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 茶之具

原文:

“籝”(yíng),一曰籃,一曰籠,一曰筥(jǔ),以竹織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鬥者,茶人負以採茶也。

竈,無用突者。

釜,用脣口者。

“甑”(zèng),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bì)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於甑中。又以榖(gǔ)木枝三“椏”。者制之,散所蒸芽筍並葉,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duì),惟恆用者爲佳。

規,一曰模,一曰棬(quān)。以鐵製之,或圓、或方、或花。

承,一曰臺,一曰砧,以石爲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無所搖動。

“檐”(chān),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爲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規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舉而易之。

“芘莉”(bì),一曰籝子,一曰“蒡莨”(bàng—làng),以二小竹,長三尺,軀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織方眼,如圃人士籮,闊二尺以列茶也。

“棨”(qǐ),一曰錐刀。柄以堅木爲之。用穿茶也。

樸,一曰鞭。以竹爲之。穿茶以解jiè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爲之,長二尺五寸。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以木構於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爲之;巴山峽川紉榖皮爲之。江東以一斤爲上穿,半斤爲中穿,四兩五兩爲小穿。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爲上穿,八十斤爲中穿,五十斤爲小穿。穿字舊作釵釧(chuàn)之“釧”字,或作貫“串”。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chuàn名之。

育,以木製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牀,傍有門,掩一扇。中置一器,貯米煻煨火,“令熅熅(yūn)然”。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釋義

籝,也叫籃、籠或筥。用竹子編織而成,容積通常爲五升,也有一斗、二斗或三斗的,是茶農採茶時背在肩上。(贏,《漢書》音“盈”,所謂:“留給兒孫滿箱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有用的經書”。顏師古說:“籬,是一種竹製的容器,能容納四升的東西。”)

竈,生火用的竈不要使用帶煙囪的。

釜,用鍋口有脣邊的。

甑,用木製或陶土製成的。在形似筐狀的甑腰塗上泥,甑裏面有蒸箄,並用細竹片繫牢。蒸茶時,把茶葉放到蒸箅裏;蒸熟後,就把茶葉從蒸箅裏倒出來。鍋中的水乾了,可以往甑中加水。(甑不用帶捆,要用泥封)同時用三權形箄的穀木翻拌、攤涼蒸好的芽葉,以防止茶汁的流失。

杵臼:又叫碓,以經常使用的爲好。

規:又叫模或棬。通常用鐵打製而成,呈圓形、方形、或各種其他花樣形狀。

承:又叫臺或砧。用石料製成,如果是用槐木、桑木做成的,就要將槐木或桑木埋進土中,露出半截,使其牢固而不易晃動。

檐,又叫衣。通常用油絹或穿壞了的雨衣、單衣等製成。將檐放在承上,再將規放在檐上,即可用來壓制茶餅了。茶餅壓好後取出來,繼續壓制下一塊茶餅。

芘莉,又叫籬子或蒡莨。用兩根各長三尺的竹竿製成,用竹篾編成身長二尺五寸,柄長五寸,中間有方眼、寬二尺的土篩,像種菜人用的篩籮,用來鋪放茶餅。

棨,又叫做錐刀。手柄用堅硬的木材製成,是用來給茶餅穿洞眼的。

樸,又叫鞭。用竹子編成。用它把茶穿起來以方便搬運。

焙,在地面上挖岀深二尺、寬二尺五寸、長一丈的坑,坑周圍砌上兩尺高的矮牆,塗上泥。

貫,用竹子削制而成。有二尺五寸長,用它將茶穿起焙烤。

棚,又叫棧。把做好的木架子建在焙上,分上下兩層,中間間隔一尺左右,用來烘茶。茶葉拌干時,放在下層;茶烘得全乾時,就把它放在上層。

穿,江東、淮南地區用竹篾編成,巴山峽川一帶的人用樹皮做成。江東把穿成一斤的茶葉稱爲“上穿〞,穿成半斤的稱爲“中穿”;穿成四兩或五兩的稱爲“下穿”。峽中地區則稱穿成一百二十斤的爲“上穿”。穿成八十斤的爲“中穿”,穿成五十斤的爲“小穿”。“穿”字,以前寫成釵釧的“釧”字,或者寫成貫串的“串”字。現在改變了,如“磨、扇、彈、鑽、縫”這五個字,以平聲字書寫,讀起來用去聲表達意義,此處把它叫做“穿”。

育,用木材做出框架,用竹篾編織後,再用紙裱糊,中間有隔層,上面有蓋,下面有底,側面開有小門,虛掩一扇。在中間放置一個器皿,架上爐子,點上小火以保持溫熱,江南梅雨季節時就要燒起明火防潮了(育,因有藏養作用而得名)。

讀後感

論語裏有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千多年前,陸羽先生對於茶的採摘、製造、貯藏茶葉工具的形狀、質地、尺寸、用法功能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一方面讓我看到唐代對茶葉的需求以及餅茶生產都達到了一定規模。另一方面也讓我好奇:是什麼推動了唐代茶業和採製工具的發展?

有人說,是唐王朝的經濟發展以及對外開放,使茶業成爲當時農業、手工業中的新興產業。

都說國盛茶興,是有道理的。

唐代貞觀之治,政治環境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人們對於飲茶的需求增加,茶葉貿易因此發展,併成爲當時經濟的重要支柱。貞元九年,唐政府正式立法,把“茶稅”作爲獨立稅種進行徵收,並在產茶地的州縣以及重要的交通要道設置“榷茶場”,派遣主管官吏進行管理,按照茶葉的質量等級徵收茶稅。有記載,“茶稅”稅收約佔政府收入的百分之三點九二。

勞動資源也在此時充足起來。茶葉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約佔50%,無論是採茶、製茶在古代都基本依靠手工完成。唐之前,南方落後,北方連年戰亂,百姓紛紛舉家南遷,使南方地區由原來地廣人稀逐漸演變成勞動力集中,促進了茶葉產量和茶業經濟發展。茶的種植、生產,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

衆所周知,茶馬古道也在唐代開始出現,這條連接了四川、雲南、青藏直至印度、西亞、西非的道路,不僅是一條經濟商品的流通之路,更是一條人文精神的傳播之路,它打開了茶葉的海外市場,同時也帶來了國外商品,推動了沿途經濟交流與商品繁榮。

所以,有人說茶業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由北向南轉移,或許並不誇張。而唐代茶業的興盛還帶動了包括茶具在內的陶瓷業興起。在這之前,茶具、酒具、食具不分,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釉陶的發展纔有了專用茶具,但專用與共用仍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唐朝基本確立。

縱觀歷史,唐代茶具發展是達到了一個高峯,有記載,王公之門的正式茶宴中,多達24件茶器。這篇“茶之具”中,陸羽先生列舉的採製工具就有19件,包括採茶工具、蒸茶工具、成型工具、乾燥工具、計算和封藏工具,十分詳盡,有的至今仍能看到。王公貴族、士大夫和文人助推功不可沒。

茶具進入近代,已是五彩繽紛,多種多樣。尤其是沖泡工具,六大茶類上千個品種,不同的茶,要求有不同的沖泡方法、不同的適用茶具。56個民族,對茶的要求,茶具的喜愛,也都有所不同,因此茶具從最初的土陶、陶瓷茶具,已發展到紫砂、玻璃、金屬、漆器、石玉、竹木茶具等。而採製工具,經歷最遠古時期簡單的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近現代工業文明,以及當下信息文明,如今茶葉的耕、採、制所使用的工具,面目一新,大部分實現了機械、自動化。手工採製,反而成了一種奢侈。

讀完此篇,我深感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下,工具的升級迭代能提高茶業規模和茶葉產量。但國家興盛與扶持,才能真正帶動茶產業的發展。

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在“茶之具”篇中十分看重工具與茶品質的關係。他分析:“唐代的採製工具多是就地取材,製作簡便,並基本符合科學原理,在設計上照顧到了餅茶的品質要求。”這種務實的研究態度着實讓人敬佩。

當陸羽先生在這篇文裏寫到:“茶人負以採茶”,首次提出茶人概念,認爲參與茶葉採製到飲用流程的人,才能稱爲茶人時。吳覺農先生十分認同,他因此專門描述茶人的風格,最後一句是:“具有君子的操守,這就是茶人風格”,這與當代的茶人概念很不同。

如今,採植、製作、貿易、銷售環節的從業者都是茶人,在這種社會細分工下,市場百花齊放,又似乎難以突圍。讀完《茶經》,我開始覺察自己:如果越來越多茶從業者缺乏系統認知,這對茶業的發展是好還是壞?可能消費者與時間會說話吧。但不管怎樣,吳老先生和古代茶人身上的務實品質,是值得我學習和執行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