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的枪声》:世界很大,而我很无知(三)

辛亥年的枪声
李舫/主编

《辛亥年的枪声》是《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存》收录的散文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李舫主编。

《观天下》简介:《观天下》延揽天下有识之士,集纳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名篇,以“观”与“天下”之间的动静、起承、转合,接续文脉。这些文章按照主题分为4卷,无论是观人文、观历史、观世事、观山水,均厚积薄发,有所创见。他们的散文,风格迥异,各有妙趣,纵横浩荡地连接起新世纪以来色彩缤纷的散文长廊,铸就了新世纪以来的散文高地。

读完这本书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世界很大,而我很无知。一字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历史等的博大精深,且气势磅礴,而我不过沧海一粟之亿万分之一罢了。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7、1942年深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老朋友,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夫妇特意从重庆来到李庄看望他们。见到病重得脸色苍白、颧骨高耸的林徽因,美国朋友说:“依我所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他们动员梁林夫妇去美国发展,说美国各方面条件都优越,他们的才华更能得到施展,林徽因的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林徽因微笑着,婉言谢绝了。她说:“中国南方的居民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我有个设想,等身体好起来的时候,要对江南民居做一番详细的考察。”美国朋友离开的时候说:“我明白了,你的事业在中国,你的根也在中国。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

——刘裕国《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8、毕业十几年后,有一次在北大西门外遇到了吴先生,他似乎老了许多,但目光依然锐利。我说:吴先生,我是军艺文学系毕业的莫言,我听过您的课。

他说:噢。

我说:我听您讲庄子的《秋水》《马蹄》,很受启发,写了一篇小说,叫《秋水》,写了一篇散文,叫《马蹄》。

他说:噢。

我说:我曾在刻蜡纸时,故意把“月题”解释成“马的眼镜”,这事您还记得吗?

此时,正有一少妇牵着一只小狗从旁边经过,那小狗身上穿着一件鲜艳毛绒衣。吴先生突然响亮地说:“狗穿毛衣寻常事,马戴眼镜又何妨?”

——莫言《马的眼镜》

9、软骨头,指的不是骨头,是怯懦的心。怯懦有天生的,也有迫于无奈的,俗话叫示弱。

汉代的和亲政策是大国的屈辱之举,是用美女换和平,是礼仪之邦向野性的引弓之国示弱。这段辛酸和无奈的历史持续了大约150年,具体的时间节点是,从公元前200年“平城之围”,到……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0、想用囚犯的演说打动审讯者,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林觉民的灼灼目光与慷慨陈词还是震撼了在座的清军水师提督李准。世界形势、清朝的朽败、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林觉民血脉偾张,嗓门嘶哑,激烈的镣铐震得当啷啷地响。……

大清王朝呼啦啦如大厦将倾,蝼蚁般的草民茫然如痴,革命者铤而走险,拳拳之心谁人能解?林觉民一时悲愤难遏,一把扯开了衣襟,挥拳将胸部擂得嘭嘭地响。一口痰涌了上来,林觉民大咳一声含在口中而不肯唾到地上。……

侠肝义胆的一个标志就是随时可以赴死。这种人往往不再儿女情长。真正的大侠只能独往独来;如果后面跟着一个女人,一步三回头是要坏事的。缠缠绵绵只能消磨意志,多少英雄陷入温柔乡半途而废。英雄手中的长剑,一方面是格杀敌手,另一方面是挥断自己的情丝。儿女情长是柳永、张生、梁山伯或者贾宝玉们故事,与行走在刀尖上的革命者离得很远。……

——南帆《辛亥年的枪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