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會被傲慢害死,隨元的故事

隨元在隨國官居少師,也就是世子的師傅,因爲隨穆候喜歡聽奉承話,所以嘴甜的隨元就非常受寵。

隨國和楚國相鄰,隨國小而楚國大,隨國爲了抵抗楚國的攻伐,便一邊與周邊的小國結成同盟,一邊致力於自己國家的政治清明,所以楚國雖然對隨國一直虎視眈眈,卻也不敢輕舉妄動。

只是當隨國出現災害,農業歉收的時候,楚國便會對隨國蠢蠢欲動。

有一次,又恰逢這樣的時機,楚君也不找什麼理由,就直接率領楚國大軍兵臨隨國城下。

隨穆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少師隨元上前奏道:“楚軍無故前來,也會無故而回。請讓臣去楚軍打探一下,或許憑藉君上的神威和下臣的口舌,就能和平解決,讓他們撤軍。”

隨穆候很高興,就派少師隨元到楚軍去。

楚國令尹鬥伯比聽到隨元要來,知道隨元這個人很驕傲,容易自大,就把楚軍精銳的兵士藏起來,故意讓一些又老又殘的軍士站在前列,並且所攜帶的武器盔甲也大多都生有鏽跡。

隨元來到楚軍的軍營,看到軍士個個非老即殘,不堪一擊的樣子,心裏非常高興,不自覺就露出狂妄高貴的神態。

楚君佯裝不知,和隨元達成一項協議,隨國向周天子提議爲楚君提升爵位,楚國就撤兵。

然後兩國訂立了盟約,楚軍就退兵了。

隨元回城見到隨穆候,喜不自禁地向隨穆候報告自己的所見所聞,並極力攛掇隨穆候,讓隨穆候派一支兵馬去追擊楚軍,並說一定會把楚軍打的落花流水。

大夫季梁聞聽,急忙趕過來阻止。

季梁是隨國有名的賢臣,向隨穆候提出了許多令隨國強大的方案,所以也一直受到隨穆候的信任。

在季梁的勸說下,隨穆候一時猶豫就放棄了追擊楚軍的想法。

隨穆候依約向周天子建議提高楚君的爵位,但是周天子卻看不上楚君,認爲楚國是南蠻野人,向來不受周朝的管束,所以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加高楚君的爵位。

隨國沒有辦法只好派人轉告楚君,請求周天子加封沒有成功。

楚君氣不過,認爲周天子本就勢力已衰,既然周天子不願意加封他,他也可以完全置周天子於不顧,所以楚君索性自己稱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楚君稱王以後,就有了雄霸天下的野心,於是約各諸侯到沈鹿會盟,意在拆散隨國的攻防同盟。

周邊的小國都畏懼楚國的兵威,都按時赴約,只有黃、隨兩國的國君缺席。

隨國離沈鹿最近,卻缺席,楚王認爲這是對自己的藐視,所以會盟結束以後,就準備興師伐隨。

隨穆候面對楚國的來犯,沒有聽從季梁的勸告,先用謙卑的姿態麻痹敵軍,而是採用了隨元的計策,爲了立隨國的志氣和楚國硬打硬拼。

季梁是個精通軍事心理的良才,但是偏偏遇到了心高氣傲的隨元,以致於自己的滿腔才能毫無發揮的餘地。

季梁請隨穆候指揮兵士攻擊楚軍的右軍,因爲季梁認爲楚王在左軍中,楚軍所有的精銳之師也都在左軍,一旦能攻破薄弱的右軍,楚軍的左軍士氣也會受影響,隨國打勝仗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

但是聽到季梁的計策,隨元在一邊冷笑着說:“躲着楚王不敢進攻,那會讓楚人笑話的!”

就這麼一句話,就說動了隨穆候,就依了隨元之言,下令攻打楚國的左軍。

沒想到當隨穆候衝到楚軍左軍的軍陣時,四面埋伏的楚兵全都殺了出來,少師隨元很快就被勇猛的楚兵所殺。

隨穆候陷在楚軍之中,被季梁幾位臣子拼死保護,換上一般兵士的衣服才勉強逃了出來。


看歷史故事就會發現驕傲、狂妄、自大就像是孿生兄弟,總是會形影不離。

一個人一旦性格特徵中佔了這三點中的某一點,就會發現另外兩點也會如影隨形。

而一個人能夠驕傲最大的原因,就是恃寵而驕。

就像隨元爲什麼會那麼容易驕傲,就是因爲他受到隨穆候的寵信。

如果隨穆候從來不過分親近與他,想來他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死於非命。

所以從這個故事就能發現要想一個人養成不容易驕傲的品性,那麼從小就不能過分地寵愛於他。

像隨元能做到少師的官職,想必從小就是個小學霸。

像這種愛學習,又學習好的孩子,一定會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喜愛。

所以隨元肯定不是長大以後才突然生出了傲慢的性格,而一定是在從小的生活環境中,在父母的嬌寵之下,慢慢就養成了驕傲自大的性格。

季梁估計從小也是學習好的孩子,但是卻沒有養成傲慢自大的性格,相反季梁忠心正直,一心爲國爲民。

這是因爲季梁的父母沒有嬌寵季梁的原因嗎?

其實這一點從現在的家庭教育也能看出來,就是父母都同樣地在愛孩子,但是有的孩子就被父母愛的無法無天,有的則愛的通情達理。

而這兩者的不同,其實都是取決於父母的認知不同。

所以如果我們要回溯一個人的命運,會無法避免地去追尋到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比如說我小時候其實也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嬌寵,以至於從小我的內心就有一顆傲慢的種子,而且這顆種子在我長大後 ,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痛苦。

比如說會容易莫名其妙得罪人,因爲自己是無意的傲慢,而在別人眼裏可能就是有意地對對方的輕視。

後來隨着自我修行的深入,逐漸發現了自己的這個問題,就一直致力於改變自己,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頑疾,還需要假以時日。

不過大概自己本就有傲慢的惡習,所以在生活中也很容易遇到有相同習性 的人。

比如說我曾經認識一對老夫婦,老先生我已經忘記是哪個單位退休下來的院長,總之就是見人非常非常的傲慢,你看到他的時候,你如果不知道還以爲他的頸椎有什麼問題,見人就是頭擡得特別高,特別僵直。

他的孩子也幾乎是同樣的姿態,就算是他來求你幫忙,他的態度也像是在給你恩惠一樣。

不過因爲他們是老少兩代人都很傲慢,家裏也有很多的矛盾發生,孩子因爲有能力也傲慢,根本不尊重父母,父母也無法令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

所以那一家雖然經濟條件很好,但是雞毛蒜皮的紛爭不斷,讓人也很痛苦。

由此我發現如果父母有了錯誤的認知,那麼來扭轉父母錯誤的,絕對不會是別人,而一定會是自己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會把父母最嚴重的問題原封不動的繼承下來,然後再給父母最深刻的教訓。

滿招損,謙受益。

月亮圓了的時候,也就預示着要缺了;水滿了,就自然會溢出來。

人生沒有謙虛的態度,總是驕傲自滿,就很容易爲自己招來災禍。

所以平時最需要提醒自己的就是一定不要有傲慢的心理,哪怕出門遇到一個乞丐,需要我們去佈施,自己也要懷着一顆恭敬的心去佈施。

當我們能對一切人,一切事都懷有恭敬心的時候,生活自然就會少許多的無妄之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