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 茶之造

原文:

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茶之芽者,發於“藂(cóng)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採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云不採,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京錐文也”。“犎fēng牛臆者,廉襜chān然”;浮雲出山者,“輪囷”然;輕飆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謂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tuò者,枝幹堅實,艱於蒸搗,故其形“籭簁”shāi然;上離下師。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採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鑑之下也。以皺黃“坳垤”dié言佳者,鑑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鑑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茶之“否(音pǐ)臧”,存於口訣。

釋義:

一般說來,採茶的季節通常在農曆二月、三月、四月間。

生長最好的茶樹,其柔嫩的枝莖和茁壯的幼芽猶如春筍,生長在風化比較完全的肥沃土壤裏,長達四五寸,好像剛剛抽芽的薇、蕨,要在有露水的清晨前去採摘。次一等的茶樹,其茶葉較爲細弱,生長在草木叢生的地方,從一條老枝上有發出三枝、四枝、五枝新梢的,可以選擇其中長勢比較挺拔的進行採摘。

至於採摘的時間,當天有雨不採,晴天有云也不採,只有天氣晴朗的時候才能採摘。採摘的茶葉,還要經過六道工序進行加工製造,上甑蒸熟,用杵臼搗碎,拍壓成形,烘焙至幹,穿餅成串,包裝封好,這樣就可以製成乾燥的茶餅了。

茶餅的形狀千姿百態,粗略地說,主要有以下八種:有的像北方遊牧民族穿的靴子,表面皺紋很多;有的像野牛胸部的皮囊,有衣服飄動似的褶痕;有的像浮雲出山,盤旋屈曲;有的像清風拂水,微波盪漾;有的像陶工篩出的細土,再經過清水沉澱出的泥膏,光滑潤澤;還有的像新墾闢的土地,被暴雨急流沖刷過似的,凹凸不平。以上這些都是精緻的上等茶。有的茶葉好像筍殼一樣,枝梗堅硬,很難蒸搗,因而製成的茶餅形狀彷彿佈滿孔眼的籮篩一樣;還有的茶葉好像經霜的秋荷一樣,莖和葉都已經凋敗,改變了原有的形狀和風貌,所以製成的茶餅外貌就顯得乾枯憔悴,這兩種就是比較粗劣、過老的低檔茶。

綜上所述,茶葉從採摘到封藏,共有七道工序;而茶餅的形狀和品質,則從類似遊牧民族的靴子到好像霜打的秋荷,可以分爲八個等級。

關於餅茶品質的鑑定,有人以爲茶餅的外表光澤、色黑、平整,就是品質精美的好茶,其實這是下等的鑑別方法;有人以爲茶餅的外表皺縮、色黃、凹凸不平,就是品質優良的佳茶,其實這是次等的鑑別方法;如果認爲上述標準均不足以鑑別茶葉品質的優劣,而又能系統全面指出好茶的優點和粗茶的缺點,這纔是最好的鑑別方法。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壓出汁液之後的茶餅表面就有光澤,而含有汁液的茶餅表面就皺縮;隔夜製造的茶餅就色黑,而當天製造的茶餅就色黃;蒸壓堅實茶餅表面就平正,而壓得不實甚至任其自然茶餅表面就凹凸不平。就這個意義上說,茶葉和其他草木葉子是一樣的。

茶葉品質好壞的鑑別,另有一套口訣(可惜茶聖陸羽沒有記述下來,後人已無存知曉了。)

讀後感

這篇“茶之造”,重點敘述的是唐代餅茶的採製方法和品質鑑別方法。我嘗試回到當時的情境下可能更好理解。

中華文明本質上是一個農業文明,受季風氣候影響,唐朝早、中期氣候溫暖,商貿繁榮,經濟達到巔峯,民生富足。茶在當朝權貴與文人墨客助推下,非常重視茶飲和茶品質。清明節,宮廷舉行最大宴請活動“清明茶宴”,特派茶史太監監察,並設“茶舍”和“貢茶院”,專管貢茶採製、品鑑和進獻,要求凡是貢茶都以早摘、早加工爲貴,所以當時主要以採製春茶爲主。

陸羽《茶經》很重視春茶的採摘時間和天氣,文中明確採製的茶通常在農曆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要帶露採茶,晴天無雲採茶。這對於當時手工製茶條件來說是經驗之談,靠天喫飯。追溯其本質,是追求鮮葉品質。

但隨着生產條件改善,茶葉採摘在認知上已有很大不同。如今陰雨天也可採茶;對鮮葉品質講究不再追求帶露水,而轉向茶葉嫩度等;季節方面也不僅僅是春茶,據史書記載,明朝時採摘的季節已逐漸延長,有頭春,二春,三春等春夏茶,還有秋茶。同時因茶葉生產地區氣候條件不同,各種成品茶對原料的要求不同,採摘季節的先後差別也很大。地方暖的開採的時間也會早。如今最南部海南島全年都在萌芽,可採十個月以上;長江以南採摘期有七、八個月;長江以北有五、六個月。時代不同,茶葉採摘方法與要求已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採摘季節、採摘標準對茶葉品質的影響,本質上從未變。

衆所周知,製茶技術與採茶一樣,對茶的品質影響也很大,但陸羽《茶經》只寫了一句話:“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十幾個字表述了當時蒸青製茶的工序。是陸羽《茶經》不重視嗎?我的理解是:茶是大自然賜予的禮物,產地是根,採製嚴謹、不馬虎即可,標準化的作業流程,能一句帶過,又何必多言?簡潔明瞭更易傳播。唐朝這一蒸青製茶工序,後傳播到了日本、印度和前蘇聯等,這些國家的綠茶製法至今仍主要沿用蒸青製法,特別是日本。國內雖然大部分綠茶在明代已被炒青替代,但湖北和臺灣等部分地區也仍然有采取蒸青製法製作綠茶,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再說,一千多年前的陸羽《茶經》,當時也很難預知,茶品類的增加與人們飲茶方式改變,製茶技術會不斷演變。這種演變儘管有些緩慢,但還是變了。尤其近20年,機械化製茶已逐步代替原來的手工製作。但無論怎麼變,各類茶的製法與品質,在各個工藝階段還是相互聯繫的,與《茶經》中的製茶工序一樣環環相扣。這些聯繫,按吳覺農教授的專業說法,都是以一定的化學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爲基礎。吳教授說:"製茶的每一個技術措施,都與茶葉生化密切聯繫,研究具體茶類的化學和生物化學與製茶技術的關係,從而改進製茶技術,便能生產出人們喜愛的優質茶葉。"這是我所瞭解到的,當下最科學的茶葉製造了。隱約感覺,它離我們越來越近。

有時,我希望它慢一點,保持個性;有時又希望它快一點,有統一的標準不至於混亂。這些年學茶,我總是越學越不懂,究其原因,是沒有茶品質的品鑑標準。買對過,也買錯過,在試錯過程中逐漸瞭解到:自唐以來,茶品質品鑑的審評方法幾乎沒變化,始終以感官審評爲主。如今所使用的定型的審評用具和表達品質特點的審評術語,均源於18世紀,茶葉成爲國際性商品,基於貿易需要。而感官審評最大的特點就是主觀性大。

陸羽《茶經》對茶的品質審評,便是通過視覺,來鑑別外形和色澤以區分茶的質量等級。這篇文,用大量篇幅來闡述了具體的鑑別方法,可以說首創了成品茶的鑑別課題。通讀下來,雖過去的經驗不足以支撐後來的發展,但茶葉品質鑑定本身,無論是唐朝還是當下,始終是業界審評與消費者最關心的重大問題。

2021年創新中國茶大會上,有專家介紹已啓動用儀器檢定代替感官審評。這無疑是技術上的新突破,如形成一定規模,它或將終結感官審評,又或在較長時間內與其並駕齊驅,兩條腿走路。但無論是怎樣,茶製造的改革浪潮,已然在路上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