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算「文筆好」?

晚上,家族聚會爭論怎麼算「文筆好」?我說,說出了我想表達而不能表達的話,就叫文筆好。七舅認為,這只能算洞察深刻,更何況他沒有不能表達的話。我舉了個「用曹沖稱象來解釋共軛控制」的例子。然後大家的話題轉向了「何為定義?」。

七舅問,「軛」是什麼意思?
不就是牛角唄😒。
「軛」是牛車兩邊的扼住牛的木桿。

楊哥說,定義要追溯它的本源。哈哈,這對定義的理解太入門了。對一個事物的定義是很多維度的,最先定義的人也好,後來定義的也罷,都只是描述從每一個維度看到的切面。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定義的「象🐘」都是二維上的一個切面,而「象🐘」必須從三維才能看得真切。

楊哥說,我知道你的套路了,你喜歡比較玄乎的東西。就是那種「我能懂,別人聽不懂,顯得我能」。

嗯,確實,「我能懂,別人聽不懂」帶給過我很多「自我優越感」。但我更多追求的是對本源的洞察。我不追求精確的定義,甚至用一個「歧異,甚至反義」的詞,我也不介意,只要它表達到位了。從這個意義看,「軛」究竟是牛角還是牛車又有什麼區別呢?不都是同進同退的一對物件?!

我把「文筆」定義為交流的工具,溝通高效、傳遞的信息密度大、洞見深刻就是「文筆好」,反之(包括言之無物、晦澀難懂……)就是「文筆差」。想起 Feynman 小時候,他老爹教他,不要去記那些鳥的名字,要記那些鳥長什麼樣。那些我看到「好文筆」的瞬間,大多是打通了某些概念,讓我從一個更高維度重新審視這個事物。

至於古詩詞中那些驚為天人的文筆,鑫爸也無甚感,尤其當妳把詩詞賦都寫過一遍,妳會發現,最自由還是白話文。其他的,美是美,大多是生拉硬拽瞎比喻,或是引經據典,實則空洞無物。讓語言回顧語言吧。

文筆的事先聊到這,現在開始放飛吧。


志忠舅說,重要的是從曹沖稱象中能獲得什麼方法論的啟示。我覺得換個表述更準確:我們如何復現曹沖稱象?正如七舅所說,很多知識都自帶不可逆性,想出來之前很難很難,破解之後又很簡單。但這更凸顯系統化求解的價值。只有心中有一張清晰地求解藍圖,才能快速縮小搜索空間,進而找到破解之道。

讀書的時候,我還很喜歡蒐集曹沖稱象這類「把問題丟到等價空間去解決」的小技巧,放到工具箱🧰裏。後面見得多了,發現人類頂級智慧解決問題的思路也不過就那麼三五種。比如:用「倒過來」解決了 Lebesgue 測度。鑫爸還套用這一技巧發現了一個計算機圖形學上畫直線的加速算法。比如:曹沖稱象用的就是「尋找更易解決的等價問題」。排列組合的求解公式也是。也許分治算法也算得上是這一思路的變種吧。比如:用「在更高維度解決問題」發明瞭現在爆火的神經網絡算法。不是有這麼個笑話嗎?如果在一維解決不了,就先去解決 n-維的……(一下先想到這麼多_!)

掌握了這套系統方法,復現就不難。沒掌握,撞大運吧。這也是我覺得「根本沒有那麼多值得學的知識」的原因。妮媽平時表現得就很急。生怕妳們這落下了,那又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追求學習上的「霸道」。不能說沒用,但不是我追求的。我想讓妳們手握的是學習上的「王道」。這又是什麼鬼?

簡單來說,「霸道」快,但有點竭澤而漁的味道,來自秦滅六國,然二室而亡。走了「霸道」,可能高中以前順風順水,但磨滅了興趣,紊亂了節奏。「王道」呢,慢,重視打基礎,不下牌桌,但,是真的慢。來自周朝的興起。「王道」是漫長且孤獨的,堅持這麼多年,妳不知道效果怎樣,還得飽受妮媽這樣不懂還急吼吼亂撞的人的質疑。

怎麼修習「王道」呢(妳們妮媽是不可能習得了,這輩子都不可能了🤯😒)?首要的是保持好奇。好奇沒有呵護好,沒了內生動力,後面都是妄談。其次是「記筆記」的習慣,它有助於妳們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可累積的個人知識庫。也許妳們這輩子都沒什麼成就,但至少能收穫這份讀書帶給妳們的平靜的幸福感。接著是瞭解一點「控制論」的知識。如果前面代表科學,它就是工程。幫助妳們看透世間繁雜背後的機理。剩下的也不值一提了。

無他,惟堅持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