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精選集》| 時時更新,生長,創造

距離上一次讀《魯迅小說精選集》已經過去了4年。重新翻起塵封的紙張,我看到《吶喊》中已劃有筆記,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內容是什麼。可見我在當時那個人生階段心浮氣躁,毫無心志和堅持去仔細吟味一本有力量的書。

此番重讀是在繁忙工作的間隙,讀得有些慢,差不多花了兩週時間。藉由此篇記錄下閱讀感悟,想來以後再拾起便不會爲今日囫圇吞棗而慚愧。

《魯迅小說精選集》主要包括《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閱讀本書,最大的觸動,就是能夠與那些沉寂在久遠記憶和年少書本上的人物和故事重逢,比如閏土、祥林嫂、孔乙己、阿Q、涓生、子君......

《吶喊》——“喫人”的封建禮教

《吶喊》收錄了魯迅1918-1922年創作的14篇短小精悍的故事,包括大家所熟悉的《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故鄉》《阿Q正傳》《一件小事》等,多是在深刻揭露舊社會的問題,諷刺味道很重,也顯得最爲激烈。

印象最深的是序言中,魯迅和錢玄同的一段論辯:

魯迅說:“假如有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就死的悲哀。現在呢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個不幸的少數者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嗎?”

錢玄同迴應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魯迅被錢懟服了,便答應他爲《新青年》做文章,《狂人日記》應運而生,借“瘋子”之口向喫人的封建禮教吶喊出“從來如此,便對麼?

後來,許多人就這樣被渾渾噩噩地“喫掉”了。比如尋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病的華老栓夫婦。比如滿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傾盡全力卻一無所獲,被別人肆無忌憚嘲笑,毫無尊嚴地活在世上。比如踐行精神勝利法則的阿Q,被別人壓榨,毫無反手之力。比如少年的小小英雄閏土,長大後卻活得卑躬屈膝,戰戰兢兢......

但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於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魯迅《吶喊》

《彷徨》——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彷徨》收錄的是魯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11篇短篇小說,包括《祝福》《在酒樓上》《傷逝》《弟兄》《離婚》等,體現其探索征途中的孤獨和彷徨心情,描寫了許多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吶喊》相比平和了許多。印象深刻的是《祝福》《在酒樓上》和《傷逝》三個短篇。

《祝福》描寫一個知識分子“我”在回鄉寄居魯四老爺家裏準備過“祝福”時,見證了命運多舛的祥林嫂瘁死的悲劇。故事的悲慘不在於祥林嫂死了兩任丈夫,狼吃了她的兒子,而在於周圍人“喫”了祥林嫂。用魯迅先生的話說,“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她們吵鬧。

《在酒樓上》講的是“我”在曾經工作過的S城的一個酒樓上,偶遇舊友呂緯甫的故事。他們都曾是辛亥革命時期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都曾擁有激情澎湃的理想,如今卻因革命的失敗以及生活的無奈而落入沮喪和彷徨中的中年人。“我”堅持在寂寞和彷徨中前進、反抗;而呂緯甫卻選擇放棄前進,迴歸到世俗生活當中,萎靡困頓、意志消沉,讓人生出許多同情。

《傷逝》中涓生和子君衝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憑藉一腔激情與親友決裂組建了溫馨的家庭,但愛情最終也未能“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終以“傷”和“逝”結局。涓生爲當局所辭,便生活無着生對子君的愛情也隨之消減以至最後消失。而那個曾宣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的子君,在家務和生計困頓之中日益暗淡起來,失去了愛情和希望。

《故事新編》——借古說今,從崇高至荒誕

《故事新編》收錄了魯迅在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小說。包括《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8篇。借“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神話故事,恣意揮灑着對當時社會的鍼砭,充滿了荒誕感和諷刺味。

比如《理水》中“自然人”與“文明人”的對立。禹和他的幫手以實地考察遵循自然規律的辦法治水。而文化山上的學者和朝廷考察官員只會空談和照搬,對現實並無改善,災難來臨的時候,飛機卻向個別身份特殊的人投送麪包。小說都以悲壯崇高的氛圍中拉開帷幕,但均以滑稽無聊而告終,充滿了荒誕意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