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妻妾成羣的國君們,爲你揭示關於愛情的祕密

春秋戰國,諸侯割據,這些諸侯不敢稱王,各諸侯國的最高領導者一律稱之爲國君。

這些諸侯國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就會互相聯姻,互嫁女兒,有的一次會同時嫁兩三個女兒給同一位國君。

就像我之前寫過的齊國公主哀姜,就帶着妹妹書姜一起嫁給了魯莊公,因爲她對魯莊公有偏見,常常對魯莊公沒有好臉色,所以雖然她是正宗的國君夫人,但是卻沒有妹妹書姜受寵。

這些擔負着國家命運的女人們運氣好的,被國君寵愛上幾年或者是十幾年,運氣不好的,也許也就是泛泛一面,國君就已經將之拋諸腦後了。

有的貴爲天之嬌女的公主爲了國家的利益,不管情願不情願,還會再另嫁兩次,三次。

這些在春秋戰國的歷史環境中,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這是不是說明那個時代的人都是木頭人?不需要感情?

那當然不是,應該說不僅是兩千年前,或者是兩千年後,人性永遠不會改變,都是需要愛和溫暖的。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直到現在,人們依然還是對類似於《梁山泊和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念念不忘,就是因爲這樣的故事表達的是真情難得。

在歷史上豪門貴族這種聯姻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真相呢?

就是愛情與麪包基本上很難同時存在。

但是貧賤夫妻的日子也不好過,尤其現在很多夫妻就是因爲家窮,生了孩子,媳婦就跑出去打工,從此再無影蹤的也不在少數。

這說明什麼,說明愛情真的特別脆弱,太富裕了也不行,太窮了也不行,物質基礎要恰到好處,還要小心維護,這個所謂愛情的小火苗才能顫顫巍巍的勉強不會熄滅。

我想古人早就看到了這個真相,所以我們看古代人對待婚姻關係好像並不怎麼考慮兩個人在一起會不會相愛,古人特別會給子女找對象的,一般更多的會考慮到對方的家風,會去打聽對方的父母爲人怎麼樣,是不是一個和睦的家庭,祖輩的口碑如何?

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地方,至於兩個人互相愛不愛基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其次稍遜一籌的,爲了穩妥,就會找門當戶對的家庭結親。

這兩個方面基本就囊括了古代很大一部分的婚姻現象。

結了婚以後,有教養有規矩的家庭,秉承夫婦要相敬如賓的訓示,夫妻兩個會很尊重對方,會一起承擔關於婚姻的種種,古人的婚姻基本上就是這樣從陌生人直接就到了同甘共苦的親人狀態了。

至於愛情,有就有,沒有也無傷大雅,反正日子能過。

以前青春年少時無法理解這種沒有感情的生活,以爲人沒有感情是無法在一起生活的。

現在人到中年,發現人有了感情更沒辦法生活,尤其是那種剛開始感情極深的,婚姻生活更容易經歷種種磨難,甚至有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可以醞釀出一場軒然大波。

而現在所謂的愛,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自私的利己之愛,一旦發現對方不再願意利於自己了,馬上就會分崩離析。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的感情其實是很容易變化的,說愛就愛,說不愛就不愛。

人的感情靈活變化到這種程度,那你說這個所謂的愛情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這個世上其實只有一種關於愛的感情是真的,那就是慈悲。

這種慈悲就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上面,如果再把這種愛推展出去,將別人都包容在自己的慈悲裏面,那纔是真正的不會變質的,永遠都可以利他的愛。

如果自己擁有了這樣的慈悲之心,就算沒有愛情都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少了這種慈悲,有愛情的日子很可怕,沒愛情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