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計劃遷都 被趙光義五個字頂了回來

趙匡胤起於五代亂世,陳橋驛黃袍加身代周而立,開創北宋在位十六年,生前留下的遺憾之一便是未能遷都成功,他曾提議遷都,但遭到弟弟趙光義的帶頭反對,最終計劃擱淺,此後北宋一直深受都城安全隱患的危害。


開寶九年(976年),此時的趙匡胤消滅了荊南、後蜀、南唐、南漢等南方割據政權,實現了除北漢之外的統一後,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爲難”,開始籌謀遷都。

遷都是牽涉到王朝命運的大事,羣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這些當年後周投誠的官員和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他們的家族在開封有着大量田產、人脈利益,如果遷都就意味着多年的辛苦將付之東流,因此出奇一致的反對。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提出八大難點。老部下李懷忠也不支持他,提出漕運難題。

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的決心。四月趙匡胤趁回洛陽祭祖之際,打算留下不走了,這次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出來反對道:“遷都洛陽,未見便利。”趙匡胤回覆他:“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洛陽不會長久,長安纔是最終選擇。

趙光義還是不同意,趙匡胤說:“吾欲西遷,非它,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趙匡胤考慮長安的原因就一點,關中有地理優勢,利用好可以消除冗兵帶來額財政負擔,有利於大宋的長治久安,並搬出了周朝、漢朝的例子。

趙光義眼看辯不過哥哥,便搬出歷史典故,說:“在德不在險”。這話出自司馬遷《史記》,魏武侯與吳起在西河中流的問對,吳起闡述了人君修明政治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而不是依靠山川之險。這一道理被儒家高度肯定,後世君主也效仿認同,成爲主流觀點。

北宋之前的歷史,彷彿也一次次驗證了這個道理。遠的來看,強秦據崤函之固,也不免二世而亡,近的則有後蜀據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之險,也不免是個“短命鬼”被大宋拿下。山川之險,並不一定國祚綿長。

趙匡胤聽了啞口無言,一時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續資治通鑑》中記載此時的情景:“帝不答。”雖然趙匡胤一時語塞,但他並非就認同了弟弟說的話,趙光義走後,趙匡胤對侍從說出了自己的擔憂:“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眼看晉王和羣臣都持反對意見,趙匡胤只好暫時放棄了遷都的計劃。第二天,趙匡胤起行,返回汴梁。臨別洛陽之際,趙匡胤騎在馬上回望故鄉,手挽強弓,對天射箭,箭弦飛出,落於西北之地,趙匡胤長嘆一聲,說道:“我生不能居西京,死當葬此地,今日箭落處,就是我百年後長眠之地。”說罷,黯然勒馬東歸。

回到開封后不到半年,這年十月十九日夜,就發生了“燭影斧聲”的事件,趙匡胤暴斃而亡,趙光義即位,是爲宋太宗。那個出言反對的李懷忠,在趙光義繼位後立刻擔任侍衛步軍都虞候、領大同軍節度使,成爲一方實權人物。

宋朝的皇帝生前不修陵墓,死後7個月內建好進行安葬。第二年四月,趙光義根據哥哥的遺願,將之葬於此地,陵名“永昌”。

可惜北宋並沒有永遠昌盛下去,趙匡胤擔憂下說出的預言,伴隨着時間發展,被一點點驗證,最終成爲無數宋朝人的噩夢。

爲了開封的安全,繼任者就搞人海戰術,以重兵取代天險,不斷增加開封周邊禁軍的數量,史料記載“開寶之籍總三十七萬八千,而禁軍馬步十九萬三千”。到宋仁宗慶曆年間則增加至:“總一百二十五萬九千,而禁軍馬步八十二萬六千。”養兵開支越來越多,民力越耗越窮,北宋的財政入不敷出、積貧積弱。宋神宗啓用王安石變法,也沒能最終改變北宋面臨的危機。

遷都之爭發生一百五十多年後,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軍破城,趙光義一脈的子嗣除康王趙構外被一網打盡,北宋亡。又過了一百五十多年,南渡的南宋王朝也被蒙古帝國所滅。

倘若趙匡胤當年遷都洛陽或長安,或許會出現另外一個結局,但歷史殘酷,容不得假設。以史爲鑑,爲國當思長遠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