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曹劉二人稱帝后 孫權爲啥不跟 反而向魏稱臣低人一等?

三國分庭抗禮中,曹丕與劉備相繼稱帝,兩人間隔不到半年時間。而剩下的一方的孫權,只是在曹劉二人之後自立年號,接受曹丕冊封一直稱吳王,直到八、九年後才正式稱帝。須知漢獻帝禪位曹丕,東漢已亡之時,孫權已經從孫策手中接過大權,執掌江東20年之久,既然如此,孫權爲何不緊隨其後稱帝,而選擇低人一等?


時局有變 戰爭不斷

首先要從荊州的歸屬問題說起。

赤壁之戰孫劉兩家結成同盟,共抗曹操,戰後劉備佔據荊州南四郡和江夏郡治大部,捏住了東吳的命脈,蜀吳翻臉成爲早晚的事兒。初期雙方還能坐下來和談,於建安二十年(215年)湘水劃界,平分荊州。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矛盾,雙方關係已趨惡化。

荊州在三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戰略意義,對於吳國來說猶如咽喉,對於蜀國來說好比一隻右手,而對於魏國的作用,猶如手中利劍。荊州對吳國的意義,可以說比魏蜀兩國的意義都要重要。無荊州則吳國不足以自保,亦不足以立國,東吳會誓死捍衛荊州的。


建安末年,關羽北伐,逼得曹操差點遷都。曹操無法,只得聯合江東,做掉關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東吳的馬忠,於麥城之戰中設伏擒獲關二爺,到了年末,關羽被吳將呂蒙部下所殺。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將剩下的身軀安葬於當陽。孫權雖然盡收荊襄之地,但吳蜀聯盟不再,面臨兩方敵人。

爲報關羽被殺之仇,奪回荊州之地,劉備稱帝僅僅在三個月後,便盡起蜀中精銳,東征伐吳,氣勢強勁。爲了避免兩線作戰,全力應對蜀國威脅,孫權只能選擇穩住魏國一方,在曹丕稱帝后,孫權便遣使請求成爲魏的藩屬。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爲吳王。

孫權的這一“伏低做小”的操作換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曹丕在手下勸說發兵攻打吳國之時,說道:“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爲懼,其殆不可!”(《三國志·劉曄傳》)爲東吳贏得了戰爭緩衝時間。

面對劉備的大軍,東吳的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的攻勢,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之戰中取得大勝。而在這一年秋天,曹丕發覺孫權並非真心歸附,便三路出師,舉兵伐吳。直到223年朱桓擊退曹仁、朱然防禦住江陵,這纔算抵禦住曹丕的第一波進攻。


224年,曹丕第二次親征伐吳;225年,曹丕又親征。226年,曹丕去世後,孫權馬上就開始打江夏郡,也是在這一年交趾的士徽發動叛亂。227年,韓綜叛變,跑到魏國,回過頭來侵犯吳國。

孫權在這期間忙着抵禦曹魏,和蜀漢重修關係,整合交州諸勢力,終於在228年見到了曙光。孫權自己都說過,他之所以遲遲不稱帝是因爲形勢不好,沒有底氣。

內部不穩 挑戰衆多

孫權底氣不足的原因,還有來自於內部挑戰,孫權雖說是吳主,但其實東吳並非完全鐵板一塊。

孫權封王不久後大宴文武,席間起身給大家敬酒。敬到一位名叫虞翻的人時,此人竟不給孫權面子,裝作一副人事不醒的樣子,孫權只好繞過他,繼續給別人敬酒。沒想到,孫權剛離開,虞翻一骨碌坐了起來,跟沒事人一樣。孫權見他如此玩弄自己,挑釁自己的權威,氣得拔出寶劍,想將他砍翻當場,最終被衆人勸住。

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孫權對東吳的控制力,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樣強大。稱王之時還多有不服之人,那距離稱帝,路途還很遠。

孫權是孫策指定的繼承人,不是東吳的帝王,而是孫家的家主。內部的江東世家大族、山越夷民是他必須解決的三大問題。對於孫吳政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解決江東世家大族的問題。


孫吳政權對於江東來說屬於“外來戶”且孫家出身寒微,被江東士族瞧不起。孫家憑藉孫堅戰鬥力強悍,最終混到了長沙太守的高位,還獲封烏程侯,家族勉強從鄉下平民進階爲武力豪族。到孫策下江東時,就受到本土世家的廣泛地抵制,不得不成批量地翦除,最終落得被刺身亡。

孫權想要徹底掌控東南,就需要緩和江東士族的矛盾,吸收江東士人蔘與到孫吳政權當中,江東的顧、陸、朱、張四大家族,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這一過程,需要經歷漫長歲月,充滿血與火的考驗。最終孫權與他們合作,靠着豪族們錢糧、人才的支持,東吳的實力進一步上升。

在拉攏本土世族的同時,孫權也積極建立自己的班底。魯肅、諸葛瑾、徐盛、步騭等,都逐漸成爲東吳政權的核心重臣。

我們再來說山越夷民問題,孫權能否處理好,直接關係着其是否能長治久安,以及是否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北伐。對此孫權實施了三策,其一鎮撫山越,孫權任命能征善戰的將軍在山越聚集的郡縣擔任長官,將山越分割征討。其二扶植部曲,諸將征討所得,孫權就承認征討者據爲部曲。其三,圍困山越,驅趕下山,恩威並施。最終東吳境內的山越人強者爲兵,弱者補戶,完成了收服。

經過整頓,東吳逐漸完成了內部整合,孫權自己也逐漸成長爲成熟的政治家,孫吳政權的地盤從他接手時的五郡之地(丹陽、吳郡、豫章、廬陵、會稽),擴張到了揚州、交州、荊州的三個州,原東漢末年十九個郡的地盤,已佔三分天下,他欠缺的只是一個名分了。


欠缺名分 程序不正

孫權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沒有什麼。

孫權佔有江東地面,有兵有糧,但只是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和遼東的公孫氏一樣,正統性不足,名不正則言不順,不能低估了古人對名分和正統這些概念的執着。

曹丕稱帝走的是禪讓制的路子,從東漢正統的漢獻帝手中取得帝位的,屬於最高級最正規合法程序。

劉備是漢天子認證的漢室宗親(皇叔),打着是匡扶漢室的正義大旗,在曹丕稱帝后,就放出曹丕弒君篡位,漢獻帝已死的消息,所謂“漢賊不兩立”,否定了曹丕的合法性基礎,自己繼承漢室大統,延續漢祚,稱起帝來也理直氣壯。

曹丕和劉備稱帝都可以說自己是從漢獻帝那裏接過來的法統,孫權就沒有資格這麼說。孫權當時的身份,還是漢朝的南昌侯,這個身份還是曹操上表任命的,在禮儀秩序上,跟江東士人沒有法理上的君臣關係。

稱帝是有一整套嚴密流程,不是誰都可以隨便稱帝,這事得走程序,孫權向曹丕稱臣,加九錫,晉封吳王,完成了稱帝前置手續。


有人或許說,不走這一步,直接稱帝會怎麼着?也不會怎麼着,就是政治風險更大一些。舉個例子,假如孫權手下的人叛逃到了許都,人家可以說是“還朝”,而不是叛逆,畢竟人家在法理上是漢臣,甭管當朝的皇帝是不是傀儡。

在法理上沒有確定君臣名分,就沒有嚴格的效忠關係。在兩漢時代,這段期間自己割據稱帝的異姓人士,下場一般都不太好。袁術的例子就在不遠之前,稱帝后爲天下所惡,被各方輪流攻打,下場老慘了。

公元228年石亭之戰後,曹魏兵鋒不敢南進。主政蜀漢的諸葛亮,爲了北伐也相當務實,在意識形態上對東吳做出了讓步。

公元229年,孫權另闢蹊徑正式稱帝,找到的理由是“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權畏天命,不敢不從”這意思就是他稱帝是遵從天命,接管祭天的大事,名正言順地成爲了上天在人間的代表,成了所謂的“天子”。孫權最終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江東爲根基建號稱帝的君王。

三國之中,儘管孫權稱帝最晚,但吳國卻是國祚最久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