清炒藕片後,我決定開始採納朋友的意見——在陽臺種點小蔥花。但我自己從沒種過,還好一打開手機,各種方法鋪天蓋地。

起早去菜市場挑一把帶土的鮮蔥,從根莖處剪開,把根種進花盆裏,澆點水,然後靜候它的成長。但忍不住時時去看它。想想以後一邊炒菜一邊順手掐掐,多好玩。

記得小時候家裏做飯都是燒柴火,我媽每次炒菜,快炒熟了,就喊我摘蔥花,“快點快點,糊了糊了”,我不得不放下動畫片,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向菜園,洗乾淨後交到我媽手上,我很生氣地說,“你爲什麼每次都叫我,不叫他(弟弟)!”

不經意間發現自己最近整個人處於一種開放的狀態,我可以包容吸納很多以前我看不見的東西,我現在可以從我媽身上學,從超市貨架上學,從音樂會上學,從朋友的建議上學。

但其實這些東西一直在那,時間也在那,只是我們不在意,所以我們看不見。記得王陽明曾說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人和物都有自己的磁場,同頻纔會共振。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有一個明顯的改變:我捨得爲生活花時間了。我評判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不是看它能不能給我帶來利益,而是看它能不能帶來內心的喜悅。

當我真正開始生活,我發現之前的自己到底有多麼閉塞,多麼狹隘,生活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可以學的,而這種由內而外的喜悅,並不比你今天多賺一點錢,少多少或廉價多少。

這個社會有人教我們賺錢,有人教我們理財,也有人教我們技能,但很少人教我們生活。可生活處處是學問,又處處是寶藏。

汪曾祺先生也曾勸告我們,“一個文藝工作者、一個作家、一個演員的口味最好雜一點,從北京的豆汁到廣東的龍蝨都嚐嚐;耳音要好一些,能多聽懂幾種方言,四川話、蘇州話、揚州話。否則,是個損失。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一個人生活的興趣廣一點,自己喜悅一點,“身在異鄉爲異客”的疏寂感也會慢慢消融。

我來深圳已有六年光陰,但這六年裏,我無時無刻不是以一個打工仔的身份活着。我不敢停下來,不敢享受生活,不敢把它當家,是因爲深圳不允許嗎?是因爲經濟不夠生存嗎?是有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嗎?不,都不是,是我的心態。

我越努力越對抗,生活越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反而當我放鬆下來,向生活敞開大門,生活也欣然朝我走來。

我試着慢慢脫去打工仔堅硬的殼,開始像每一個深圳人一樣,在這片土地上安然地生活,並且這種安然和我在故鄉時的自在慢慢重疊。他鄉亦故鄉,心有歸處。

——寫於2021年11月19日

作者簡介:秋青,90後寫作者,熱愛文學和寫作,已創作50萬字,多篇散文被地方官媒轉載。個人公衆號「秋青寫文」,記錄生活,尋找生命色彩,讓每個人都能從此汲取平靜的力量。現居深圳,從事文案策劃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