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通俗演義】再說孟子不講邏輯——語言的跳躍性

八年級上《孟子三章》裏的辯論邏輯,有許多地方仔細思考起來都覺得不通,前後語句的邏輯銜接非常生硬,給人的感覺是孟子說話,中間會動不動丟幾個句子,我曾懷疑是不是後人傳抄時候抄漏了,或者是孟子弟子當時在記錄老師語錄的時候,打字速度太慢沒跟上,漏掉了句子,畢竟按孟子那小火爆脾氣,他老人家說話語速一定是很快很激動的,當時電腦也不發達,要用小刀在竹片上刻着才能記錄,敲鍵盤的速度怎麼也跟不上老師罵人的速度啊。

比如說: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個核心句與前面是不是明顯沒有邏輯關聯,明顯感覺依前面的三個“不以”來推應該有一句“當以......”怎麼可能突然就跳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句話上呢?這裏完全應該加一句“當以人和也,人和者,道也”。這樣一來是不是順溜多了: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而當以人和也,人和者,道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的語言,跳躍了。或許是,大家都懂,我就不囉嗦了。是不是說話語境太熟,不需要那麼連貫而聽的人也不覺得有違和之感呢?

再比如說: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一段裏至少有兩處語言跳躍、丟漏句子的現象:

其一:孟子面對景春列舉的張儀之流說是大丈夫的觀點很是不認同,於是反駁:“我呸!你這怎麼能是大丈夫呢?你沒學過禮嗎,你成年儀式上你爸沒教過你嗎?”然後,然後話題就轉了,接着竟然直接轉到了“女子之嫁”上,顯然是孟子要打比喻做比較了,可是我們卻全然地玩不轉了,這話明明還沒說完呢,怎麼就轉到女子出嫁上了呢?你要是轉也得說一聲,做個銜接吧?你會發現孟子從來不做邏輯銜接,好像他老人家不屑於這種廢話。便我們總覺得少了句話,“父命之”後面應該有“父命”的內容:男子成年了,要有自己的志向和節操啊!——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汝今及冠,當立大志也,切不可學女子也。這樣再接着舉出反面例子: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這樣是不是通順多了呢?

即: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汝今及冠,當立大志也,切不可學女子也;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

其二:在孟子舉出反例“妾婦之道”以明景春所舉之人非真大丈夫,之後自然就要說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丈夫了,但此處句子銜接又給人一種不連貫的感覺:

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之後是不是應當有一句過渡:“而真大丈夫者,當”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先明確大丈夫的原則,再強調要堅守,最後面對種種誘惑、壓力更要堅定,這纔是大丈夫。

還有一例: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一句中,顯然在“而後喻”處與後面“入則....”極不連貫,中間少了一句:而後舉於朝。即,一個人在受過種種困苦奮發之後,被人瞭解,被人瞭解後,被舉到朝廷,從而擔當國家大任。這樣正好論證了“磨難真好、感謝磨難”這個主題——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滿腹才華!

顯然加上一句還不行,因爲和下一句怎麼都聯繫不到一起,語言又跳躍了: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

顯然,孟子話題又轉了,前面整個談的是個人的成長問題,而這一句一下子轉到了國家問題,即由個人類推到國家。一個人要經受磨難才能成長,才能得大任,那麼一個國家呢?也要經歷磨難纔行啊,國家太順了也會完的!(孟子的這個邏輯好感人啊)

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輔助治國的賢士,外部要是沒有實力差不多的國家作外患侵擾,一般都不行。

話說回來就是:一個國家內部要有能人賢士輔助,外部要有實力差不多外患侵擾,這樣國家纔會發展得更好。

可是我們來叫真一下:孟子你這話不對吧,按你這邏輯,感謝磨難,不應該是國家內無能人賢士、外有敵國外患,這樣內憂外患,不是更有利於國家麼???

冒犯了!

語言的跳躍性,應當是古人常見的語言現象,對於初中生而言,理解起來常常是一大阻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