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根源》讀後(1)

《浪漫主義的根源》這本書源於以賽亞·伯林 1965 年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做的系列講座。他本想整理出一本關於浪漫主義的專著,但終未完成。於是講座的內容經整理被編成了這本書。書中保留了很多演講風格的表述,內容通俗流暢,當然同時難免也會有不嚴謹之處(伯林生前並不想將其出版,由於浪漫主義專著未完成,同意死後將其出版)。可以說,文風也相當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很難被精確定義,但在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的思潮確實發生了一些改變。以至於根植於啓蒙理性、秩序和公正原則的大革命,也被賦予了一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種構建說明啓蒙運動中的觀念不再那麼深入人心。

我們先還是迴歸到啓蒙,究竟什麼是啓蒙運動的核心觀念?

17 世紀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給了人類極大的信心,伏爾泰、狄德羅等人都受到牛頓的啓發,並將其思想傳播到歐洲大陸。在此基礎上,這一時期的主流觀念認爲:一切真問題都能得到解答,答案都能爲人所知,而且所有答案都是兼容的,不會發生衝突。18 世紀的各個思想家都試圖將牛頓在自然科學上使用的方法運用到人類社會中去,政治、倫理、認知、社會等領域,通通開始科學化。人們認爲「人該如何生活?」「何爲最優的政治制度?」「最高的善是什麼?」等問題都有確切的答案。而這些答案都存在於人的內心之外,因此是完美和諧的。所謂自然法的觀念,便是如此。連研究歷史也是爲了用來論證人應該如何過活,以便建立良好的社會,即歷史只是哲學的確證。

這就是啓蒙理性,法國大革命的依據。但其實在啓蒙運動中也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例如孟德斯鳩就研究了各個地方的制度和文化,得出了永恆和普適並非那麼確定,因地制宜更爲合理。休謨也用懷疑論找到了因果鏈的漏洞。但這些並沒有讓啓蒙運動偏離方向,大家已然走在科學決定論的路上。

而真正對啓蒙理性開炮的還得是德意志人。與當時的法國相比,德意志仍處於分裂中,文化也偏弱勢,一種自卑心理促使德意志人探尋另外的道路。路德宗的虔敬派就不那麼重視知識和儀式,而是推崇個人與上帝之間的單獨關係,強調個人的精神世界。這與希臘化時期哲學從公共轉向個人有點類似。伯林將其稱之爲「酸葡萄心理的宏大表述」:「如果你無法從這世上得到你渴望的東西,你就必須教會自己如何不想得到它。」雖然有將問題簡單化的嫌疑,但這種心態確實存在於每個人的想法中。我有時候也會如此,關鍵在於那些宏大的價值是否爲真,必須得經過許多思考,而不能簡單逃避。

這是浪漫主義的源頭,實際上是一種對現行秩序的反抗,希望能打破法國主流文化的虛僞,通過個人化的探索來充分實現自己的潛能,而不是把幸福寄託在對知識的追求和公共生活中。這之中有對身體的復歸,也有個人化和平民化的趨向,對於今天的我們,應該是不陌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