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期【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

                        文/高平六中王晨陽

 

【學習目標】

    1.美讀詩歌,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語言的音韻美。

    2.品讀詩歌,通過分析詩歌中意象,能夠區別的聯想和想象,體會詩人的情思。

  3.賞讀詩歌,體會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教學過程】

一.美讀詩歌

    人們常說:詩歌是朗讀的藝術。

    天空中可能有街市嗎?不可能。所以天上的街市可能是想象的。

    當我們跟隨詩人郭沫若的腳步在天空中遨遊時,我們的腳步可能是快速的還是緩慢的呢? —— 緩慢的。

    所以當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的節奏又應該是快速的,還是緩慢的呢?—— 緩慢的。

  多種方式指導閱讀詩歌。

二.品讀詩歌

      1.自由朗讀第一小節,找一找, 詩人仰望星空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

      遠遠的街燈——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無數的街燈

由甲物想到乙物這種手法叫想象:【聯想】——由一個事物想到與之有關的另一種事物的思想活動。

    2. 自由朗讀二三四小節,讀一讀,作者還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呢?

  看到了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

  由空中想到牛郎織女

    引出【想象】———由一個事物到創造出一個不存在的乙事物的思想活動。

    拓展延伸——聯想與想象思維訓練

三.賞讀詩歌

1.在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的結局如何?他們過得怎麼樣 ?

2.再讀詩歌, 詩中牛郎織女的生活是怎樣的?




    3. 詩人這樣的想象合理嗎?他爲什麼要作這樣的改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引入背景】

四.課堂小結


   



    立足教材找思路    尋找突破敢創新

                  ——《誡子書》教學反思


    《誡子書》這篇文章短小精悍,辭約意豐,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有諄諄告誡之語,更溢滿殷殷期盼之情。執教本課時,正值市教研室黃老師對語文課堂精準教研之際,我們語文教研組在集合備課之後,共同確立了執教思路。

      本課採用以“讀”貫穿整個課堂,確立了三個學習目標:讀出味道,讀懂深情,讀明道理。通過反覆地讀讓學生自然成誦;然後譯讀、品讀,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弄清文章的意思,初步探究釋疑理解作者情感,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情趣。 爲了讓每位同學在課堂上都能有所學、有所悟、有所思,整個課堂中都以“生”爲中心,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活動和收穫是本節課的主要立足點。

      在讀出味道這一環節,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了老師泛讀,配樂跟讀 ,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 我要求學生:讀出起伏的語氣,讀出勸誡的口吻 ,讀出殷殷的期盼 ,讀出教誨的深情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加深印象,並且對讀的方法進行了指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學生情況不一致,沒有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朗讀水平, 其次,在讀的時候過於強調深情忽視了節奏等要素,沒能做全面兼顧。

      在讀明道理這一環節,首先拋出一個問題:諸葛亮希望兒子成爲一個怎樣的人?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答案已經呼之欲出,成爲君子。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的最高要求,諸葛亮開篇高標準高要求,表現了老父的一片情深。那麼諸葛亮要求兒子做到的,他也做到了,並引入諸葛亮生平。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併爲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神機妙算,料事如神,諸葛亮爲相數十年,效忠先主,輔佐後主,終因積勞成疾逝世,享年54歲,臨終前遺囑“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飾,不配器物”,留給子孫的只有桑800株,良田15公頃。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勵自己的子孫,深爲後人傳頌。在這一環節中 課後反饋較好,銜接自然並沒有先入爲主,而是一步步引導。學生在瞭解之後, 很自然地能夠找出文章中的句子並句句分析,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就能夠順利地進行品讀。

      在讀明道理這一板塊緊緊圍繞一個“靜”字,首先找出文中關於“靜”的句子,然後品讀“靜”與修身立德、志學有爲的關係。在這一環節,逐句分析“靜”:其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得出靜和修身的關係,修身養德之基礎;其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得出靜是實現志向之根本;其三,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得出靜和學習的關係,是專心學習之前提。通過步步引導層層設問,得出結論。在這一環節中,關於“靜”的解讀雖然有一些突破,但是對小組合作運用不夠恰當,激勵性評價較少,這也是需要反思並改進的。

    在語文課堂中,讀書聲雖然很重要,但是讀寫結合才能使整個課堂得到昇華。在“小試牛刀”環節,要求學生以諸葛瞻的口吻爲諸葛亮寫一封回信,在這一環節,大膽創新用仿白話文的文體要求當堂練筆,並給與並給出示範,得到了較滿意的課堂反饋。這也告訴我們教師,敢於放手,大膽創新,儘管在創新的路上會有一些小的絆腳石,但是向陽而生,又何懼坎坷!以創新之思營造教學設計之路,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賦予他們主體地位,那麼一定會得到大大的驚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