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體驗無法被替代

“我喜歡棒球。而且喜歡親自去棒球場,觀看眼前展開的現場比賽。我會戴着棒球帽,帶上棒球手套,預備着若是坐內野區就接界外球,若是外野區就接全壘打球。我不太喜歡看電視轉播棒球賽。看電視轉播比賽的話,總覺得好像錯失了什麼最重要的東西……總之不管怎樣,透過電視熒幕看棒球,會失去真正令人亢奮的東西。我是這麼感覺的。”

——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養樂多燕子詩集”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體驗”——

「一切體驗無法被替代」

♠️

近十年來,我一直是以看電子書爲主,紙質書爲輔。2021年年初,我又重新購買紙質書,陸續買了幾十本。書籍拿在手上,撫摸着書脊與封面,聞着紙張的香味。那種既懷念又幸福的感覺頃刻間又回來了,讓我着實感動不已。

閱讀紙質書的體驗是帶有“溫度”的,是溫暖的,是帶有“人情味”的。因爲書籍作爲被閱讀的客體,與閱讀者之間的關係乃是“一對一”的。也因爲這種“特別”的關係,閱讀紙質書實乃一種特別的體驗。每一本書所帶來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閱讀紙質書,眼、耳、手、鼻這四種感官都被帶動着。眼睛看着文字與紙的紋理的交織;手指觸摸紙張時的觸感;翻動書頁時“沙沙聲”;書香隨着翻頁淡淡的飄來。

電子書有它的優點,但它能調動的感官的確有限。當然,今天我不是想聊電子書與紙質書的優缺點。我想說的是,在感官上,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另外還有有聲書、聽書等),確實是降級了。體驗從“多元”變得“單一”了。

閱讀紙質書的體驗無法替代。雖然閱讀電子書的體驗同樣無法替代,我還是希望紙質書不要消失。

♣️

時間回溯,回到我在學習商業攝影的時候。課間閒聊時,我問了老師一個問題。我說我用電腦調黑白照片也能調到很接近(幾乎一樣)的效果,數碼黑白與膠片黑白有很大不同嗎?老師淡淡的笑了笑,只是回了句:完全是兩碼事。老師的回答我不以爲然,以爲老師是在敷衍我。當然,這個問題現在來看,或許有些幼稚。時過多年,我終於明白了老師意思。

老師說的即是“體驗”。數碼黑白與膠片黑白,完全是兩套不同的系統。是兩種不同的體驗。前期拍攝時的體驗、後期修片時的體驗都是完全不同的。

既然說到膠片,不妨多說一點。爲什麼現在還是有一些“發燒友”熱衷於拍攝膠片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體驗”。如今數碼時代的攝影,這種“體驗”也存在某種意義上的“降級”。我們聽不到膠捲過片的聲音,也不用手動過卷;鼻子好像用處不大;也大概率不會把自己弄溼。而在膠片時代,在暗房中沖洗膠片,會聞到藥水的味道,手也可能會弄溼……

說到溼,我就想起荒木經惟在一個紀錄片裏說,還是溼溼的(膠片)纔行啊,數碼什麼的不行啊……因爲荒木曾有段時間很排斥數碼。此外,荒木形容東京也用“溼”。在《漫步東京》中,他寫道:“至於爲什麼我想拍東京呢?因爲對我來說,東京就是子宮;並不是乾枯的荒漠,而是濡溼且溫暖的,所以能讓人卸下防衛,感到無比的安心。東京是我的home ground(地盤),數年來,我往來於倫敦、巴黎、柏林、羅馬,走過形形色色的街頭,當中最出色的,正是東京。”我猜,“溼”在荒木看來,有兩種意味:一是能產生化學反應;二是能產生“溫暖”的意象。

扯遠了,總之膠片發展到數碼,體驗上也從“多元”也變得“單一”了。

膠片的體驗無法替代。雖然膠片遲早會消失,但心理上還是希望它不會。

♥️

再說音樂。我雖然沒有經歷過黑膠唱片的時代,但也是從磁帶機、CD機這樣聽過來的。我很愛聽音樂,雖然算不上真正的發燒友,曾經的我也收集過很多磁帶和CD。特別是CD,現在家裏還有很多收藏。

回到體驗。現在想起來都有點興奮。聽CD的感覺很棒,不僅是音質比如今的數字壓縮音頻要好,而是整個體驗的不同。具體我可能形容不太好,最好就是能親自去聽。聽CD,有點小儀式感——掀開“隨身聽”的蓋子,從CD盤中拿出精美的CD,放入“隨身聽”,蓋好,按播放鍵,音樂開始流淌……聽CD的時候會專心,我們會珍惜與每一張CD的“一對一”的互動,一不小心就聽得入神。每一張CD唱片都是一個“小宇宙”,有精美的封面、CD與封底,有漂亮的歌詞,甚至每一張CD的氣味都不甚相同。與每一張CD的相遇都是“一期一會”。

寫到這裏,我在想,爲什麼如今聽音樂沒有以前的那種感動和興奮(激動)呢?我並不是說現在的音樂不能令我感動,但的確是與實體音樂碟給我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

實體音樂碟的體驗無法替代。世界越來越虛擬化、越來越數字化。或許無法逆轉。但請讓實體音樂碟更緩慢地消失吧!

♦️

手衝咖啡(Filter Coffee)。在諸多咖啡衝煮方式中,我最中意手衝咖啡。不光是因爲它的味道風格,還因爲它給我帶來的獨特“體驗”。喜歡手衝咖啡的“形式感”,它讓時間一下子變得緩慢起來,空氣也變得不同;喜歡手衝咖啡的“可玩性”,可以說是千變萬化,不同的組合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喜歡手衝咖啡的“不確定性”,心情、心境的不同衝出來的咖啡味道也不同。

偶爾,我也會喝咖啡掛耳包,體驗對比手衝可以說是“銳減”。味道自然也失色了許多。爲了快速得到一杯咖啡,必然會損失一些東西。而往往這些東西是美好的、美妙的。

似乎,只要是追求效率,那些重要的、美好的東西都會減少。體驗也隨之“掉價”,一層層地變得薄弱。

非常偶爾,我還會喝茶。不用分說,喝咖啡與喝茶的體驗當然不同。但也都無法替代。(只是現在越發覺得自己是Coffee Person了)

🃏

紙質書,膠片攝影,實體音樂碟,手衝咖啡,你會發現它們都是有些“形式感”的,而且會有些“麻煩”。“麻煩”的東西,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花更多的精力、需要更多的投入。同時,它們也會同人們發生更神奇的“反應”,產生更深刻的“關係”。人與物因此而產生深刻的連結,在這個意義上,人與世界是更靠近的。世界因此也更真實。

最近(在YouTube)看“自說自話的總裁”的一期講時間感知的視頻。裏面提到,如今網絡時代飛速發展,每個人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或許以後人類會越來越缺乏專注的能力(專注能改變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能讓我們的時間變慢,換言之就是控制時間的能力),甚至失去閱讀的能力(以及一切需要“沉浸”其中的能力)。我們將永遠活在“當下”,哪兒也去不了。(“當下”在這裏當然是貶義。我們不必做計劃,不用考慮未來。要知道迄今爲止的人類文明,都要得益於我們的某個祖先開始爲了將來做準備,爲了“秋收”就必須“春種”。)

似乎時代越“數字化”“虛擬化”,人類的體驗就越“單一化”“簡單化”;而人類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懶惰。我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

生命就是體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難道不是爲了體驗嗎?當體驗的深度和廣度變得越來越狹小的時候,這是否是一種“本末倒置”呢?

難道說,科技的進步就一定意味着那些美好的體驗逐漸消失,以及人類自身的倒退嗎?

關於未來有很多種可能,我衷心地希望那個可能是好的。

在電影《芬奇》中。芬奇對傑夫(機器人)說:“你已經能告訴我,金門大橋上有多少口鉚釘,用了多長的鋼索,還有它的高度。但直到你確實站在橋上,美景盡收眼底,聽着懸索的聲音的風中迴盪,那纔是體驗。是人類的體驗。那不只是想象,而是活着。”

願你永遠活在體驗中,或在體驗中活着。

願你擁有美好的、複雜的、甚至有點氣惱的體驗,因爲——

一切體驗無法被替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