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2

在序言部分,我們會看見無論自己人生的命如何,運氣如何,最終依靠着的,一定是自己。

作者吳軍老師在開端,就已經讓我們從更宏觀的角度看見了人生的整條線路。如此以來,我們會因爲這樣的視角,對很多事情,多一些理解,包容以及接納。世界的盡頭在哪,我們可以一生都無法走完,但至少,人生盡頭的風景,我們應該有更爲合適的方法,去探尋,去看見。

第一部分: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人生是一條河

如果人生是一條河,莫扎特就是那條既有寬度,又有長度,還足夠有深度的長河。爲什麼會如此?儘管他的一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輝煌,但他卻爲整個世界留下來足夠的影響。這便是他的力量。

他的受衆從來沒有太多,但是音樂又深度,對人們的影響綿長持久。時代越久,那種崎嶇蜿蜒的長河會持續,不會斷流。

而相比莫扎特,同樣有影響力的邁克傑克遜,就好像一條很寬卻比較淺、比較短的河流。流行的時間是有限的,被人們記住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甚至是很多年後,會變得無人知曉。

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人,詮釋了影響力的根本。

那麼在影響力背後最大的價值又是什麼呢?那便是幸福感和滿足感的來源之一。

人和其他任何物種一樣,都負擔着傳承基因的使命,因此人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過基因一代代延續時,會不自覺地展開會心的微笑。當我們得知自己的所作所爲給世界帶來了或多或少的正向影響時,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高興。

如此以來,我們可以看得到,顯然莫扎特雖然生前並未看得見現狀,而去世之後留下的遺產卻成爲了世代人們的敬仰。

假如在我們的面前一道選擇題,讓我們根據自己想成爲的人做出對標,其中只有莫扎特和邁克傑克遜,我們會選哪一位呢?雖然這個選擇題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內心會知道,自己爲什麼要選擇那一位。

莫扎特的心態則是:每天都平平靜靜地寫他的曲子、演奏、音樂,如此而已。

認認真真做好我們認爲有意義的事情,或許很多年後我們已不再做那些事情,而仍有很多人的生活或生命體驗因爲我們曾經的成果而發生改變時,那時的我們,是幸福的。我們人生的長河,流動性更強,給予大地的滋潤越持久,甚至是養活一批開在河邊的青草。

不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付出足夠的努力,把注意力放到最該關注的事情上面。因爲世界從來不欠我們什麼。

每個人的出生環境,家庭條件,都是截然不同的。有人含着金鑰匙出生,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已經坐擁榮華富貴,而有的人,可能睜開眼,就已經卷入了貧窮的龍捲風裏,不知何時能擺脫這場看似的不公。

在資源面前,條件會讓我們看到不公平的待遇,因爲這將決定我們的努力成效。可是,如果我們最終只能陷入這樣的想法之中,久久掙扎是否要走一條捷徑去改變命運的話,那麼始終我們都只能活在世界欠我們的意識中,

其實,所有的不公,都只是我們內心的不公。現實中看似的不公本身與成功沒有必須的關係,因爲當出書貧寒的人因後天持續正確的努力,有一天也會爬上金字塔的上面,而這個金字塔,一定是適合你所處環境中,背後價值之上的金字塔。

除此以外,我們也必須要認清社會的階層之分。凡事的發生必定有其中的道理,我們所能夠做的不是用“逆襲心理”解決自己的心態,而是要看到安然踏實的最終價值。當別人已經比你厲害的時候,當別人已經比你擁有更多的時候,你可以換一種方式,讓自己也擁有的更多。

這個世界沒有欠你什麼,所以也不用懷疑。

以上即第一部分裏的前兩個小主題,分別是幸福時目的,成功是手段,以及,這個世界不欠你什麼。兩個主題裏,讓我們很明顯的看見了幸福的本質。我們過往的追求,是幸福的追求嗎?假如不是,我們又該如何調整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