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出去看一場電影

不管生活有多糟,不管工作多繁瑣,都不要忘了給自己一份悠閒,一份自在,一份虛無。因爲,被荒蕪的時光,揮霍的青春,都是我們記憶深處最快樂的時光。

近期,在家政的紛擾中糾纏近一個月了,每天一邊陪伴媽媽,一邊極力挑選滿意的家政工人。在人們都不斷提高的生活中,願意做家政的人越來越少,想找到滿意的家政更是少之又少。

好不容易有一位彼此都滿意的大姐,卻因爲家裏突發狀況,不得不離職。家政公司如約又給我派來了幾位。

第一位是30多歲的“新婦”,我稱其爲新婦,是因爲她太年輕,做家庭主婦可能還沒有攢夠經驗,拿抹布的手都是隻用食指,拇指。

第一天來,她穿着一身超厚的羽絨服,幹活時脫下外套就是一件薄襯衣。我怕她着涼,拿了一件舊大衣給她穿上,豐滿的身材,擠掉了釦子,我拿出針線:

“我眼睛有點花,看不見,你自己綴上吧。”

她一邊答應着,一邊接下我遞過去的針線與鈕釦。我便撿起剛放下來的書,目光還沒找到剛纔中斷的文字,就不斷地聽到鈕釦掉地上的聲音,聽到第三次時,忍不住擡頭看看,她正低頭擺弄着針線與鈕釦,在焦急地想用線纏繞繫住釦子,衣服卻被遠遠地丟在一邊。我不解地問:“你這是?”

“不是,我,我不知道怎麼能把它固定到衣服上。”

“一定是要先將線從衣服上穿過,再穿過釦眼,才能固定它啊,你這樣即便打了結拴住鈕釦,也沒法縫在衣服上啊。”

邊說邊就將針線與鈕釦接過來,親手教她,縫給她看。的確,現代年輕可能都沒幹過這種活,不會也正常。難怪一進門時就說,爲了時間自由纔來做家政的。所以,在她離開之後,我告訴她的公司:她很好,是我太挑剔,還是換一個吧。

第二個派來的,50多歲,精幹,利索。紅圍巾,大波浪,高跟鞋,黃色時尚小揹包。一進門就和我聊天,聊天時很專心,所有的動作都會停下來。我轉身做自己的事時,她卻說,“你再跟我聊一下你們家唄,讓我多瞭解一些。”

話多一點也沒事,這樣以後可以陪媽媽聊天啊。因爲,做家務活不用我吩咐,上手就知道怎麼做,知道家裏該怎麼收拾。尤其,給媽媽洗澡,照顧得特別周到。所以,就決定留下了她。

爲了方便以後照顧媽媽,我帶她下樓陪媽媽散步,告訴她,大多數時候媽媽是自己推着輪椅在小區散步,累了她會坐在輪椅上休息,主要是不會按電梯,所以上下樓時需要接送,當然,如果媽媽累了,回來也要幫着推一把。

第二天,我有事,家就全部交給她了,她卻對媽媽說,“在外面,你要自己推輪椅,別讓我推,回到電梯裏我可以幫你推。”

像怕別人看出,是來做家政的。晚上還對媽媽說,

“本來以爲就你一個人住,這樣啊,以後要是給你做飯,就不看你洗澡了。”

人懶一點,活少幹一點都行,如果心不善,那就不能做家政,尤其伺候老人,果斷辭了。

第三位,是一個壯實的黑妹,不到50歲,正是幹活的年齡。說話敞亮,利落,對老人也有耐心。決定試用。

第二天沒來,我問她爲什麼?

“你不是讓我一週休一天嗎?我決定今天休息。”

好吧,才試用第二天就休息,也不告訴我。第三天來時,告訴我,她一天打了三份工,早上從來不喫早點,七點起牀就出門,去顧主家裏,每天上午是8-12點。中午回家喫飯,下午2-6點在我家。晚上6:30-11:30在龍虲店。每天到家12點多,倒牀就睡。

“這麼長時間都除了工作,都就奔波在路上,你能是鐵打的嗎?”

“我覺得我可以,龍虲店雖然5個小時,但是管一頓晚飯,且一月工資2500。如果全年都滿勤,年底還有200元的獎勵。如果這樣我一個月可以掙6000多啊!”

看着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的眼淚差點兒都出來了。一天才幾小時睡眠啊,是人不是機器啊!機器還得休息呢。從我家到她的龍虲店,騎車至少要40分鐘,那天5:30我就讓她走,給她拿了一瓶奶,告訴她小心騎車,早一點去還可以休息一會兒。

第四位,50歲,瘦小精緻,做家政十幾年,是有經驗的員工。上門一天,嫌棄家有老人。

第五位,總算彼此都滿意,暫時留下了。

在這近一個月的試用中,我已被繁瑣的家務蹂躪得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每天除了家務,就是陪媽媽一起追肥皂劇,接應各個來試用的家政工人。

恰恰我又是那種同一時間只能幹一件事的人,這段時間家政沒搞定,做哈都沒心情,更別說出門看電影了。但是,那顆不安的心總是在提醒自己,不能這麼沉迷在瑣務裏,一定要爲自己找一點時間,什麼都不想,只過自己的時間,哪怕半天也行。

昨天下午,吩咐好家政工人,照顧媽媽,偷偷跑出去看了一場電影。

就我自己,一個人。

出門,我得化一個精緻的淡妝,換一身可以會客的衣服,立馬精神百倍,時尚的自己又回來了,邁着有力的步代,輕快地走向電影院。

打開購票APP ,最近熱映《揚名立萬》,評分9.3,就它了。

幸虧是獨自來看的電影,這部片子就應該獨自來看,像一個“劇本殺”一樣,懸疑,緊張,搞笑,隨着劇情的發展,內容推理,層層推進,人物角色漸漸清晰。

“真沒想到呀,你那卑鄙無恥的外表下,竟然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這是我印像深刻的一句臺詞。

最開始聚集在一起的一羣人,各戴面俱,各有僞裝。隨着故事的進展,劇情的深入,慢慢地褪下了所有人的面俱,每一個人越來越具體,越來越真實。

每一個人都不一定是他表現出來的樣子,更不一定是你看到的樣子。再惡的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再善的人也有自私的一面,人性並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的,一定是多元的,因情因境,因人因事而不同。

好的文學、藝術作品就是這樣,它能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剝開人們的華麗外表,讓你能看到也許並不悅目,但是真實的人性。讓你感覺一個個角色,離你很近,鮮活得就像身邊的人,就像電影最後,李家輝奮力追上的那位女士並未打攪,只是對夥伴們說了一句:“認錯人了。”

的確,每一個角色都似曾相識,模糊在眼前。

看什麼電影都無所謂,最主要的是有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哪怕幾個小時。看完電影,心情愉悅地又回到了一地雞毛的家務裏,但是我滿眼滿臉的都是歡快。如此堅持,纔有可能“萬般無染耳邊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