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敗給了“烏鴉定律”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烏鴉跟鴿子道別,說要搬家,鴿子詢問原因,烏鴉無奈地說:

“因爲這裏的人嫌我的叫聲太難聽,不歡迎我留下來。”

鴿子沉思良久,說:

“可你去其他地方,大家就會歡迎你了嗎?”

而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烏鴉定律”,它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能正視自身的不足,不改變自己的缺點,問題就會一直困擾着自己。

世界給人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世界,留一隻眼睛在心底,不斷檢視和反省自己,纔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01

有個妹妹,前段時間參加了公務員考試,成績也不錯,但因爲她的崗位激烈,所以連筆試都沒過。

於是她氣沖沖地對我抱怨:

“我就說不報這個崗位,都怪我朋友,非建議我去這裏,結果她上了我沒上,我本來明明能考上的,又浪費了一次機會......”

看妹妹這個“大冤種”的樣子,我真是既心疼又無奈。

很多人似乎都這樣,遇到事情總是喜歡向外找原因。

或許是因爲小時候我們不小心撞到桌角,大人總會對桌角罵罵咧咧說:“這桌角太壞了,該打”。

所以當我們長大,遭遇婚姻不順,就理所當然地歸因於原生家庭;工作不順,就吐槽懷才不遇;碰到坎坷,就哀嘆遭人算計……

總之,這些人永遠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卻永遠能挑出別人的無數毛病。

但就像《不可隨意瘋狂的這一生》中說的:

“在指責別人前,我們得首先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是否能經得起別人對自己的反問與考驗?”

就拿妹妹這件事來說,雖然報考前,他人給了建議,但最終做決定的是自己,又能怪誰。

且考不上的根本原因也不在選錯崗位,而在於自己的分數就是在大環境中不佔優勢,即使沒選這個崗位,又怎能保證自己百分百上岸?

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很殘酷的一點就是,運氣就是實力的一種,只有積累了足夠的實力,運氣纔會站在你這邊。

而那些總習慣從外界找問題的人,其實既改變不了現狀,更認不清自己。

所以,凡事抱怨一下就夠了,多內求找找自己的問題,畢竟一旦關注他人的時間多了,思考自己的時間就會所剩無幾。

而反省自己,恰恰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一個人變好的開始。

02

前段時間,單位大規模換了一批領導,這可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新官上任三把火也的確沒讓人失望,對此大家都怨聲載道。

其中最明顯的是一位00後的妹子,天天抱怨跟新領導不對付,認爲現在工作不好做,都是拜這位領導所賜,最後甚至衝動離了職。

這件事上,且不說領導到底有沒有問題,但在自己不是無可替代,也沒能力決定領導的行爲之前,不知改變,一味抱怨,的確是下下之計。

而且爲什麼別人都堅持下來並且適應了呢?

如果用心理學解釋,我想就是正好可以把這兩人分爲弱勢價值觀和強勢價值觀。

弱勢價值觀的人碰到事情,最愛問:憑什麼?而強勢價值觀的人,則會問自己:爲什麼?

久而久之,他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馬太效應:喜歡向外歸因的人,心裏總是充滿了憤懣和抱怨,生活越來越糟;習慣內求的人不斷完善自己,越變越好,越來越強大。

我們要清楚,周邊的環境,並不會因爲我們不想改變而保持一成不變,世界也不可能放棄自己的運轉,來照顧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你。

所以,在我們遇到任何事情時,都可以問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爲什麼別人不能比我更成功?二是爲什麼自己會輸給別人?

前者是教會我們要心態平衡,敢於認輸;後者則是教會我們遇到問題要冷靜分析,想辦法解決,才能反敗爲勝。

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局裏,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

你當然可以因爲不開心而離開一個地方,但一定要明確,是因爲這個地方已經容不下還要向上發展的你,而不是因爲你的無奈導致的落荒而逃。

如此,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寬,越來越好。

03

看過這樣一張頗有寓意的圖,它的意思是: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瑕疵清清楚楚地照出來。

人的眼睛能洞察八方,如果沒有反省這面鏡子,我們就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世界,其實並不是世界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爲我們沒有照一照自己。

都說弱者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強者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想就通了。

人與人的最大差距不在於是否犯錯,而在於犯錯後的不同態度。我們唯有時時觀心自照,方能心明眼亮,從而成就心想事成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