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根源》讀後(2)

世界,是內心生活夢想出來的一首詩。

在科學理性勃興的時代,反理性的暗流也在湧動,諸如顱相學、骨相學之類的「僞科學」也相當流行。哈曼將神話視爲人類用來表達大自然神祕感受的方式,通過藝術意象和象徵而非詞語來將人同自然的神祕性聯結起來。神祕主義也是浪漫主義的一個源頭。

18 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狂飆突進」運動強調個人行動的力量,在衝突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不被社會主流束縛,堅持自己的理念,哪怕離經叛道墮入邊緣。那些看上去不正常的人,反倒離上帝與真實更近。

哈曼的門徒赫爾德稱得上是浪漫主義之父(維柯比他更早,但不受時人重視)。他有幾個觀點:

表白主義(expressionism):人應當肆意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作者不再隱退於作品之後,而是現身對我們說話,作品帶有更多的個人色彩。

歸屬的觀點(notion of belonging):人充分表達可以創造一個世界,由此,不同的人都生活在自身所創造的不同世界中,個體於是歸屬於某個羣體,也在不斷尋找自己的歸屬。民族的概念也就此逐漸成型。

在這兩點之上。一種歷史主義開始浮現,也即若要研究某個時期、某個地區的政治制度、藝術作品等事物,必須先了解他們所在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俗,而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永恆的價值。丹納的《藝術哲學》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種想法與世界主義、普世價值爭鋒相對。

由此也導出了赫爾德的第三個觀點:真正的理想之間互不相容,不可調和,應當尊重每一種價值。在這個意義上,赫爾德是尚古主義的始作俑者,他們對古老的地方特色很好奇,希望各處的文化儘量保持原始的狀態,希望多元的本土性能抵擋全球化和標準化的侵襲。也許可以說,人類學也帶有這種浪漫主義的色彩。

康德是一個推崇理性的人,但他與浪漫主義也有關係,主要反映在他對自由意志的推崇上。儘管康德認爲道德是外在、絕對的,但它之所以有價值是由人的選擇而非其固有性質所決定。人可以選擇信奉某種價值或不信奉某種價值,正是這種選擇的空間讓自由意志存在,也讓價值變得更爲珍貴。這種反決定論是康德與其他啓蒙思想家的重要差異,也爲之後的唯意志論拉開了大幕。

弗雷德里希·席勒繼承了康德對自由和意志的看法,並將其推向更遠的地方。他將啓蒙理性中的正確答案視爲對人的束縛,而掙脫這種束縛、模塑,按意志去生活才讓人成爲真正的人。而真正的悲劇性則在於對壓迫的反抗,如拉奧孔並不逃跑,反而反抗神;美狄亞違抗母性本能和對孩子的愛,用慘烈的方式報復伊阿宋。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反叛重於道德的新觀念。浪漫主義者對於宏觀共同體的構建和普遍秩序興趣不大,更關心個人價值與信念的實現。伯林在這裏舉了個宗教戰爭的例子,過去對於敵方異教徒是完全否定的,而現在雖然仍不贊同對方的信仰,但會讚賞、欽佩其爲信仰而付出一切的真誠與崇高。這說明原先統一普遍的價值已經崩塌,逐漸進入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而此時出現的悲劇作品,大多也表現爲價值理念衝突難以避免,與古典悲劇有很大不同。這些今天的我們都深有體會,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作品中,不少反派都被塑造得極具魅力,而更高的道德價值被懸置。這就是一種「偉大罪人」。

席勒將人類劃分爲三個階段,其中第三個理想階段要通過藝術來實現,藝術是一種遊戲的形式。如果人要解放自身就要學會「遊戲的驅動」(Spieltrieb),保持玩家的心態,自己制定遊戲規則。也就是說,人的理想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髮明的。但不同的遊戲如何協調?席勒的想法與康德類似,即人類若能瞭解自身和自由,體會藝術創造的欣喜,就足以和睦相處。當然這種烏托邦式的想法過於簡單,今天的我們並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費希特同樣是康德思想的發揚者。他推崇自由的行動和創造,而知識只是實現這種行動的工具。由此導出,周圍事物皆是由我們所創造的唯心論觀點:「不是因爲食物擺在手邊我纔想到喫它;而是因爲我餓了,那樣東西才變成了食物。」這背後發揮作用的是一種普遍精神,單個人的精神並不完美,共有的精神則是完美的。在這個基礎上,費希特同樣發揚了赫爾德關於歸屬的理論,他認爲個體屬於某個大於個體的東西,並將其落到德意志民族上,成爲一個狂熱的德意志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甚至要將頹廢的拉丁民族納入到德意志的結構中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