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故事”與“無限”的哲學

在斯蒂芬·奇博斯基的《壁花少年》小說原著中,“Infinite”(無限)一詞共出現了6次。

每讀到“Infinite”出現的時候,心中會升起莫名的暢快感,感到片刻的自由。



你的故事

人爲什麼而活着?哲學的終極命題之一。

少數人很“幸運”,很早就知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但那不是你,你同這世界上大多數人一樣,一直在尋找着某種答案。

在某段時期,你以爲活着就是爲了快樂,爲了幸福。你看了市面上很多關於如何獲得幸福的書(這類書籍數不勝數)。你似乎得到了某些答案,又似乎沒有。

當閱歷漸長,你發現幸福(或快樂)遠遠不是人生的全部,僅僅是冰山一角。你在看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的油管視頻時,他的一席話點醒了你。他說,幸福或快樂的時光,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佔比畢竟是少量的,那些不幸福或不快樂的時光反而是常態;若說人生就是爲了追求幸福,那麼,那些不幸福的時光要如何安放?難道僅僅是白白流逝了?

世界遠比幸福要大。

既然人生目的不是爲了追求幸福,那麼一定是有“什麼”更爲重要吧。

這個“重要”的“什麼”,莫不是“意義”?關於人生意義的書籍你也看了不少(市面上這類書籍同樣不計其數)。它們同樣具有“說服力”。

你差一點就相信了,人生是有意義的。甚至你曾有一段時間躊躇滿志,鬥志激昂,發誓要幹出一番大事。

後來你慢慢領悟到,人生哪有什麼意義?意義都是自找的。你可以今天爲了這個意義而活,明天又可以爲了另一個意義而活。所以,重點(Point,意義)是什麼?答案是沒有重點(意義)。

這時候,你感到“氣餒”了。

但你明白了一個事實,所謂的“幸福”、“快樂”,所謂“意義”,都是在“向外”求。

於是,你決定掉轉方向,打算“向內”求。

你喜歡文學,你獨特的洞察力使得你發現,幾乎所有的作家終其一生都在書寫自己。也可以說,在尋找“自己”。與此同時,你又聽到某位名人說過的一段裏面有“撞”、“反彈”字眼的名言,並深信不疑。於是你開始玩起“碰撞遊戲”,東“撞”一下,西“撞”一下,寄望能“撞”出個自己來。

結果是,你再一次失意而歸。

若干年後,你才明白問題的癥結所在,即在玩“碰撞遊戲”時,你並沒有享受過程,你只求得到結果,即立足找到那個“自己”。

所以,你捫心自問。這一切似乎與“有無享受過程”有關;抑或與一個關鍵詞有關,這個詞就是“求”。兩者必居其一。

莫非——

既要享受與事物“碰撞”的過程,同時又“不求”?

“我好像正踏在正確的路途上。”你思忖。

你明白了,以前的自己太任性,一切都是以自己的“滿足”出發,無論是尋找“幸福”、“快樂”、“意義”或“自己”。“自嗨”——你腦海中出現的一個詞,你很不喜歡的詞。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個詞映射的正是以前的自己。

你知道真正的轉變,即將開始。你將卸下一切“企圖心”,放下一切“目的”,真正開始關注這個世界。你開始從事物或事情本身出發,並享受這個過程。你也放下對事物的“愛”與“憎”,你不會僅僅去做你“愛做”的事,而是去做所“需要”做的事。

你開始變得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快樂,你知道這是因爲你做對了某件事的“副產品”。

就此,你的故事便暫告一個段落。


“無限”的哲學

回到今天這的話題——“無限”。談談我的一些淺見,可能尚不成熟,歡迎指正。

我想表達兩點。

一、人類對於“無限”似乎有一種“無意識”的傾向性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請你試想一下,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你什麼時候滿足過?當你擁有了車子,你想要更豪華的車子;當你擁有了房子,你想要更大的房子;當你成爲了富豪,你想要成爲超級富豪;……

薩古魯說:“幾乎每個人都處於不足的狀態。無論是誰,無論已經取得了多少成就,你仍然想比現在更多一點。這是一種渴望,你不是渴望任何具體的東西,而是渴望擴展。多大的擴展都不能讓它滿足,它總是渴求着無限。”

“你的生命能量總是想擴展,達到無限,它不知道任何其他的目標。你的頭腦可能想着金錢,你的身體可能渴望食物,但是你的生命能量總是想要打破你的物理形態所設定的界限,達到無窮大、無限。”

二、“無意識”的“無限”即是“求”;“有意識”的 “無限”即是“不求”(無爲)

“無限”是宇宙的真相(之一)。本質上,我們都渴望達到無限。但有無“意識”,其導向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薩古魯說:“當這種(渴望擴展,渴求無限)的渴望被無意識地表達出來,我們將其稱作貪婪、征服、野心。當它找到一個有意識的表達方式,我們將其稱作瑜伽。”

貪婪、征服、野心,即是“慾望”。慾望本身沒有對錯。因爲“慾望是一個通往你無限本質、超越一切侷限的工具。”薩古魯說。只有當你分清楚了真正的無限與虛假的無限,那麼纔有超越的可能。

虛假的無限,這種慾望本質上還是你的“造物”,是你頭腦創造出來的,是一種向外“求”的“無意識”的行爲。

“頭腦所設定的目標完全是自我創造出來的。可能它現在看起來沒問題,但是它往往帶着你完全偏離了生命進程。”按照薩古魯的話來說,你的生命能量還只停留在“探索性”,這種狀態就是“種子”的狀態。意味着你還沒有發芽、開花

真正的無限,即是薩古魯說的有意識的表達方式,就是“瑜伽”,也就是合一。合一意味着沒有分別。沒有內外的分別,沒有好壞的分別,沒有你我的分別,當然就沒有“求”與“不求”了。在合一中,一切都是此時此刻。一沙一世界,剎那即永恆。

其實說到最後,留給我們的還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一切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追求無意識的“無限”——慾望——關鍵字“求”,的確能給你帶來一個豐盛的人生。

但如果我們選擇有意識的“無限”——合一——關鍵字“無爲”,那會是一個真正圓滿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