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内卷,太累了!7个方法让你“破局”(收藏)

文|张涔汐

上上个周,涔汐做了一场直播,关于个人如何快速成长的话题。

涔汐实力宠粉,把直播干货分享给大家了。

话不多说,上干货。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三年五载,还是老样子呢?

因为他们总是指望别人能教他,就如同《天道》的王庙村村民,没事儿往教堂跑,指望上帝保佑发财,期待高人指点脱贫致富一个道理。

如果你想要在短短时间内,获得成长。

01

摒弃指望别人教你成长的观念,保持成长思维

很多人面试的过程中会说这么一句话:

我看到公司有很多的机会,我想来这里多多学习。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老板是喜欢一个创造价值的人,还是喜欢一个指望别人手把手教当学徒薅羊毛的人。

当然是创造价值的人,因为你在试错学习的过程中公司是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的。

职场有两种思维的人:成长型思维的人和被鞭策思维的人。

成长型思维的人特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解决。

这样的思维模式,让他每天虽然遇到新的挑战,但是每天都在解决问题,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能力。

被鞭策思维人的口头禅:

这事儿我不会,找老板,找上司,上司不教我,老板不教我,同事不教我,然后把问题全甩给团队。

我们思考这两种人哪一种人成长最快?当然是成长思维的人啊!

当你等着别人手把手来教你的时候,就如同《天道》王庙村的村民等靠要的思维。

而你想要快速成长,首先用成长型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被鞭策思维犹如窝里的小鸟一样依赖鸟妈妈喂食。

02

学会跨岗位“偷学”,避免当一个螺丝钉

我曾经听了阿里巴巴的一个高管讲了一个公司的故事。

提到他们招了一个保安,初中毕业,退役军人来到公司当保安,这个保安每次听到公司有些项目组开会就在门外旁听,然后拿着笔和纸做笔记。

今天学点儿,明天学点儿,后来有一次产品组在讨论一个问题,这个保安跑进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产品经理一听,觉得这个保安确实说的有道理。

于是把他从保安部门调到产品部门,后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人了。

在这里我想说明,其实在公司上班,尤其大型企业工作,基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都是一个螺丝钉,这样的坏处是每个人每天都干着一亩三分地的活儿,越到后面越难突破瓶颈,越容易被替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会跨岗位偷学,不要一直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我之前曾经提到过张一鸣,他本来是一个程序员,但是一年的时间从一个程序员成为了40人团队的管理者,有人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回答:跟我同时入职的还有两名清华计算机的博士,论技术能力和经验我不是最出色的。我工作的时候,不分哪些工作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只要我能解决的问题,我都会去做。

其实很多工作,只有你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成长。

同样我在大平台做内容主编辑的时候,我主动负责课程研发、技术研发设计、平台的推广、销售,一年的时间同样让我的能力突飞猛进。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样从来不盯着一亩三分地,从销售到后勤、从产品助理到市场,我都会主动参与,别看这些事情非常琐碎,但是每一个模块单拎出来都非常复杂,我不断试错碰壁总结,这一年的时间,让我成为了一个合格产品经理人。

从此以后,遇到任何一个项目,我不会毫无头绪,而是井井有条从0到1把产品做出来。

这种方式,被我称之为“跨岗位偷学”。

如果你保持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做事儿,你永远只是当一个螺丝钉,随时可以被别人替代。

但是你学会跨岗偷学,那么你就不再是局限于一个螺丝钉,很可能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

付出跟回报是等价的,你为你的个人成长付出多少,你就会收获多少。

03

业余多了解学习行业知识,平日下功夫

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个人经历,当时我们实习生一起去一家企业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愣头青,脑子不活。

但是我们一起进入企业的一个实习生非常厉害,做起业务一等一,跟客户谈判非常老道。

我是涔汐,500万字原创作者,全网阅读量千万的深度热文和职场干货,快速拔高你的认知。

2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关注这个分享实战干货的公号

我就纳闷了,同时进入公司,同时都是职场小白,为啥人家这么老练呢?后来,我才知道他私下做了很多功课,没事儿就多了解行业知识,行业信息,行业动态做总结,培养自己的专业度,而不是指望公司给什么资料,学什么。

我那个时候,还指望公司给什么资料学什么,而高手主动出击,不断迭代自己的行业认知。

有些人优秀真的不是没有原因的,人家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个人成长上了,私下下了很大的苦功夫,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

我给大家建议,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平日不断要更新迭代自己的行业知识,主动了解行业资讯、信息,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都是平日下的功夫。

04

多结交比你在某个领域厉害的人

我在职场上是如何成长的呢?

以前我刚进入职场,职场小白都是比较穷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请人吃饭,为啥?因为一顿饭的时间,在交谈之中,人家无形就给我上了一堂课。

别人的资源比我厉害,我请教如何找资源;

别人口才比我厉害,我请教如何训练口才;

别人技术比我厉害,我请教如何学习技术等等。

请教别人,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放低姿态。

你别用一个当大爷的姿态耀武扬威地去请教别人,没有人愿意跟你分享良心干货。

只有放低姿态,保持谦虚的态度,别人才愿意跟你分享。

05

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小事

我在职场中,我的上司曾经给我上了一课。

当时我刚入职场,干什么事情都是毛手毛脚的。

有一次我需要复印一个合同,把合同用订书机在左上角订好后交给了上司,这个上司当时就发脾气,把合同甩到我的脸上,她这么说:

你看你这个合同,一看你订的合同的钉是歪的,就知道你根本没有认真工作。我一看你做出来的事儿,交上来的任务特别的劣质。

听完她的训斥,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委屈感,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感谢她。

因为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不要小看职场任何一件小事儿,这个小事儿可以看出你做事儿的态度,也能看到你最后的结果。

从此以后我做任何事情,我都非常的认真、严谨,容不下马虎不严谨。

因为我们做小事儿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以后你能不能做大事儿,这是一种做事儿过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最致命的是你养成的坏习惯。

当你做小事儿持有马马虎虎的态度的时候,以后做任何事儿都不会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处理。

因为任何一种大事儿都是有无数的不起眼的小环节组成的,每个环节都马马虎虎,你觉得这样的人能成事儿吗?

很多人混职场有很大的毛病:

大事儿干不了,小事儿不屑于干,不认真干。

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从不起眼的小事儿中,就能看出真水平。

06

学会覆盘,把自己的工作的经验梳理复制

覆盘到底怎么覆盘呢?

1、你跳过的坑,覆盘为什么跳了坑

你的弱点和短板在哪里?然后进行调整、执行、落地,形成闭环。

2、你做事儿成功的思维和经验,系统梳理

梳理的目的是为你以后可以复制。很多人的经验是散乱的,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从头再来。

而我覆盘是直接把成功的思维和经验进行梳理,然后复制到做其他事情的方式上,这样避免了干啥都得重头再来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3、别人跳过的坑,覆盘如何避坑

很多人总是只总结自己的经验,但是对于别人跳过的坑,熟视无睹,这是一种很愚蠢的思维。

真正的高手是从别人跳过的坑中,总结自己的经验,而不是自己埋头跳坑,总结那么一丢丢的经验。

4、覆盘别人成功的案例,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往上走

你不要等着别人喂你经验啊,一般别人不会免费告诉你核心的内容,除非付费。那怎么办?需要你自己研究覆盘总结别人成功的案例背后的要素。

比如我最开始进入写作圈子的时候,刚开始就是找到100篇优秀的文案,反复拆分,然后总结出系统的方法。

这样不用自己反复跳坑,反复尝试了。

这需要你自己去覆盘,找规律,你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其实你无形已经强大起来了。

07

整合你的资源和人脉,增加自己的软实力和个人品牌价值

在职场混了超过3年的时间,你应该要做一件事儿,整合资源和人脉了。

有些人思维非常的单一,以为所谓的成长是我今天不会用一个软件,明天会用了这就是成长。

其实真正的成长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社交实力、口才、整合资源和人脉的能力,打造个人品牌等。

为什么我提到整合资源和人脉。

因为未来你可能需要利用资源和人脉,把你擅长的事儿给放大化,这叫学会借力。

比如35岁前你可能会拼体力,但是35岁后你明明积累了人脉、资源和经验,体力已经不是你的优势了,那为什么你不学会利用这些借力呢?

本质就是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而你又是你的产品经理人。

你需要借助人脉和资源,把自己IP品牌和实力推销出去,用这些资源协助你的擅长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你真正的成长。

因为篇幅有限,以上是涔汐整理的干货。

如果你把自己当一个终身学习者,其实无时无刻都在成长,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当一个被动鞭策的人,只能一生当一个平庸者。

主宰命运的,永远是你自己,不要期待任何人。

张涔汐:头发虽长,见识不短;眼光虽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笔,让你的认知突围。畅销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