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酒鬼」的畫裏,逛遍巴黎18區

蒙馬特高地,

位於法國巴黎最具爭議的18區。

據說通往聖心大教堂的路上,

到處都能看見往遊客手上栓繩訛錢,

或者擺攤賭博拉人入局的騙子。

許多旅遊攻略提到這裏,

都會說「毒品氾濫犯罪率高」,

能不去儘量不去。

而100年前的蒙馬特,

卻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

聚在一起追逐夢想的地方。

那些擁有飽滿熱情的年輕人,

在這座城市揮灑着浪漫、才華和野心。

街角隨便一間不起眼的咖啡店,

也許都曾經見證過,

梵高或畢加索靈感的誕生。

和這些背井離鄉的追夢人不同,

法國畫家莫里斯 · 鬱特里羅,

Maurice Utrillo,

AKA「巴黎之子」,

是地地道道的蒙馬特本地人。

他在這裏出生在這裏長大,

花了一生時間,

描繪這裏的每一條街巷。

其實鬱特里羅小時候,

並沒有表現出藝術方面的興趣和才華。

18歲時因爲嚴重酗酒住進醫院。

纔在母親的引導下開始嘗試畫畫。

沒想到他一畫就畫成了大師,

晚年還獲得了巴黎市政府頒發的,

榮譽市民金獎。

標準的「浪子回頭金不換」,

是完全不用添油加醋,

就能直接寫進心靈雞湯裏的情節。

可實際上鬱特里羅年紀輕輕,

就走上邪路成爲「浪子」,

並不是他自己願意,

完全是被親人們給坑了。

親媽懷他的時候不到18歲,

搞不清孩子父親是誰,

就稀裏糊塗的生了下來。

生完後也不耽誤,

把兒子往鄉下他外婆那兒一送,

就繼續談戀愛搞事業去了。

外婆也是個妙人,

什麼隔代親在她這根本不存在,

爲了讓外孫安安靜靜不鬧騰,

老太太三天兩頭往他湯裏倒酒。

搞得外孫小小年紀,

連酒櫃都夠不着就成了酒鬼。

當媽的一看這還了得,

趕緊把兒子接回了身邊。

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因爲沒人站出來認領「生父」頭銜,

孩子之前一直跟着媽姓,

「私生子」的身份在人多嘴雜的城裏,

難免會被人指指點點。

可憐的老 母親只好四處求人,

終於有個姓「鬱特里羅」的西班牙畫家,

願意出手相助接下這個盤。

於是這個沒名沒分的倒黴孩子,

長到8歲終於有了正式的身份姓氏,

成爲了「鬱特里羅」完全形態。

但是這個假爸爸呢,

說是幫忙又沒有完全幫,

走完流程就回西班牙老家了。

周圍的小夥伴們,

對鬱特里羅曇花一現的爹並不買賬,

變本加厲的嘲笑羞辱他。

血液裏流淌着烈酒的鬱特里羅,

加上青春期的衝動buff,

面對這些挑事的人徹底支棱起來,

能動手絕不動口。

沒多久就被學校開除了。

走上社會工作後,

鬱特里羅更是幹一行黃一行,

畢竟喝酒是童子功,

哪能說放下就能放下,

這纔有了前面說的「18歲酗酒住院」。

醫生建議鬱媽引導兒子接觸繪畫,

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戒酒。

正好鬱媽自己也搞藝術,

就引導了一下……

……一下之後就沒怎麼管了,

鬱特里羅基本是靠自學成的才。

後來的發展和醫生想的不太一樣,

鬱特里羅雖然靠畫畫轉移了注意力,

卻完全沒有因此耽誤喝酒。

在別人一生最美好的年紀裏,

他幾乎都因酗酒失控,

被關在各地的醫院和精神病院裏。

鬱特里羅被無邊黑暗籠罩,

他畫中的城市反而越來越明亮,

沒有喧鬧的人羣混亂的筆觸,

呈現出一片潔白寧靜。

步入了他一生中,

最具代表性的「白色時期」。

而在這一時期的作品裏,

鬱特里羅最喜歡描繪的景色之一,

是蒙馬特一條,

盡頭能看到聖心大教堂圓頂的小巷:

《聖魯斯蒂克街》。

這幅布面油畫創作於1911年,

高81釐米,寬60.6釐米,

現屬於私人收藏。

大概這麼大▼

畫中的聖魯斯蒂克街,

位於聖心大教堂正西邊。

這裏大部分建築物如今都保存完好,

看起來和100年前沒多大差別。▼

對比鬱特里羅另一幅同角度的畫,

會發現這幅1911年版,

在很多地方都做了簡化處理。

鬱特里羅移去雜亂的管道招牌街燈,

以及建築牆面上的裝飾線條,

模糊窗戶和石磚路的形狀紋理,

讓一切呈現出最簡單純粹的狀態,

流露出一種不真實的浪漫。

畫中的線條透視並不嚴謹,

色調上也沒有明顯的遠近區分。

但鬱特里羅通過白色牆面上,

幾扇對比強烈的深色窗戶,

將觀者的視線一步步引向巷子深處。

爲了讓白色更有質感,

鬱特里羅還在顏料中加入石膏和膠水,

再用調色刀直接抹在畫布上。▼

鬱特里羅三十多歲就蜚聲國際,

卻始終沒有擺脫酒精的折磨,

甚至幾次想要自殺。

52歲那年纔在母親的安排下,

和一個比他大5歲的有錢寡婦結婚。

鬱特里羅和太太露西·瓦洛爾

晚年夫妻倆搬到巴黎郊外的莊園居住,

鬱特里羅的生活終於平靜了些。

他鼓勵妻子作畫,

自己則沉浸在在照片和記憶裏,

漫步於熟悉的街巷,

繼續描繪着白色的蒙馬特。


鬱特里羅在「白色時期」後不久,

進入了「彩色時期」,

之後又進入了「看心情時期」。

畫面一會黑一會白一會花裏胡哨,

毫無規律可言。

但無論哪種畫法,

畫得都是蒙馬特的街景。

巴黎政府也覺得這份長情難能可貴,

於是將聖心大教堂旁邊,

一條帶階梯的小路,

命名爲了「鬱特里羅路」。▼


之前聊過的意大利渣男藝術家,

莫迪裏阿尼,

和鬱特里羅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好基友。

兩人都愛藝術、沒錢、身體不好,

關鍵是都愛喝酒。

在當時蒙馬特最便宜的狡兔酒吧裏,

經常能看到兩人喝得醉醺醺的。

一個說兄弟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

另一個說放屁你纔是。

說急了就摔杯子砸凳子菜雞互啄,

然後一起被抓進警察局,

一起想辦法湊錢賠償。

可惜這段友情並沒有持續太久,

莫迪因爲飲酒過度和嗑藥,

36歲就英年早逝了。

不過話說回來,

要是莫迪沒那麼早去世,

估計鬱特里羅的戒酒之路,

會走得更艱難一些吧。


《聖魯斯蒂克街》的右下角,

是鬱特里羅的簽名Maurice. Utrillo. V.。

後面的那個「V」,

代表的是鬱媽的姓「瓦拉東Valadon」。▼

鬱特里羅幾乎每幅畫的簽名,

都會帶上這個「V」。

看來雖然鬱媽對兒子不太上心,

藝術上也沒給他什麼幫助,

整天就曉得談戀愛,

但鬱特里羅對她還是蠻有感情的。

缺席兒子生活的這些年,

鬱媽並沒有閒着,

她也在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

蘇珊娜 · 瓦拉東,

19世紀末法國最具爭議的傳奇女畫家,

她的故事我們下期聊。

今天的「短頸鹿瞎說畫」就到這裏~

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

未。成。年。人。別。喝。酒。

關愛兒童,

拒絕酗酒,

從我做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