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清和《茶路無盡》片段

1.茶之所以能夠啜苦咽甘,從本質上講,就是因爲茶裏蘊含着一種特有的物質,它的名字叫咖啡鹼。它與茶中含量較高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等協同作用導致的。茶湯的回甘,通常是以茶湯的苦澀滋味作爲前奏的。這主要是茶多酚與蛋白質耦合的結果,微苦彌散,清甜即來,從而使滋味變得深長蘊藉。
2.在茶的鮮葉中,茶多酚的幹物質含量,一般在18% ~36%。茶多酚不是一種物質,它是茶葉內多種酚類物質的簡稱。茶多酚主要由以下四類物質組成:兒茶素、黃酮類、花色素和酚酸類。茶多酚含量的多少,與茶樹品種、季節、芽葉老嫩、地理緯度、海拔高度以及茶的加工方式等因素有關。
3.兒茶素是組成茶多酚的主要物質,約佔多酚類總量的70% ~80%,它是影響茶湯苦澀滋味的重要物質,也是“茶爲萬病之藥”的重要保健物質。對於發酵茶類,氧化的主要是苦澀味較重的酯型兒茶素,其氧化產物爲茶黃素和茶紅素,二者共同作用,致使茶湯的色澤亮麗,滋味醇和。茶多酚中的黃酮類,又叫花黃素,它是綠茶湯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苦澀的花青素一樣,同屬於天然的水溶性色素。
4.茶葉中的生物鹼,以嘌呤鹼爲主,它主要包括咖啡鹼、可可鹼、茶鹼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咖啡鹼,約佔茶葉幹物質的2%~5%。其次,是含量很低的可可鹼和茶鹼等。故咖啡鹼常常會被作爲生物鹼的代稱。茶裏的咖啡鹼,與咖啡裏的咖啡鹼,結構並不相同,二者均會對人類的胃腸形成強烈刺激。茶的苦寒性與清熱解毒的藥效,主要體現在生物鹼的含量上。
5.咖啡鹼是茶湯苦味的主要來源,它易溶於熱水,與茶湯中的茶黃素、茶紅素複合,構成茶湯的鮮爽滋味,同時,也會降低自身給茶湯帶來的苦味。茶被健康的成年人飲用之後,咖啡鹼一般會在4~6個小時內,以尿酸的形式陸續排出體外。咖啡鹼雖然有興奮神經的作用,令人少睡,但是,對於健康的敏感人羣,只要在睡眠前的6個小時內不飲茶或少飲茶,一般不會對睡眠產生太大的影響。

6.茶葉中的蛋白質含量雖然較高,但是,絕大部分會在加工過程中,由於熱力的作用,發生凝固變性,只有1%左右的可溶的蛋白質進入茶湯,一鱗半爪,卻是舉足輕重。它對茶湯的滋味、細滑度和粘稠度,有深刻的增益作用。皎然的“採得金芽爨金鼎”,以及盧仝的“先春抽出黃金芽”,闡述的即是葉色嫩綠、葉質柔軟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茶青,這是製作好茶必需的基本條件。

7.茶氨酸,是茶樹中特有的遊離氨基酸,它不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在茶樹的嫩葉及嫩莖中含量最多,尤其是嫩梗中的茶氨酸含量,甚至比芽葉高出1~3倍。茶氨酸是茶湯中鮮與甜的重要調味劑,對茶葉的條索、香氣和滋味的形成,影響巨大。茶葉的悅志、滌煩及華佗所講的“久食益意思”,指的就是茶氨酸的安神作用。它與咖啡鹼的興奮作用,構成茶之陰陽與矛盾的兩個方面,又可有效抑制咖啡鹼的活躍程度。
8.茶葉中的糖類,包含單糖、寡糖、多糖及少量的其他糖類。單糖和雙糖,是茶葉中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可溶性糖的存在,是茶湯滋味和工藝香氣的來源之一,其甜味,對茶的苦澀滋味,有掩蓋和協調作用。
9.茶葉中的香氣物質,約佔幹物質總量的0.02%,卻是“枝枝葉葉盡芬芳”的基礎。成品茶中的愉悅襲人香氣,一部分來源於鮮葉天成,一部分來自於加工環節。茶中的芳香物質,具有揮發性或不穩定性,故隨着歲月的流逝,香氣物質會逐漸揮發、氧化和分解,香氣會逐漸減弱,乃至彌散殆盡。
10.茶湯的苦,主要是由咖啡鹼與茶多酚的含量決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是甜味的主要來源;酸,卻是由茶中的有機酸和部分氨基酸決定的,它與生津密切相關。茶湯裏新鮮愉悅的酸,不同於存放失誤或發酵過度的酸餿氣味,它往往會在生態絕佳的野放茶中,方可覓到;鹹,是無機鹽類的味道;澀,主要是由茶多酚決定的;辛,偶爾會在特殊的茶種中遇見,偶然相見,卻是清冽絕倫。好茶所謂的五味調和,從五行上分析,是當酸、苦、辛(澀)、鹹四般滋味,達到協調平衡、納化相依時,自然顯現令人愉悅的甘味。何況,還有可溶性糖與氨基酸等所綜合呈現出的鮮甜味,以及對其他滋味呈現出的明顯協同、修飾與掩蓋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