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日记 | 如何穿越不适区? 01 02 03 04 05 06

01

最近发现,我越来越敢于面对冲突了。

在跟家人/伙伴/其他人发生意见分歧,一方或双方产生强烈情绪时,我的处理方式,不是沉默避开,也不是激烈对抗,而是直面冲突,看见真实的对方、表达真实的自己,把双方的想法、情绪和诉求梳理清楚,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那种感觉,像什么一样呢?

就像面对席卷而来的一团风暴,不是仓皇逃开,也不是徒劳呼号,而是主动走进风暴之眼,去看见它、看清它。

这时候会发现,风暴没那么可怕了——恰恰相反,待在风暴中心时,会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宁静,舒适,自在。

02

这让我联想起一场教练对话。

我跟教练说,我感觉到自己内心有团巨大的不安、混乱。

那种感觉,仿佛内在有团漆黑的浓雾,暗暗在操纵我的言行。

我想快点消除它,这样我就能收获一个稳定、松弛的内在空间了。

在讨论中,教练给我反馈说:你有天生的好奇心,这是最最宝贵的。

这让我想起曾看过一个实验,说子弹击穿苹果时,一开始苹果只会留下中间一个孔,过后才慢慢裂开。

我想,好奇心于我而言,就是击穿浓雾的那颗子弹,让我得以站到浓雾中央,让觉察之光由内而外照射出来,让浓雾慢慢裂开。

被浓雾包裹在中央的我,不再恐惧不安,不再想要逃离,反而感受到一份安定自在。

就像被一张黑色的、柔软的毯子包裹,温暖舒适,想要沉沉睡去。

03

此后,每次我觉察到内在不安时,我都会想到这张毯子,想起这份被包裹的、温暖舒适的感觉。

然后,那份不安就转化了——转化成安定,自在。

这是内在练习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对于不适的感觉,你越是排斥、对抗,越是徒劳无功;你越是接纳、欢迎,它越快发生转化。

所以呢,我对于冲突的感受,经由这些切肤体验,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从排斥,到接纳,到欢迎,到庆祝。

庆祝它的出现,让我(以及相关当事人)又有机会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在这份有力的映照中,内在的突破,就此发生;相互的了解,就此加深。

个人成长、团队成长,都离不开这种冲突与碰撞。

一团和气的氛围,或许只意味着,一直待在舒适区而已。

04

最近接触到一个新概念:举禅。

习练方式很简单,就是把双手举过头顶······持续一小时以上。

看到一位教练同学分享自己的举禅体验后,我迫不及待开始尝试。

第一次举了17分钟——中间变换过数种姿势:高举,斜举,交叉举,以缓解手臂的不适。

最后,在一阵剧烈的酸麻攻击中,败下阵来。

手放下后,身心都出现了剧烈反应:情绪从兴致勃勃变得恹恹无力;腹部疼痛,胃部痉挛,有种恶心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产生了巨大好奇,于是此后又练习几次,每次控制时间在15分钟以内。

过程中密切观察自己的感受,发现不适感越来越少了,甚至在意犹未尽的时候,练习就结束了。

更有趣的是,我越来越体会到小伙伴分享的那种,穿越不适区后的“身心通达”感了。

05

那位伙伴的文字很有禅意,请允许我引用一段:

将手举过头顶,五分钟的时候手臂开始酸痛。挺过五分钟后,就可以再挺半小时,然后又迎来一轮很深的煎熬······

在举禅的过程中,通过跟随自己的呼吸,慢慢就会忘记疼痛,这是观呼吸。

或者你可以去看着这个痛,体会它有多强,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是观感受。

我选择的方式,是试着去放松,找到那个韵律感去让身体进入舞动的状态,便可和疼痛共处。

所有这些方法,唯一的目的就是放下头脑,不对抗,进入到一种全然感知当下的状态。

无论是观呼吸、观感受、舞动,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是消失的,因为时间只存在于思想和观念里······

穿越是层层递进的,一个半小时的举禅后,发现身体变得通达有灵力。

当经历起起伏伏,有越来越多的练习,然后成长到一个阶段,对于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感受,悲怒哀惧,身体会警觉,但头脑会放松。

我们学会了和痛苦共处。

那些悲和痛让我们体会到,生命变得更加丰富了。

06

身体警觉,头脑放松,与痛苦共处。

关于“如何穿越不适区”,还有比这更加精炼的方法论吗?

我暂时想不到了。

不过,我想要再提炼一下方法论背后的心法,两个词而已:

好奇,庆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