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人为什么会近视?》

到底为什么近视?


首先来说结论:占比最大多数的近视,是在眼球的发育期接受的户外光照不足导致的。


玩1个小时手机、看2个小时电视和室内阅读3小时,都只和视觉疲劳有关,而视觉疲劳并不直接导致近视。如果你能准确理解上面这个结论,就会知道,很多家长和老师在保护视力上都做错了。


其实科学界一直在寻找近视形成的原因,最近50年以来,对答案的追寻有一条演变路径:


最初是认为,受教育水平和近视相关。


当前,全球近视集中在东亚,中日韩是领头羊。而中日韩并不是一直高比例近视的,在1950年代之前,年轻人近视比例还维持在20%-40%。此后一路飙升,到今天已经超过80%了。如此短时间的剧变,可以说明一件事,绝大部分的近视不是基因造成的,因为全体人群的基因突变不可能在五六十年间出现。


人们找到的第一个和近视相关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但这个规律只在东亚成立。也就是,高中毕业的近视率比初中要高,而又比大学毕业的要低,近视率最高的就是博士学位的人群。两者的相关系数甚至超过90%。而欧洲、中亚、美洲却没有出现这样的高相关,学历和近视比例的相关系数只有20%-30%。这个值就说明,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当原因聚焦在东亚的教育后,科学家们猜测,近视可能是东亚教育模式下的用眼习惯导致的。其中一个推测就认为:东亚教育集中在书本上。眼睛本来是一个适应于十几厘米到十几米远聚焦的视觉工具,但现在却十年如一日地盯着几十厘米远的书本,为了能更轻易的看清近处的东西,眼球的调节模式就倾向于拉长眼轴,而眼轴不断拉长的结果就是近视。



这个假说大约诞生于1980年代。虽然已经不是今天科学界的共识了,但这个观点却依然影响着很多父母和老师。下面这些说法你一定很熟悉,它们都是错的:


(1)学习一小时,望一望窗外远方的树木;

(2)别玩儿手机了,毁眼睛;

(3)孩子不能看电视,伤眼睛。


这些说法都是基于这个80年代的假设出现的。但实际上,这个假说在今天已经被抛弃了。于是,伴随着这个假说的建议也都一并过时了。


在随机统计中,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高相关因素,这个因素不论在东亚还是在欧美都普遍适用,就是户外运动时间的长短,尤其是低年龄段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对视力影响最为显著。



最初找到的时间门槛是每天2小时户外运动。只要超过这个门槛,近视的发病率就很低。


在一些对6-7岁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统计中,悉尼的白人孩子,时长是每周21个小时;东亚血统、也生活在悉尼的孩子,刚刚迈过门槛,每周14小时;广州地区的中国儿童,平均每周只有5个小时。


最近10年中国大城市里,“鸡娃”是一个大趋势,家长恨不得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学完小学4年级以前所有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至少先把孩子的眼睛牺牲了。最近出台的禁止课外补习的政策,也很大程度上给“幼儿园小学化”刹了车,有利于孩子的视力。


人的眼轴因什么而拉长?


虽然最高的相关因素找到了,但问题还没有结束,户外活动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哪个因素避免了近视呢?身体的代谢率?心肺功能?肌肉的压力信号?


其实都不是,答案是户外光。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孩子到了室外什么都不做,只坐下东看西看,就已经可以有效防止近视了。


那你说,日光灯不也一样模拟了户外光吗?不行的,因为两者的光照强度差别巨大。


比如,在烈日炎炎的中午,你走在大街上,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过街天桥可以遮蔽太阳,那个过街天桥形成的黑色阴影区域里的光照强度,都要比家里的日光灯管强好几倍。


一般来说,在晴朗的夏日中午,室外光的强度大约在6-10万流明,普通的阴天大约也能到几千到一万流明,而亮堂堂的室内光线大约只有几百流明。哪怕是看着刺眼的LED灯,也只有1000-2000流明。很多把大屏幕电视当作专门往孩子眼球里射小刀子的父母可能不知道,那个屏幕的光强度很难超过300流明,还不足夏日树荫下1/20。


而对近视有预防作用的光强度,要求1万流明以上。所以无论室内多么明亮,也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为什么强光可以预防近视?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光足够强就有预防近视的效果呢?这就和阳光与人们神经系统的互动有关了。


“眼睛看到阳光”这件事听上去普通,但却是保证一个人情绪是否正常、是否容易患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因为阳光能刺激血清素的生成,而血清素的浓度又是抑郁症最重要的指标。除了刺激血清素的产生之外,阳光还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视杆细胞被强光照射后,也会释放多巴胺在视网膜上,而视网膜多巴胺是眼球生长发育、细胞死亡等活动的关键信号。


当视网膜多巴胺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眼轴就会开始拉长。而眼轴不断的拉长,就对应着近视度数不断的增加。而在户外光的强度下,眼轴继续拉长的信号会随着多巴胺浓度的提升而消失,于是人也就不会近视,或者近视度数不会增加。


那阳光中哪个波段的光对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起主导作用呢?其实,可见光波段都有效果,紫外光区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几十年前说的,“看绿色可以预防近视”,其实也是错的。


视觉疲劳会导致近视吗?


我们通常认为,用眼多了、视觉疲劳会造成近视。但其实,玩手机、看电视、看书几个小时造成的,只是视觉疲劳。视觉疲劳和近视的相关性并不高。家长和老师所谓的“用眼过度”,和真正的用眼过度导致视力损伤差得相当远。


真正的用眼过度是什么样的呢?


我举个例子,职业射击运动员有很多就是这样的“工伤”。比如十米气步枪比赛,挑战的是一个什么任务呢?就相当于两辆私家车前后停好后,第一辆车头到第二辆车尾的距离,射中一只苍蝇。那些运动员从十几岁开始,每天十个小时,只用一只眼紧盯住这个狭窄的区域,盯上十多年。这样的用眼强度才会导致视力损伤。所以别看他们都是神枪手,但许海峰的裸眼视力只有0.1,也就是视力表上,最顶上那个大E他也是看不清的。


换句话说,中小学生玩手机、看电视容易近视的原因,不在于看电视和玩手机本身,而在于本来就在教室里困了7个小时,又在家里写了3个小时作业,终于能出去玩了,外面天也黑了,拿起手机玩一玩是他们最低成本的放松活动了。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哪怕终于有时间在太阳还没落山前写完了作业,他们也懒得出去了,于是继续玩手机、看电视。


所以,尽管玩手机、看电视对视力没有直接损害,但为了避免室内娱乐习惯的养成,我还是支持父母让孩子出去玩儿,哪怕带着手机出去打游戏,也是对眼睛有好处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