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共修《論語》訓練營】DAY11

【原文】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①。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註釋】

①克己復禮: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爲歸到禮的方面去,即合於禮。復禮,歸於禮。

【翻譯】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抑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

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解讀】

自我約束的重要性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說法,就要克己復禮,加強自我約束。也就是說,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淨化自己的心靈,約束自我的行爲。“仁”是用來實踐的,不是把“仁”掛到嘴邊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學中的“仁”,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內心修養的真功夫,是實實在在的境界,並不是簡單抽象的理論。想要做到這一點,非要下苦工夫長期修煉不可,需要耐得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無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們都能夠很好地剋制自己的慾望,將精力集中到所從事的事業上,最終才獲得了成功。

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是最難把握和控制的,人們隨時都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慾望太多內心自然無法平靜,無法將精力集中到要從事的事情上去。但是,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堅定的意志和長期的專注。修德做學問,如果缺乏自我約束力,三心二意,肯定是無法達到“仁”的境界。做事業也是一樣,慾望太多、內心浮躁都難以獲得成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約束自己的行爲,不能被一時的利益所迷惑。

克己復禮,自我約束,不僅表現在這些大事情上,小事中也是同樣。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總不能一遇到煩惱就任性使氣,與別人爭吵,甚至動手吧。那樣的話,縱然得到發泄,但卻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別人質疑你的修養。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約束自己,冷靜面對不如意。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彼此互相謙讓、互相尊重、講究禮儀,從而激發出人性的光輝。從“禮”出發,就能至“仁”。

人性中好的一面是通過接受教育獲得的,“禮”也是慢慢培養起來的。沒有誰生而知禮,我們從小接受教育才懂得了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又是錯的。社會有公衆奉行的社會道德,也有法律規範,人們通過對相應規範的學習來約束自我。知“禮”是一個需要逐漸培養的過程,內心修爲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到的。

“禮”並不僅僅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謂的“禮貌”,它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是人們應該時時刻刻保持的莊嚴和誠敬。只有內心莊嚴誠敬了,纔可能對自己從事的事業有一種切身的愛,才能全心投入進去,纔可能在與人交往中發自內心地處處講究禮儀,而不會顯得虛情假意。否則,即使一時注意了,早晚也會露出馬腳。

雖然說人通過教育而知“禮”,但是要想達到“仁”的境界,卻需要從自我入手。求“仁”在於自己,不是說誰教會我們一種方法,從此以後靠着這個方法就可以達到“仁”了。孔子在教育顏回如何克己復禮,從而達到“仁”的境界時,告訴了他一個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從眼、耳、口、鼻四方面來規範自己的行爲,從外在來規範自己。孔子告訴顏回的只是一個入門的方法,但並不是說靠着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了。我們應該從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約束自我,同時注重使內心修爲逐步達到莊嚴、誠敬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到達孔子所說“仁”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