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读《文学回忆录》

最近,读《文学回忆录》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太过关心木心所说的一些话了。结果木心的很多话于我而言都显得晦涩难懂,导致自己读起这本回忆录来时有些进行不下去的感觉了,所以我打算换一种思路来读这本回忆录。

我的思路就是:就当看这本书是来补一补自己的文学常识吧。所以以后读这本书,我可能更加关注作者所介绍的一些文化人物、文学作品以及作品所讲述的内容了。当然,如果其中有自己比较喜欢的话,我也会摘抄一下,如果对其中的一些人物有所了解的,我可能也会八卦两句。

那么,今天就带着这种思路,来看看第四讲所讲的内容。第四讲主要说的是希腊悲剧,然后顺便交代了一下罗马文学。先来说说希腊悲剧有关的基本情况。

希腊悲剧的基调:一切都无法抵抗命运。

希腊悲剧的产生时间:在纪元前484——前431年这53年中。

希腊悲剧中最有名的三位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其中,重点说一说这三位悲剧家。

先说埃斯库罗斯,他当过兵,以战争生活入剧,剧情都是神话与民间传说,剧的中心思想是人类不能逃脱命运,不能逃脱复仇之神的追逐。

再来说说索福克勒斯,他的剧情可以说更加人性化和人间化,从宗教热情转化到人间的合理化。

最后看看欧里庇得斯,他是隐士,厌恶城市、群众,在艺术上是个改革派,他的剧写的是人间普通人,他剧中的思想是恶行会得恶报。

以上是希腊悲剧的相关内容,其后木心介绍了罗马文化中的一些人物,这些人物绝大多我不认识,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何对他们三者感兴趣呢?因为我想八卦一下。先来说说这三者的关系,老苏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关于他们的关系,其实我也是前几年看了某本书才知道的,我想估计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吧,因此分享一下。

接下来就来一个重磅炸弹了,就是关于亚里士多德如何编排他的师祖的。其实,关于三段论,我们一般都很熟悉,就是在有大前提、小前提的情况下,推断出一个结论来。它是逻辑学的开端,而提出三段论的这个人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编排他的老师呢?我们不妨来来看一下:

大前提: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也不知道,如果逝去的苏格拉底知道自己的徒孙以这种方式编排他作何感想呢?他会不会在梦里拉着亚里士多德好好谈谈哟!

              写于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