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到進化終點?

科技,是我們存於世間的註腳,離開之後的延續


《科技簡史》用大歷史觀審視科技與人類的關係

人類已到進化終點?


書名:《科技簡史》

作者:[意]弗朗切斯科·帕裏西

出版:臺海出版社

出品:酷威文化


在查理·布魯克創作的英劇《黑鏡》的第一季第三集中,男主角同他所處社會的所有人一樣,配備了一種特殊裝置:該裝置能將眼睛和大腦進行生物機械連接,使他得以重新看見以第一人稱視角經歷過的生活片段。由於這項技術的內化,男主角增強了自己的感知和認知能力。

電視劇中提出的隱喻,可以很好地代表本書中討論並捍衛的想法:技術並不是一個簡單影響人們生活的複雜存在。在某些情況下,它還可以成爲一個智人認知的構成部分,如大腦、心臟和手。

智人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毫無專長的動物,因此必須通過對周圍環境的強烈干預,來保障自己的生存。

讓我們想一想:我們的牙齒根本談不上鋒利;雙足行走使得我們不能像其他哺乳動物那樣跑得飛快,游泳也是不盡如人意;雖然我們的視力還不錯,但如果一隻鷹或者一隻貓有人類這樣的視力,那只有死路一條;我們的肌肉力量貌似不賴,但和黑猩猩比就太可笑了;最後,嗅覺對於我們的作用更像是享受生活樂趣,而不是爲了生存。

簡而言之,我們本身一無所長,除非我們討論另一個層面的特長,即不涉及身體而着眼於在人體外部產生的能力——技術。把身體不足用技術能力抵消掉。

因此,技術能力不應該被視爲一種邊緣現象,而應該是我們人類物種進化的關鍵。這是古人類學家安德烈·勒羅伊-古漢(André Leroi-Gourhan)提出的衆多論點之一。

在《進化與技術》一書中,這位法國學者奠定了一些理論基礎,並在二十年後的著作《手勢與語言》中進行了完善。

作者提出:技術進化和生物進化之間強烈的並行性。

人類智能進化的解釋不能從大腦開始,而應該從雙腳開始:通過建立嚴格的身體結構優先級,人類的進化始於雙足行走姿勢的出現。而大腦只是身體的“租客”。

作者將一種從猴屬中分離出來的生物(即人類)分爲三個類別:古人類、舊人類和新人類,並對這三者進行了嚴格的解剖學比較研究。

顱骨結構的變化產生了一系列影響,這些影響在智人(新人類的唯一例子,智人中的一支克羅馬儂人留下了最古老的化石遺蹟)中導致了幾乎徹底的大腦進化。

從純解剖學角度來看,這種進化已經到達一個實際上無法逾越的結構極限。在“皮層扇”打開之後,大腦克服了空間屏障,從而獲得了當前的容量和組織結構:這是新人類獨有的經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意味着我們不會再進化了。

正是勒羅伊-古漢本人對這一觀點背後蘊藏的含義提出了質疑:

考慮到這些基本特性(垂直姿勢、手、工具、語言),人類這個裝置也許早在一百萬年前就已經到達了進化的頂點。當然,細微的改變還可能發生。

但人類進化的軌跡是否有可能延長?接着會發生什麼?

勒羅伊-古漢認爲,技術似乎完全外部化了,並在某種意義上獨立了。甚至還將有機體解放出來,以獲得不同種類的性能。

就像兩足行走解放了雙手一樣,技術釋放了新的潛能。

1940年,德國哲學家阿爾諾德·蓋倫(Arnold Gehlen)提出了一個類似的解讀:“人必須用工具和自身行動爲自己尋求豁免,也就是說,將其生存的不足條件轉化爲有利於生存的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工具更應被理解爲認知裝置,而不是物理裝置和輔助物。

人類所有的高級功能,不僅包括在所有智力和道德生活領域的,也包括在運動和操作磨鍊領域的,之所以獲得發展,都是由於建立了穩定和基本的習慣,豁免並釋放了原本用於發起、嘗試、控制的能量,以使其獲得更高種類的性能。

我們將自己從環境中提升了出來,爲技術世界打開了大門。

蓋倫在1957年發表的作品是在之前作品《人》中所提到的理論背景下成形的,因此肯定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而二戰又是一次極具戲劇衝突、由技術發展所決定的大事件。

他提出了三種能用工具替代身體和認知的有機功能的方法:它們能夠替代(sostituire)、增強(potenziare)或促進(agevolare)個體的美學功能。

增強功能又分爲強化(intensificazione)和融合(integrazione),我們可以用武器爲例來闡明這些概念:石頭和棍子是強化媒介(量的增加),投擲武器和最現代的火器則是融合媒介(質的增加)。

這位哲學家認爲這是人類對環境實行豁免態度的必然結果。

實際上人類正試圖給所有隨機的和不可預測的事件——從氣候的惡劣變化,到畸形嬰兒的出生——賦予一種秩序和意義,一直嘗試通過各種計策來“穩定世界的節奏”。

因此,巫術和集體儀式可能是同樣控制衝動的非理性解決方式,這種衝動也制約着技術進步。

蓋倫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具有啓示性的例子。人在宇宙秩序和規律性中,發現了一種個人和虛構的秩序的保證。

人在自然中理解,然後又與自然分離。因此最初與環境的共存只是其走向控制環境的一個階段。所以,爲了行使更大的控制權,能夠增加人類調控範圍的工具變得必不可少,人類花費的精力也因此越來越少。

這就好像身體沒有將皮膚視爲限制,而是穿過皮膚延伸到外部世界。


推薦閱讀


編輯推薦

★認知科學專家力作,洞見科技底層邏輯。

作者弗朗切斯科·帕裏西博士是國際知名認知科學專家,擁有廣泛影響力。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媒體理論、攝影的哲學、認知的生成和體現理論,都是些看上去比較冷門,但卻非常有趣、有效、有用的學科。曾獲2009科迪斯科認知研究獎。現任教於墨西拿大學(University of Messina)。《科技簡史》是其代表作,誓在探究科學技術發展的底層邏輯,一問世便引發業界、媒體、大衆熱議,好評不斷。

★打破學科邊界,在碎片化時代,重拾系統、綜合性知識。

本書不同於一般科技史相關圖書,沒有刻板地線性論述,而是融合了認知科學、認知考古學、美學、技術哲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用大歷史觀審視科技與人類的關係,多角度分析兩者間的相互塑造和影響。尤其適用於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能幫助讀者認清科技的真正面貌,並更好地與科技世界相處。

人類的認知往往受限於身體感知,所在時空。當我們通過科技觀察並改造這個世界時,對於世界來說,我們與科技也就沒有了距離,科技就是我們。


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科技世界,當我們爲科技的便利和不便誇獎或抱怨時,當我們談論智能手機、電視和電腦時,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我們由猿人進化到智人,學會使用工具,利用工具開拓視野,改造生活,認識世界。然而,技術僅僅意味着一種工具嗎?

不,它遠比我們想象的更重要,它是我們自身存在意義的一種映射,是我們存在於世間的註腳,並且燭照了人類文明演化的歷史。

這本書不是列舉某些具體科技的作用,而是試圖通過鮮明的案例研究,來展示技術之於人類的意義,或者說其對我們身體和認知的影響。書中融合了認知科學、認知考古學、美學、技術哲學、生物學等學科,多角度分析科技和人類之間的相互塑造和影響,試圖理清科技與人類關係的發展歷程、重大脈絡,漂亮地回答了“我們與技術之間的關係是如何構建的”。科學技術並不是最近出現的,不是全球化世界專有的,技術從最開始就與我們人類密切相關。我們觀照科學技術的緣起、現狀和未來,就是觀照人類進化的歷程、文明發展的歷史。


作者簡介

[意]弗朗切斯科·帕裏西:認知科學博士,墨西拿大學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有認知的生成和體現理論、媒體理論、攝影哲學。採用基於跨學科方法的認知主義視角,研究技術和經驗之間的關係,曾獲2009年科迪斯科認知研究獎。已出版多部相關著作,並著有多篇有關科學認知的文章。


譯者簡介

周婷: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大學意大利語專業,現居羅馬。從事記者、編輯、翻譯工作,先後就職於體壇傳媒、《歐洲時報》,爲《世界博覽》等雜誌撰稿。擅長曆史、藝術、體育類翻譯,譯作有《國際殘奧會紀事——跳躍健將》《羅馬城堡區》《世界藝術史——古代地中海與歐洲》《世界藝術史——史前至古埃及》。


精彩點評

也許大家還沒有意識到,但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是由數字系統、3d 打印、人工智能應用以及區塊鏈所驅動的革命,而我們正置身其中。這本書所圍繞的主題正體現了這一切:科技如何影響並在某種意義上塑造我們的生活。

——《意大利晚郵報》

這本書向我們解釋了人類和科技現在如何以一種完美的互惠關係共存。

——《都靈郵報》

作者弗朗切斯科·帕裏西博士通過多學科視角,尋求一種將不同研究領域的思考整合在一起,並進行相互對話的方法。他爲我們提供了一本科技與生態媒介理論的指南,這本書將其話語構建到一個交叉點上,這個點包括了我們的身體、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時時處處的科技成果,以及由此開始創造的環境。科技成爲我們存在的延伸。

——《24小時太陽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