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忠烈,留名青史的錦衣衛

中國古代有關龍逄引《黃圖》直諫、比干忠勇直諫,明代有位錦衣衛“以諫奇、文奇、政奇”名留青史,他的晚輩集忠智於一身,他們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被後人編成小說、電影廣爲流傳。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沈煉,字純甫,別號青霞君,會稽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歷任三地長官,政績斐然。後來升爲錦衣衛經歷。其人有文經武緯之才,濟世安民之志,性情豪放,爲人正直,著有《兵說》一卷。沈煉從小仰慕諸葛孔明之爲人,他將《孔明文集》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抄錄數百遍貼在室內誦讀,每次酒後誦讀都會大哭長嘆,所以人們又叫他“狂生”。

嘉靖年間,嚴嵩父子專權,在朝中結黨營私,招權納賄,賣官鬻爵,殘害忠良,罪惡如山,無人敢言。時人感慨時事“天子重權豪,開言惹禍苗。萬般皆下品,只有奉承高。” 

有一次,沈煉當值公宴,看到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居高自傲,旁若無人,用大酒杯給人灌酒,在場坐的人因懼怕嚴家的權勢,無人敢拒飲,飲不盡者還要受罰。有一個馬給事從來不喝酒,嚴世蕃故意強迫他喝酒,馬給事再三求情,嚴世蕃不依不饒。馬給事喝了一小口就面紅耳赤,嚴世蕃還是不滿意,用手揪住馬給事的耳朵灌酒,馬給事一連灌了好幾口酒,頓時感覺天旋地轉,頭重腳輕,踉踉蹌蹌的,嚴世蕃這才拍手哈哈大笑。

沈煉看到嚴世蕃如此張狂囂張,忽然挽袖而起,搶過嚴世蕃手中的大酒杯,斟得滿滿的,走到世蕃面前說道:“馬司諫承老先生賜酒,已醉不能回禮。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杯。” 嚴世蕃很詫異,剛要舉手推辭,只見沈煉聲色俱厲道:“此杯別人喫得,你也喫得。”“別人怕着你,我沈煉不怕你!”也揪了嚴世蕃的耳朵灌下去。嚴世蕃一飲而盡。沈煉將酒杯放在桌子上,也拍手哈哈大笑。在場的官員嚇得臉色發白,低頭不語,都爲沈煉捏了一把汗,嚴世蕃假裝喝醉先走了,沈煉若無其事的坐在椅上喝酒,醉了才離去。


大臣不說小吏說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冬,蒙古軍大舉入侵中原,要中原進貢。嘉靖皇帝立即召集官員,商討退敵的最佳辦法。國子司業趙貞吉提出建議說:“臣認爲皇帝應該拿出金銀招兵買馬,獎勵英勇抗敵的人,文武百官自然會一心守城。當敵人長期不能進攻時,就一定會撤軍。”這時,朝堂上沒有人敢支持趙貞吉的提議,唯獨沈煉敢站出來說話,同時補充了很多細節。

吏部尚書夏邦謨看到沈煉慷慨陳詞後,不高興了。問沈煉是什麼官,沈煉回答說:“我是錦衣衛經歷沈煉,大臣不說,所以小吏可以說這件事。” 沈煉還上疏請求用萬騎保護陵寢和通州的軍隊儲糧,集合勤王軍隊十多萬人,在敵軍疲勞時發起攻擊,將會取得大勝利。 最後朝廷決定拒絕向敵人進貢,採取以戰制戰的措施擊退蒙古軍。 


上書“欺君誤國十大罪”被貶 

當時,嚴嵩恃寵貪虐,官員都爭相賄賂嚴嵩,一天比一天嚴重。朝中無人敢言,於是,沈煉上疏皇帝除去奸邪,修內安外,北伐蒙古的策略,同時列舉了嚴嵩十大罪狀:

第一, 收納將帥的賄賂,破壞邊陲的安寧。

第二, 接受諸王的饋贈,每事都暗中予以庇護。

第三, 收攬吏部之權,雖然是州縣的小官吏也要以賄賂獲得,致使做官應守的常道大受破壞。

第四, 每年向撫按索取成爲慣例,致使有司遞相承奉,而閭閻百姓之財一天天減少。

第五, 暗中制抑諫官,使人不敢直言。

第六, 嫉妒賢能,只要有人忤逆他的意思,必定被置於死地。

第七, 縱容兒子接受財物,使天下人怨恨。

第八, 運財物回到家鄉,無日不有,致使道途驛站騷擾。

第九, 久居政府,擅寵害政。

第十,不能協助謀圖討伐敵賊,致貽害君父憂慮。

同時還一併論及夏邦謨諛諂黷貨的情況,請求將他們都罷斥掉,以謝天下。

皇帝看後,龍顏大怒,以沈煉謗訕大臣,着錦衣衛重打一百棒,貶謫到保安(今河北涿鹿)去種田。


避虜反戕生 悔不隨虜行 

沈煉帶着妻兒一路辛苦來到保安州的宣府, 宣府衛的一個舍人賈石仰慕沈煉忠義,騰出房舍讓沈煉一家人住。保安州父老,聞知沈煉爲上本參嚴閣老貶斥到此,人人敬仰,都來拜望,也有運柴運米相助的,也有請沈煉喝酒的,還有子弟拜於門下聽教的。 

沈煉每天與地方人等,講論忠孝大節及古來忠臣義士的故事。說到關鍵地方,會拍案大叫,有時毛髮倒豎、涕淚交流、悲歌長嘆,有時唾罵嚴賊。衆子弟們聞得沈煉文武全才,都爭着要學射箭。沈煉教人把稻草紮成三個偶人,用布包裹做箭靶,並寫上“唐奸相李林甫”、“宋奸相秦檜”、“明奸相嚴嵩”。每射一箭就說誰誰看箭。沈煉有時候騎馬越過居庸關口,面向南伸手指罵嚴嵩,痛哭後回來。

這些話逐漸傳到京師嚴嵩的耳朵,嚴嵩一直尋找機會報復沈煉。沒多久,嚴嵩的心腹楊順任宣大總督,適遇蒙古軍入侵,損失城市四十餘座。楊順不敢出兵救援,又擔心朝廷治罪,遂密令手下搜捕避兵的平民,將他們斬首,充當蒙古人首極,解往兵部謊報軍功。

沈煉得知後,立即給楊順寫一封信,“一人功名事極小,百姓性命事極大。殺平民以冒功,於心何忍?況且遇韃賊止於擄掠,遇我兵反加殺戮,是將帥之惡,更甚於韃虜矣!”又附詩一首:“殺生報主意何如?解道功成萬骨枯。試聽沙場風雨夜,冤魂相喚覓頭顱。”

沈煉還做了一篇祭文,率領門下子弟,備了祭禮,望空祭奠那些被殺的平民。作《塞下吟》:雲中一片虜烽高,出塞將軍已著勞。不斬單于誅百姓,可憐冤血染霜刀。又詩云:本爲求生來避虜,誰知避虜反戕生!早知虎首將民假,悔不當時隨虜行。

楊順手下的心腹將祭文及詩抄下來給他看,楊順更加怨恨,將“不斬單于誅百姓,可憐冤血染霜刀”改爲“何似借他除佞賊,不須奏請上方刀。”並把改過的詩和密信送往嚴世蕃處。

嚴世蕃當即命楊順等人除掉沈煉。楊順與路楷勾結,誣陷沈煉通白蓮教將其殺害(當時沈煉年僅51歲)。楊順和路楷擔心沈煉的兒子長大後報復,又把沈煉兒子沈袞、沈褒棒打至死,一起受到株連的還有數十人。楊順又命人把沈煉的大兒子沈襄,從浙江紹興抓來嚴刑拷打,結果楊順因殺平民謊報軍功被抓,沈襄得以免死。

後來,御史鄒應龍劾奏嚴世蕃父子諸多罪行,嚴嵩發養濟院終老,抄沒家財;嚴世蕃被處斬。楊順、路楷也被處以死罪。正是:三尺頭上有神靈,善惡到頭終有報。

嚴世蕃臨刑的時候,沈煉所教的保安子弟在太學的人,舉着寫有沈煉姓名官爵的錦帛,大呼說:“沈公可以瞑目了。” 天啓初年,贈沈煉諡號忠愍。沈襄官復原職,晉升一級。


忠智萃於一門

關於沈襄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沈襄是浙江紹興有名的秀才,沈襄的小妾聞氏賢良淑德,智慧超羣,機智有才辯。她得知沈襄前往千里之外的宣府服罪,便要求與沈襄同去,服侍沈襄。一來爲沈襄排解寂寞,二來替沈襄的正室孟氏分擔些憂念,三來幫着沈襄到官府申辯,也不至死罪,萬一沈襄下獄,她還可以在外照管。

一路上,聞氏寸步不離,親自張羅茶湯飯食。聞氏觀察到官差交頭接耳,擔心沈襄有性命之危,倆人商量讓沈襄找機會逃走,自己留下來與官差周旋。沈襄找到父親的生死之交,濟寧府東門內的馮主事,在這裏一住就是八年。聞氏把官差告到知州府,一個被打死,一個得了廣捕文書去尋找沈襄。聞氏(離開紹興時已懷孕兩個多月)住在尼姑庵生下一兒子,教孩子唸書。這時,宣大總督楊順殺平民冒功之事被削爵爲民。沈襄見到兒子時,兒子已經十歲了,《五經》皆已成誦。

後來,聞氏所生之子,少年登科,與叔叔同年進士,子孫世世書香不絕。

馮主事因救沈襄一事,官至吏部尚書。有一天,馮主事夢到沈煉來拜見說:上帝憐我忠直,已授北京城隍之職。兄弟爲南京城隍,明日午時上任。馮主事醒來很是疑惑。到了中午,忽然看見轎馬來迎,馮主事無疾而逝。沈煉與馮主事俱已爲神矣。有詩爲證,詩曰:生前忠義骨猶香,魂魄爲神萬古揚。

參考資料:《喻世明言》 

閱讀開智慧,分享積功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